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作者名: 周連起 劉學應本章字數: 2122字更新時間: 2019-12-27 15:05:28
1.2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一條明確了制定此法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建筑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筑市場秩序,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筑業的健康發展。”本法的第三條又再次強調了對建筑活動的基本要求“建筑活動應當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符合國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標準。”由此可見,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問題在建筑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數十年來幾乎所有建筑工地上都懸掛著“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醒目標語,這實質上是對質量與安全的高度概括。所以,工程項目的質量是項目建設的核心,是決定工程建設成敗的關鍵。它對提高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具有重大意義,它直接關系到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關系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
要確保和提高工程質量,必須加強質量管理工作。如今,質量管理工作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大部分企業領導清醒地認識到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是市場競爭的有效手段,是爭取用戶、占領市場和發展企業的根本保證,但是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際水平相比,我國的質量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1987年發布了通用的ISO 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標準(現已采用ISO 9000—2000版。我國等同采用,發布了GB/T 19000,19001,19004—2000)。該系列標準得到了國際社會和國際組織的認可和采用,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遵守的工作規范。
作為建設工程產品的工程項目,投資和耗費的人工、材料、能源都相當大,投資者付出巨大的投資,要求獲得理想的、滿足適用要求的工程產品,以期在預定時間內能發揮作用,為社會經濟建設和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做出貢獻。如果工程質量差,不但不能發揮應有的效用,而且還會因質量、安全等問題影響國計民生和社會環境安全。因此,要從發展戰略的高度來認識質量問題,質量已關系到國家的命運、民族的未來,質量管理的水平已關系到行業的興衰、企業的命運。
建筑施工項目質量的優劣,不但關系到工程的適用性,而且還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安定。由于施工質量低劣,造成工程質量事故或潛伏隱患,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應用案例1-1
2003年11月3日湖南省衡陽一場火災坍塌事故導致20名消防官兵當場犧牲,人們無不為他們流淚。尤為人們震驚的是,這座竣工才5年的大廈,在火災后僅3小時就轟然坍塌。事后經查,它竟是一座既無施工許可證也未經竣工驗收的違章建筑。其施工質量、材料標準均存在嚴重問題,一句話,是一個“驢糞球,外面光”的豆腐渣工程。
(引自新華網2003年12月22日報道)
應用案例1-2
2007年8月13日16時45分,湖南省鳳凰縣正在建設中的堤溪佗江大橋發生特別重大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4人重傷,18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3974.7萬元。事后經查,事故主要原因是拱橋上部結構施工工序不合理、石料質量不合格,加上質量監督流于形式,工程設計、工程施工違規轉包,造成了這次重大事故。
(引自廣東電臺、廣東廣播新聞、衛星廣播滾動新聞2007年8月14日報道)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加強質量管理,確保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施工項目管理的頭等大事。
工程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國家經濟建設的速度。工程質量差本身就是最大的浪費,低劣的質量一方面需要大幅度增加返修、加固、補強等人工、材料、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還將給用戶增加使用過程中的維修、改造費用。同時,低劣的質量必將縮短工程的使用壽命,使用戶遭受經濟損失。此外,質量低劣還會帶來其他的間接損失(如停工、降低使用功能、減產等),給國家和使用者造成的浪費、損失將會更大。一些工程在建造前不進行工程地質勘察或勘測深度不足或勘測成果質量較差;也有一些工程因設計錯誤或施工質量低劣,結果房屋尚未交工使用,已出現明顯的不均勻沉降、傾斜、變形、裂縫,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而不得不將其拆除。
應用案例1-3
深圳的騰龍酒店;上海梅隴地區一住宅小區的6棟多層住宅;鄭州1棟建筑面積為9800m2的7層住宅樓等均因質量問題嚴重,加固無意義,決定拆除。
(引自《建筑工程質量事故百問》王赫 主編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6)
質量問題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直接影響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速度。綜合上述,可以用“工程質量、人命關天、質量責任、重于泰山”來概括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為了搞好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工作,使我國的建筑施工項目質量管理逐步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近年來由國務院、國家建委、國家計委、建設部及地區建設政府主管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有關工程質量管理的法律和法規。自1998年以來,我國相繼頒布了《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監督工作指南》、《GB/T 19000—2000》等一系列最新的法律法規,這一系列法規的頒布、施行,進一步強化了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保證了國家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工程施工質量法規,是國家對施工項目質量管理工作進行宏觀調控的基本環節,是促進建筑施工管理體制改革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是實現施工項目科學管理,維護建筑市場正常、健康運行的有力工具,為我們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定依據。綜上所述,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是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企業實現科學管理、文明施工的有力保證;是提高企業綜合素質和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的有力武器。為此,這些法規已成為指導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法典和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