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憂國憂民憂地球

——論“時代精神”

兩千多年來,我國傳統知識分子(尤其是士大夫)的追求標準是:

憂國憂民

屈原是一個代表人物。

近30年來,因全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和核武器在世界范圍內的擴散,我國知識分子有感于“人生天地之間”還必須加進新的一項更沉重、更崇高的憂慮(即世界憂慮):

憂地球

合在一起,便是“憂國憂民憂地球”。

這才是21世紀的“時代精神”。

在德國哲學中,“時代精神”有個專門術語:Zeitgeist。

很到位。在我國傳統的哲學中,并沒有“時代精神”這一說,估計是近半個世紀從德國古典哲學傳入我國的,就像“異化”和“上層建筑”,還有“意識形態”等概念成為我國思想庫的重要術語。

我說過,“人生天地之間”涵蓋面太廣太廣。

若把人說成是“生于時代精神之中”,便要好把握些,便于把握些,盡管“時代精神”也很抽象。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時代精神”。

一般來說,它是五大秩序的總和:

自然秩序、政治秩序、經濟秩序、社會秩序和人的內界(精神)秩序。

政治秩序非常重要,是“領頭羊”的角色。

一切真正的大政治家,以及大科學家、大藝術家和大哲學家在本質上都是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精神的代言人,發出了“時代精神”最強音。

20世紀抗日時期有四首歌曲最為我所推崇:《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大刀進行曲》、《新四軍軍歌》。

因為:

第一,它們鮮明表達了時代精神或當時的氛圍;

第二,音樂藝術語言非常卓越,打動人。

兩者缺一不可。

《馬賽曲》不也是靠這兩條嗎?所以它作為法蘭西的國歌一直唱到今天。我們今天的人,仍舊可以從這五首曲子的旋律和有力的節奏中聽出那個時代的“時代精神”。——這是音樂語言藝術的妙絕:它可以把抽象的“時代精神”轉化成音響,打進千百萬人的心坎。

自然哲學同樣體現了“時代精神”,并塑造了億萬人的“生存方式”。

“人生天地之間”永遠是以某種生存方式而活在世上的。

20世紀初,量子論和相對論的崛起,普朗克常數(h)和光速(c)的精確測定,以及半導體的出現等,加上好幾代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努力,手機出現了!

昨天,我去買菜。在馬路上,我看到三個人在分別打手機:

建筑工地上的農民工;收廢品的女人,邊踏三輪車邊打手機;掃馬路的清潔工休息,坐在路邊打手機。

這三個人同時打手機構成了一道驚心動魄、壯麗的風景線!我站在那里足足有兩三分鐘。我被深深感動有兩個原因(來自不同層面):

第一,若是在地鐵或航空港候機室同時有三個人在各自打手機,并不會對我產生任何沖擊。

在馬路上,一個是進城的農民工,另一個是收廢品的女人,還有一位是清潔工(來自四川鄉村)合在一起打手機的畫面對我便構成了理智上的沖擊!

這說明手機已經成了走進億萬人手中的廉價商品,了不起啊!

要知道,在小小的手機里頭集中了多少高深度的科學技術成就!(其中便有偉大的量子力學理論。)

人們把手機制造成1000元上下(便宜者或二手舊貨只有幾百元)的廉價商品,便體現了當今的“時代精神”。若是每款手機售價在5萬元,那么,還會出現我在馬路上看到的壯觀場面嗎?

21世紀的高科技商品是什么?

它就是:好幾代世界上絕頂聰明的人(包括偉大物理學家普朗克、愛因斯坦……)為了相當笨的億萬人的方便、舒適,提高他們活在天地之間的生命質量而制造出的那些廉價的東西。(我便是相當笨中的一個。)

這里還有一個要點:走進億萬人手中的高科技商品不僅要廉價,普通人都能買得起,而且很快便能掌握和操作。比如一般人只需10分鐘即能學會打手機。

如果需要進一年的訓練班,還要學習高等數學和物理學(特別是電子學),那還是手機嗎?還會出現我在馬路上看到的蔚為壯觀的一道風景線嗎?

在本質上,這道風景線正是社會學、經濟學層面的“時代精神”的披露。

億萬普通人在打完手機的時候,理應感嘆一聲“人生天地之間”,并向好幾代科技人員(一群卓越的手腦并用的人)脫帽致敬!

第二,在小小的商品手機里頭有許多令人驚嘆的高科技成果的凝聚或集合。

其中至少有這兩個偉大、永恒的基本物理常數:光速和普朗克常數。

因為手機完成信息的傳遞要通過電磁波,它的傳播速度正是光速。

第一個提出光有速度,并追問光速有多大,再實際去進行測量的是意大利大物理學家伽利略(1564—1642)。不管從哪個角度去評估,他都堪稱為“近代物理學之父”。其中最凸顯的一個特點是“量化”,即用“實驗加上數學語言”的方法去把握外部世界,從而把西方自然哲學同東方傳統的只講定性的哲學區別了開來。

自伽利略測量光速以來的374年間(1600—1974),西方一代代實驗物理學家使用不同方法(實驗手段)對光速進行了測定,精確度在不斷提高,誤差在不斷縮小,并逼近30萬公里/秒。

圖27 設計翻蓋的手機,款式、多功能,不斷翻新,一年一個樣。但里面的基本物理常數(普朗克常數和光速……)不變。

今天,手機成了人體的一個新器官,就像我們的第三只耳朵或眼睛。今天的人是由兩大塊組裝而成的:上帝造的+西方機器工業文明造的。

手機便是屬于后一大塊。有人在臨終前,居然要求家人把自己的手機一塊下葬!

這一長串實驗方法和得出的結果表明:

(一)這些西方科學家一代人接一代人,認定最大限度精確地測定光速(自由空間電磁輻射的速率)是“人生天地之間”的最崇高、最神圣和最莊嚴的人生使命之一。

圖 以下表格是自1600年伽利略以來至1974年這374年間西方實驗自然哲學家使用不同自然哲學儀器和裝置測得的光速值,即宇宙普遍的電磁輻射傳播的速率。在本質上,這些測量也是這一長串科學家發出的一聲“人生天地之間”的深深感嘆——宇宙宗教感性質的感嘆。

圖注:從1969年至1974年,西方一批實驗物理學家利用先進的激光技術再次對光速進行測量,得到下面的數值,為的是逼近絕對。作為“自然哲學的我”,他們認為只有用實驗手段逼近天地間一些基本常數的絕對值才是生于天地間最美好的人生使命,才沒有白白來世上走這一遭。

準確測量光速是“朝圣”,是向上帝走去。(Hin zu Gott)因為“光就是上帝”。測量光速才是最有效、最生動、最虔誠的祈禱方式。

“人生天地之間”,最最常見的自然現象莫過于光。

德國人用文學(典雅)語言說某人誕生是:Das Licht der Welt erblicken.(瞥見了世界的光。)

我們中國人說“死”為瞑目,即永遠閉起眼睛,再也見不到光。

(二)大約在1600年(即我國明末),伽利略使用“馬燈(提燈)和開關”對光速進行測量,開創了“定量”研究外部物理世界的新紀元。——這便是新的時代精神。它(實驗室加上數學語言)為西方工業革命的到來打開了大門,給西方資本主義強大生產力奠定了物質基礎。

永不停息地追求“蠻力和高速”成了西方資本主義好幾百年的“時代精神”,并一直延續到今天。

“二戰”后,尤其是最近,西方世界的“時代精神”才遭到質疑和批判。因為一個勁兒地盲目追求“蠻力和高速”既把人類這個天地間最聰明的物種引向了天堂(擁有電腦、電視和手機便是明證),同時又把自己導向了“世界末日”。

光速的精確測定既是好事,又是壞事。沒有這樣的測定,何來手機?原子彈的爆炸威力計算,也要預先知道光速。

2009年7月英王儲查爾斯(威爾士親王)坦言:


我們當前直面兩大挑戰。看來,我們的世界觀和經濟體系存在許多缺陷。加之目前出現了包括氣候變化問題在內的環境危機,這場危機有可能吞噬掉我們的所有人!


西方世界有許多“憂地球”的志士,查爾斯王儲便是其一,當然還有“綠色和平組織”成員。

全球生態危機的總根源在于人的物欲橫流,或欲壑難填;在于資本主義和高消費主義。正是重占有(to have)而不是重存在(to be)導致了全球生態環境瀕于崩潰邊緣。

查爾斯親王說,早年當代資本主義之父亞當·斯密(A.Smith, 1723—1790)便意識到,不受約束的“物質主義”是有弊病的。

這便是“重占有”的人生觀。

查爾斯說:“我們再也承受不了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

這是個否定句。我贊成說這個否定句,然后采取堅決行動。——這才是21世紀的“時代精神”。

“人生天地之間”,不可能、也不應該脫離你我他(她)所處的“時代精神”。

今天的“時代精神”集中到一點就是:憂地球,并堅決采取行動!

我密切關注2009年7月9日“八國集團”加上其他五國,總共是世界十三國將簽署有關到2050年把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協議。這是全人類“生于天地之間”有關自己命運和前途的大覺醒,并為之采取的行動。

圖28 在天空底下,萬古高山荒原之上,有株無名的小草在干熱、無情的西風中搖曳,受煎熬。小草和所有的大小生命都像人類一樣,生于天地之間,且無一例外,都是地球氣候的產物。當代工業文明嚴重干擾了氣候系統,觸動了地球生命的根基,是生死攸關的。

讀者手中這部書怎能閉口不談當前的氣候變暖危機呢?在本質上,這是個“世界哲學”課題。

在地球這個小小星球上,人最能干,最聰明,理應對全體動植物負責,并把它們帶向安全、繁榮、昌盛、各得其所的太平地方。

這才是今天的“時代精神”。

7月8日晚,“八國集國”峰會對美、俄就削減戰略核彈頭達成共識表示歡迎,并承諾為建設美國總統奧巴馬所倡導的“無核武世界”而努力。

圖29 吐出滾滾濃煙的現代化工廠。

現代西方自然哲學思路正是通過高高的煙囪制造出了大量的“蠻力和高速”,破壞了大自然的根基。人與自然的關系空前緊張、惡化。農耕文明的毛驢、牛車、磨坊、風車和織布機……對大自然是親善的。當然,那時候的生產力很低下,只能勉強養活世界10億人。

看來,中國自然哲學傳統思路并沒有最后被西方自然哲學思路打敗。

“人生天地之間”,麻煩、危機、陷阱一大堆。身處根本迷茫和困惑中,我們迫切需要哲學。思考根本的出路才是哲學的使命。

在這里我想有必要把國外報刊披露的今天(2009年)有關九個國家擁有的核彈數目列舉出來:俄羅斯擁有1.3萬枚,美國9400枚,法國300枚,中國240枚,英國185枚,以色列80枚,巴基斯坦70~90枚,印度60~80枚,朝鮮估計有10枚核彈頭。

這便是今天“人生天地之間”的險惡國際政治環境,其中包括世界各地每個天真、可愛的兒童。今天的哲學家有必要焦慮,在某一天深夜,核世界大戰突然爆發,把億萬孩子從睡夢中驚醒,并隨即葬身于核火光和沖擊波之中!

一本“哲學與當代世界”的專著無法回避九個國家擁有的核彈頭數目這一事實,并為之焦慮。

圖30 我國古老的傳統織布機。

生產力低下,滿足不了今天67億人的物欲橫流的病態需求。別忘了,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便是從紡織機開始拉開帷幕的。現代西方工業文明的惡果會嚴重干擾全球環境。農耕文明是安全的,但生產力極低下。

怎么辦?今天的人類尷尬了,困惑了,迷茫了。——這時候,哲學才成了迫切的需要。重大危機和困惑出哲學。“人生天地之間”著實不易啊!內憂外患。世界人口膨脹加上欲壑難填是小小的地球負擔不起的。

我又一次想起德國杰出物理化學家哈恩墓碑下方鐫刻的那個鈾分裂反應公式。

今天的“時代精神”分為兩大塊:

保護全球生態環境平衡、和諧;

建設一個“無核世界”。

共兩條,只要其中一條出問題,便是世界末日。

圖31 在地球上,人類是“萬物之靈”。我們的工業文明不應使全球氣候變暖,毀了自己,也毀了野生動物的家園。

今天,我們理應先有這等大覺醒,然后各國采取堅決行動,才是“人生天地之間”的頭等大事。人類理應對地球上的全體野生動物負責。這才是天地良心,才是生態良心。

寫到這里,正是2009年7月11日下午將近3點,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正在播出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余隆指揮,中國愛樂交響樂團演奏,我對鋼琴家、年輕的陳小姐深表敬意。——這個團隊奏出了今天21世紀的“時代精神”。

啊,永恒的貝多芬!

他死了將近二百年,但他的這部作品依舊奏出了21世紀“時代精神”的最強音!

我感受到了。這首鋼琴協奏曲把一個大寫“人”的有關“人生天地之間”的崇高、神圣和偉大的感嘆旋律化了,音響化了。貝多芬作為一位作曲家,他的貢獻在于教會音符發出“人生天地之間”的一聲震撼世界的感嘆!他是天下獨絕的第一個。莫扎特、巴赫和瓦格納……都排在他的后面。

只有李白用方塊漢字寫詩的成就才能同貝多芬的《皇帝》鋼琴協奏曲比肩,旗鼓相當:

“夫天地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太仆寺旗| 开化县| 霸州市| 阜新| 罗江县| 资阳市| 内黄县| 安吉县| 阜城县| 衡东县| 嘉兴市| 伊通| 巴彦淖尔市| 永昌县| 六安市| 湛江市| 象山县| 聊城市| 民权县| 鞍山市| 许昌市| 黄陵县| 黄大仙区| 石城县| 吉林省| 邳州市| 武夷山市| 电白县| 根河市| 无锡市| 隆尧县| 泰来县| 灌云县| 宁国市| 桐柏县| 普陀区| 阜平县| 沙坪坝区| 凯里市|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