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編
法律的頒布、效力和適用的一般規則
第1條[1](2004年2月20日第2004-164號法令第1條)法律以及在《法蘭西共和國官方公報》上公布的行政法規[2],自其確定的日期生效;沒有確定日期的,自其公布之翌日生效;但是,有必要制定實施細則的法律與行政法規,推遲至此種細則生效之日生效。
在緊急情況下,頒布法律的法令有此規定,以及政府以特別規定就行政法規有此命令時,此種法律與行政法規自其公布起即行生效。
本條之規定不適用于個人性質的文書。[3]
第2條 法律僅適用于將來,沒有追溯力。
第3條 有關警察與治安的法律[4],對于所有住在法國領土上的人均有強行力。
不動產,即使屬外國人所有,仍適用法國法律。
有關人的身份與能力的法律,適用于全體法國人,即使其居住在外國,亦同。
第4條 法官借口法律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不完備而拒絕審判者,得以拒絕審判罪(le déni de justice)追訴之。
第5條 禁止法官采用確立規則的一般處分對其審理的案件作出宣告。
第6條 任何人均不得以特別約定違反涉及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法律。
[1] 第1條原條文:經國王(共和國總統)頒布的法律,在法國全境具有執行力。在王國(共和國)各部分,法律自其頒布得為公眾知悉時起具有執行力。國王(共和國總統)頒布法律,對王室(政府所在地)所在省,視其頒布之次日為公眾知悉;其他各省,于相同期限屆滿之后,視頒布法律的城市與各省首府之間的距離,每100公里(約相當于舊制20里)增加1日。
[2] 此處的“行政法規”原文為“les actes administratifs”,有“行政行為”、“行政文書”、“行政證書”、“行政法規”等多種意義,本條應指“法規”。——譯者注
[3] “個人性質的文書”(les actes individuels)是指行政機關簽發的僅對特定的個人或某些特定對象產生效力的文書或行為,例如,有關個人國籍的行政令,行政機關發給的某項文書或證書。——譯者注
[4] “les lois de police”,亦譯“警察法”。——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