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全國高等院校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規劃教材工程光學作者名: 王紅敏本章字數: 793字更新時間: 2019-12-25 17:34:33
習題
3-1 已知照相物鏡的焦距f′=75mm,被攝景物位于(以F點為坐標原點)x=-10m, -8m, -6m, -4m, -2m處,試求照相底片應分別放在離物鏡的像方焦面多遠的地方。
3-2 如圖3.33所示,光學系統由焦距為5.0cm的會聚薄透鏡L1和焦距為10.0cm的發散薄透鏡L2組成,L2在L1右方5.0cm處,在L1左方10.0cm處的光軸上放置高度為5mm的小物體,求此光學系統最后成像的位置和高度以及像的正倒、虛實、放縮情況。

圖3.33 習題3-2圖
3-3 設一系統位于空氣中,垂軸放大率β=-10×,由物面到像面的距離(共軛距離)為7200mm,物鏡兩焦點間距離為1140mm。求該物鏡焦距,并繪出基點位置圖。
3-4 三個焦距均為20cm的雙凸薄透鏡組成理想光學系統,兩相鄰透鏡間的距離都是30cm,高度為1cm的物體放置在第一個透鏡左方60cm處的光軸上,求最后成像的位置和高度以及像的正倒、放縮和虛實情況。
3-5 一個薄透鏡對某一物體成一實像,放大率為-1×,今以另一個薄透鏡緊貼在第一透鏡上,則像向透鏡方向移動20mm,放大率為原先的3/4倍,求兩塊透鏡的焦距為多少?
3-6 有一正薄透鏡對某一物體成倒立的實像,像高為物高的一半,今將物面向透鏡移近100mm,則所得像與物同大小,求該正透鏡組的焦距。
3-7 希望得到一個對無限遠成像的長焦距物鏡,焦距f′=1200mm,由物鏡頂點到像面的距離(筒長)L=700mm,由系統最后一面到像平面距離(工作距)為l′k=400mm,按最簡單結構的薄透鏡系統考慮,求系統結構,并畫出光路圖。
3-8 已知一透鏡r1=-200mm, r2=-300mm, d=50mm, n=1.5,求其焦距、光焦度、基點位置。
3-9 長60mm,折射率為1.5的玻璃棒,在其兩端磨成曲率半徑為10mm的凸球面,試求其焦距及基點位置。
3-10 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平凸透鏡上,會聚于透鏡后480mm處,如在此透鏡凸面上鍍銀,則平行光會聚于透鏡前80mm處,求透鏡折射率和凸面曲率半徑。
3-11 試以兩個薄透鏡組按下列要求組成光系統:
(1)兩透鏡組間間隔不變,物距任意而倍率不變。
(2)物距不變,兩透鏡組間間隔任意改變,而倍率不變。問該兩透鏡組焦距間關系,求組合焦距的表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