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強制許可
? 4.1 強制許可概述
強制許可(compulsary license)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作品的使用者基于某種正當理由需要使用他人已發(fā)表的作品時,經申請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授權,即可使用該作品,無需征得著作權人同意,但應當向其支付報酬的制度。強制許可使用與合理使用同屬對著作權的限制,其區(qū)別在于合理使用不需征得著作權人同意,也不用向其支付報酬,而強制許可使用必須先由使用人以合理條件和理由請求著作權人許可,如著作權人無理拒絕或不作答復,還須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由該機關授權許可使用作品,并且須支付報酬。
強制許可使用與法定許可使用的區(qū)別在于,法定許可適用于愿意使用法律所規(guī)定的作品的一切人,不需經過著作權人同意,但要向其支付報酬,如果著作權人聲明不準使用的則不得使用。而強制許可的程序較為煩瑣,在向著作權人申請許可未成功時還要向主管部門申請授權,通過強制許可證的形式獲得作品使用權,并且同樣要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 4.2 強制許可的適用現狀
《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的強制許可條款僅僅承擔發(fā)展中國家著作權主管機關擁有向申請人頒發(fā)翻譯或復制外國作品的強制許可證的權力。依據《伯爾尼公約》附件第1條和《世界版權公約》第5條之二的規(guī)定,如果某成員國依照聯(lián)合國大會確認的慣例屬于發(fā)展中國家,且該國是兩公約的成員國,那么該國就有權利用翻譯和復制許可證制度,但這些國家必須是“因為其經濟狀況及社會或文化需要而不能在當前采取恰當安排以確保對公約文本規(guī)定的全部權利進行保護”。由于程序過于復雜,條件過于嚴格,因此向這兩個公約的主管機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或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通知書,宣布要求享有此種優(yōu)惠的國家并不多見。自1971年上述兩大公約規(guī)定對發(fā)展中國家給予強制許可翻譯或復制外國作品的優(yōu)惠條款以來,僅有墨西哥、幾內亞、突尼斯等少數幾個國家曾要求享有此種優(yōu)惠制度。
由于我國2001年《著作權法》沒有規(guī)定強制許可制度;但是,由于我國已經加入《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因此公約中有關強制許可的規(guī)定也可適用。
-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注解與配套(含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2017年版)
- 中國不動產法研究(2019年第2輯/總第20輯):《土地管理法》修訂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用版(2014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律法規(guī)全書(含典型案例及文書范本)(2017年版)
- 商標反淡化研究
- 借貸擔保速查速用大全集(案例應用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注解與配套(含最新司法解釋)
- 中國版權年鑒2015(總第七卷)
- 網絡著作權保護法律理念與裁判方法
- 澳門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責任研究(澳門研究叢書)
- 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第三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13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2013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法典:注釋法典(2014年版)
- 博物館條例(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