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案例 亞太集團的大學畢業生的“辭職風波”本案例改編自:慎海雄,《人才何以成了燙手芋頭》,原文見《經濟參考報》1998年10月4日。

求賢若渴,如今已經成為許多企業和企業家的共識。當人才招聘廣告和宣傳漫天飛的時候,當大學生以破除“門第”觀念、拓寬就業門路為時尚的時候,浙江省一家著名的鄉鎮企業卻發生了一場“辭職風波”:26名被企業千方百計引進的大中專畢業生在同一天遞交了辭職報告,并宣布不再上班。與此同時,26人手拿狀紙,走上了上訪控告之路。而企業的負責人則滿腹委屈地感嘆:這些“人才”是燙手的芋頭,難伺候??!

一、喜氣洋洋進廠門 怒目相向遞辭呈

位于蕭山市石巖鎮的浙江亞太機電集團公司是一家鄉鎮企業,前身是當地的一家鄉辦農機廠。1979年企業創辦時,全部家當不過9萬元。經過19年的艱苦創業,亞太集團逐漸發展成為集多種產業于一體的,匯集工業、科技和貿易于一身的浙江省省級企業集團,并且躋身國內最大的汽車制動元器件生產企業之一。公司的總資產達到3.5億元,年銷售收入2億元。

企業的規模越大,市場的競爭越激烈。面對眾多的國內外市場對手,靠鄉里鄉親打天下的“亞太”人終于選擇了招賢納士的道路。從1993年開始,公司先后投入1億元,實施“科技興廠”戰略。公司總經理黃來興說,80年代里,因為我們是鄉鎮企業,沒有爭取到一個國家分配的大學生,但是企業的發展又不能沒有大學生。在“磨破嘴皮跑斷腿”之后,1993年蕭山市人事局同意兩名大學生落戶“亞太”。亞太集團如獲至寶,用鮮花和鞭炮歡迎他們。此后,亞太集團幾乎每年都在大學生畢業分配的日子里做廣告,廣攬各地大中專畢業生。公司還出資把150多名農家青年送到浙江大學、安徽工學院等大專院校和中專技校深造。

亞太集團對剛進廠的大學生是十分器重的。1993年進廠的大學畢業生王志欣第二年就被公司派往德國深造,回來后立即予以提拔。從事信息專業的一位大學生需要計算機輔助,公司當即撥款3萬元購置了設備。然而,隨著大中專畢業生越來越多,早已隱藏著的人才引進危機也終于爆發了。

1998年8月19日早上7時15分,當公司總經理黃來興像往常一樣來到辦公室門口時,卻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25名大中專畢業生團團圍住。畢業生們向總經理遞交了一份《申請報告》,要求公司次日下午4時30分之前“在社會福利、工作時間、加班報酬、法定節假日休息等方面給我們一個合理、合法的明確答案”。這些大多進廠不足兩年、不少今年才招收的畢業生解釋,自從他們進公司以來,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沒有養老保險金,每天工作八個半小時,每月工資只有500元……如果公司不解決這些問題,畢業生們將集體辭職。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黃來興不知如何應對,決定下午與畢業生代表座談,但是當天沒有結果。次日上午,公司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分頭找在《申請報告》上簽名的26名大中專畢業生談話,還是不歡而散。下午,聞訊趕來的蕭山市鄉鎮企業局的干部向大中專畢業生解釋了有關政策,但是他們認為公司的“實權人物”不到場,這是對畢業生的糊弄。8月21日,畢業生們向總經理遞交了《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后,集體離廠,到蕭山市勞動仲裁委員會等部門上訪。第四天,16名畢業生辦理了辭職手續后正式離廠。

二、企業:我們要的是真人才

26名大中專畢業生集體辭職的事件對亞太集團總經理黃來興來說,的確有些意外。這位老實巴交的總經理說自己現在成了“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大學生罵我不尊重他們,公司的老職工罵我寵壞了他們,難道我真的招錯了人?”黃來興總經理說,現在公司的各類大中專畢業生已經有120多人,公司一直希望“人盡其才,盡如人意”。為了讓引進的人才留得住,公司專門投資265萬元建造了集體公寓,還出資100萬元興建了“亞太職工娛樂中心”,還取消了見習期,讓他們一進公司就享受定級工資和獎金。盡管這幾年企業經營有困難,但是大中專畢業生們的平均工資仍然在500元到700元之間,比普通職工高?!八麄兏静焕斫夤镜碾y處”。黃總經理所說的“難處”是很具體的。在公司的1350名員工中,絕大多數是當地的農家子弟。許多中層干部則是當年與黃來興一起闖天下的功臣。公司不斷地招收外來的人才,對這些土生土長的“老亞太”們本來就有很大的壓力——一種“奪飯碗”的壓力。而公司對這些大中專畢業生政策上的偏愛,特別是近年來一些畢業生一進廠就提出工資要多少,住房要怎么樣,等等,加上大中專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又比較弱,眼高手低的情況比較嚴重,更是讓他們看不慣、想不通?!斑@些人到底算不算人才?”一些員工責問總經理。一位老職工回憶說,當年辦廠時,外地老師傅來的時候,我們就把自己家的雞啊、鴨啊、米啊拿去的,還談什么條件?現在的大學生怎么一開口就是“條件”?

三、學生:我們不是你的“花瓶”

26名大中專畢業生不同意上述看法。他們認為既然企業把他們引進來了,就應該當做人才看待,而不是僅僅作為擺設的“花瓶”。連養老保險等最基本的福利也沒有,怎么能夠安心工作?更何況不少畢業生一進來就被“下放”到車間勞動,管理者的素質又很低,刁難他們的問題是存在的,怎么會有出頭之日?

蕭山市鄉鎮企業局負責人才引進工作的同志認為,畢業生的要求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也存在著與現實脫節的問題。例如,他們提出的最低工資不得低于650元的要求是沒有依據的。80年代初,蕭山市在引進大學生時,規定凡是進鄉鎮企業的畢業生的工資都由鄉鎮企業局發,但從1991年工資改革后這一規定早已取消,畢業生的工資全部由企業根據經營狀況確定和發放,只要不低于每月275元的全省最低基本工資,外界就不能干預。此外,像養老保險等問題,蕭山市還處于試點準備階段,這并不是一家企業可以解決的問題。當然,像八小時工作制等法定的規則是企業必須遵守的。鄉鎮企業局的負責同志認為勞動關系的調整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程序,26名畢業生一開始就不辭而別的做法,其實也是有些幼稚的,因為只有解除勞動合同后才能離廠,否則是要承擔違約風險的。

四、“期望值”里看反差

負責調解的蕭山市委的吳同志認為,企業和畢業生們之間的矛盾主要在認識上,“雙方的期望值都太高?!眳峭菊J為,亞太集團發展到今天,雖然有了一定的規模,但畢竟是一家鄉鎮企業,與正規的大集團有差距。這幾年,亞太集團改善了辦公、住宿條件,但畢竟遠在鄉下,生活與工作上有諸多不便;亞太集團職工的收入雖然逐年增加,但由于近年來市場形勢嚴峻,效益增長較慢;加上部分中層干部的確存在著怕被擠掉位置的擔心,對畢業生關心不夠。遺憾的是,許多畢業生對這一切根本沒有思想準備,他們是帶著天真甚至近乎完美的色彩進廠的,不少人認為進了鄉鎮企業就可以多拿工資多得實惠,自視過高,結果殘酷的現實一下子令他們失望了。蕭山市鄉鎮企業局的同志反映,目前蕭山市的近萬家鄉鎮企業里,近幾年已經引進了25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但其中300多人已經離開了原單位,他們共同的感受是與自己的設想“差距太大”。這些離廠的畢業生絕大多數至今(指報道時)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作為用人單位的鄉鎮企業,同樣存在著過于理想化的問題。蕭山的鄉鎮企業在創辦伊始,基本是靠農民起家的,這些與土地打了很多年交道的農民雖然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對“喝”過墨水的“大秀才”有著本能的崇敬。在浙江的許多企業里,至今把學歷最高的畢業生作為總經理的秘書或助理,主要負責接人待物,以顯示企業和總經理的“檔次”。但是,企業的經營活動是一項實踐性非常強的工作,如果光依賴學歷來企圖讓企業提高檔次,顯然是不大現實的。于是,當初對大中專畢業生的神秘感,隨著他們進廠后逐漸顯現的實踐能力的相對欠缺,而被徹底打破。畢業生對企業不滿,企業對畢業生更加不滿。浙江省一些規模比較大的企業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是:不研究企業到底需要什么層次的人才,只要是大中專畢業生就往往來者不拒。于是,一些地方出現了博士臨柜點鈔、碩士大街賣藥的現象。浙江教育界人士認為,讓大學生甚至研究生去干普通工人的工作是智力成本的極大浪費。國家培養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生需要投入幾萬元,培養一個碩士畢業生需要十多萬元。在我國高學歷人才仍然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更需要講究用人成本。

問題:

1.企業引進人才是不是多多益善?為什么?

2.如果你是亞太集團的人力資源經理,你有什么方法避免這一“辭職風波”?

3.如果讓你負責調解上述勞動糾紛,你計劃采取什么方案?并給出理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虎林市| 克什克腾旗| 宁强县| 温州市| 西昌市| 台湾省| 漳州市| 佛坪县| 高州市| 博白县| 上高县| 油尖旺区| 平顶山市| 荥阳市| 泰兴市| 万安县| 平潭县| 阳山县| 宜阳县| 伊金霍洛旗| 巴彦县| 鹿泉市| 南木林县| 广南县| 鹤峰县| 襄垣县| 巴塘县| 云和县| 巴塘县| 盐山县| 合江县| 怀宁县| 安顺市| 镇赉县| 溆浦县| 湟中县| 溧阳市| 吴桥县| 崇明县| 广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