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犯罪現象的測量

犯罪現象的測量,是指運用定性與定量等方法,對于犯罪現象予以全面、深入、具體的把握。廣義上來說,犯罪現象的測量包括個案調查、數理統計乃至犯罪預測。其中,個案調查,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個案狀況,并試圖通過諸多個案展示犯罪現象的總體概貌。例如,我國著名犯罪社會學家嚴景耀先生,在其專著《中國的犯罪問題與社會變遷的關系》參見嚴景耀著:《中國的犯罪問題與社會變遷的關系》,吳楨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中,通過典型個案對于中國社會犯罪現象的展示。數理統計,是指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對表述犯罪現象的一些指標,進行具體的測定與量化,使犯罪現象得以準確直觀的體現。犯罪的數理統計,有助于較為確切地展示犯罪現象的總體狀況,尤其是科學的犯罪統計,較具說服力。犯罪預測,是指基于犯罪形成與發生的規律,運用科學的統計與分析方法,對未來的犯罪現象予以推測和估計。包括個體犯罪行為預測(尤其是再犯預測)、社會犯罪狀況預測,犯罪主體預測、犯罪類型預測,短期預測、中期預測、長期預測等。

相對而言,典型個案的表現較為直觀,犯罪預測則是對未來狀況的推測與估計,從而對于實然犯罪現象予以測量的較為核心的路徑是數理統計。而這種測量犯罪現象的數理統計,又涉及實地調查方法與基本統計技術,對此本書在第二章犯罪學的研究方法中已有闡述。本章著眼于犯罪現象的描述,對于數理統計測量犯罪現象的基本類型與重要指標作一概要闡釋。

一、數理統計測量的基本類型

犯罪數理統計測量從主體的角度來說,基本上可分為官方犯罪統計和非官方犯罪調查。

1.官方犯罪統計

官方犯罪統計,又稱刑事司法統計,是指刑事司法機關在其職能活動中,對犯罪現象數量方面進行收集、整理、分析的全過程。為了及時準確地掌握犯罪狀況,以便更為合理有效地應對犯罪,各國的刑事司法部門均有相關的刑事司法統計的職責;當然,司法部門不同,司法統計的內容、側重等也有所差異。在我國,就存在著公安、法院、檢察顯然,這里的司法部門是就廣義而言的。狹義的司法機關僅指法院與檢察院。、監獄等等方面的司法統計,具體包括:公安機關的刑事案件立案分類統計、刑事案件作案成員類型統計、刑事案件各年齡段作案人員比重統計等;審判機關的刑事一審案件情況統計、審理青少年犯罪情況統計、審理各類一審案件情況統計等;檢察機關的直接立案偵查案件統計、審查批準逮捕、決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和提起公訴被告人統計等。在美國,聯邦調查局、司法部、法院、檢察、警察、矯正機關等也均各有相應的司法統計,尤其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統一犯罪報告(The Uniform Crime Reports,簡稱UCR)在全美乃至全世界有著相當的影響。1930年UCR數據首次公布,其后一直延續至今。UCR內容包括每年度的犯罪總數、每10萬人的犯罪率、不同地區的犯罪狀況、犯罪性質及人員情況、犯罪逮捕率、執法人員情況等。

犯罪黑數,又稱犯罪隱數,是指一定時空中實際發生的而司法機關未知或未予登記的犯罪數量。它表明實際發生的犯罪數值大于已知或登記的犯罪數值。從某種意義上說,犯罪黑數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它與官方犯罪統計相伴生。然而過量的犯罪黑數有損于官方犯罪統計的真實可靠性,進而不利于政府的犯罪對策。針對這一現象,20世紀40年代與20世紀60年代,分別在美國興起了兩種犯罪調查:自我報告;被害者調查。A.自我報告,是指通過問卷調查或者其他方式,讓被調查者匿名報告自己在過去一段時期內的犯罪行為,從犯罪者的角度補充官方犯罪統計的不足。B.被害者調查,是指從居民中抽樣,調查他們在過去一段時期內受到犯罪侵害的情況,通過發現居民被害的數量確定實際發生的犯罪數量以及與犯罪相關的一些問題,從被害者的角度補充官方犯罪統計的不足。

2.非官方犯罪統計

非官方犯罪統計,犯罪研究專門統計,是指司法機關以外的犯罪學研究機構、人員,為了對犯罪問題進行科學研究,通過調查搜集一定空間、時間條件下犯罪現象的數量特征、數量關系、數量變化等統計資料的活動。根據犯罪研究課題的不同,非官方犯罪統計可以表現為多種多樣。包括:犯罪本體統計、犯罪被害統計、犯罪因素統計等。

(1)犯罪本體統計,旨在描述犯罪本身的具體狀況,測量犯罪及其側面的數量特征與規律。例如,100例黑社會性質組織,其所實施的犯罪共X起我國《刑法》(1997年)第294條規定了“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入境發展黑社會組織罪”、“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這里所講的“X起犯罪”,是指由黑社會性質組織所實施的《刑法》第294條以外的其他具體犯罪,諸如,搶劫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行賄罪等。,各種犯罪類型占犯罪總數的比率分別為X1%, X2%, ……這些黑社會性質組織具有合法經濟實體外衣的占組織總數的X3%;黑社會性質組織實施受賄罪的占組織總數的X4%;全國1年內,與黑社會性質組織相關的受賄罪占全部受賄罪的X5%,等等。

(2)犯罪被害統計,旨在描述被害人被害的具體狀況,測量被害因素與犯罪之間關系的數量特征與規定。例如,日本學者佐藤等,對造成死亡與傷害的犯罪被害人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抽取1067例案件,分為四組,調查結果:被害人無過錯的占傷害罪判決組的63.7%,占殺人罪判決組的40.3%,占傷害罪不起訴組的93.2%,占殺人罪不起訴組的93.4%;加害行為系由陌生人所為的占傷害罪判決組的58.6%,占殺人罪判決組的20.6%;等等。參見〔德〕漢斯·約阿希姆·施奈德著:《國際范圍內的被害人》,許章潤等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05—107頁。

(3)犯罪因素統計,旨在描述犯罪的形成與發生的具體表現,測量致罪因素與犯罪之間關系的數量特征與規律。例如,關于犯罪人對財富、發展機會等重要生活的期望值,一項調查顯示,按照“期望很大”、“期望較大”、“說不準”、“期望較小”、“期望很小”的順序,關于財富犯罪人的選擇比率分別為49.3%,29.9%, 13.6%,3.4%,3.9%,關于發展機會犯罪人的選擇比率分別為40.4%,42.3%, 8.7%,4.7%,3.9%,等等。資料來源:筆者1999年—2001年監獄調查。

非官方犯罪調查不僅直接切合犯罪學研究,而且也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彌補官方犯罪統計的不足。例如,上文所述,犯罪黑數是官方統計中常見的問題,而且難以避免,然而通過非官方的犯罪黑數調查統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官方統計存在的犯罪黑數的不利影響。

二、數理統計測量的重要指標

犯罪統計指標,是指反映具體時間、地點條件下犯罪現象數量特征的概念和數值,具體由指標名稱和指標數值兩部分構成。指標名稱,表明所要研究的犯罪現象數量方面的科學概念,是犯罪現象的質的規定性。指標數值,表明所要研究的犯罪現象概念特征的數量,是犯罪現象的量的規定性。例如,犯罪率6?,是一個犯罪統計指標。其中,犯罪率是統計指標名稱;6?是統計指標數值。犯罪統計指標,也可以視作一組經過操作化處理的犯罪研究概念。按照指標形式,犯罪統計指標分為總量指標、相對指標。

1.總量指標

總量指標,又稱絕對指標,是統計資料經過匯總整理后所得到的反映犯罪現象總體規模和水平的總和指標,其表現形式是具有計量單位的絕對數。例如,發案數、人犯數等。對于總量指標,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進行不同的分類,由此使犯罪現象得以更為具體多樣的描述。

(1)總體單位總量與總體標志總量:總量指標按其反映的內容不同,分為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這里涉及幾個基本概念:統計總體、總體單位、標志。統計總體,簡稱總體,是統計研究所確定的客觀對象,它是由客觀存在的具有共同性質的許多單位組成的整體。總體單位,簡稱單位,是指組成總體的各個單位,它是各項統計數字的原始承擔者;標志,是指總體單位所具有的屬性和特征,每個總體單位可以有多種屬性和特征。例如,我們要研究某地在一定時間內搶劫案的情況,則該地在這一時間段內所有的搶劫案就組成為一個總體;每一起搶劫案構成一個單位;搶劫案的入室搶劫、攔路搶劫等可以作為標志。總體單位總量,是指總體單位的合計數。例如,在上例中,該地在這一時間段內所有搶劫案的總和,即為這一統計調查的總體單位總量。總體標志總量,是指總體各單位某一標志值的總和。就上例而言,這些搶劫案中入室搶劫、攔路搶劫等各自的總數,即為這一統計調查的總體標志總量。

(2)時點總量指標和時期總量指標:總量指標按其反映的時間狀態不同,分為時點總量指標和時期總量指標。時點總量指標,表明總體在某一時刻的數量狀態。例如,某一時刻的發案總數。時期總量指標,表明總體在一段時期內活動過程的數量狀態,指標的數值隨時期長短而變化。例如,針對1983年度新入監獄的再犯,日本法務綜合研究所調查統計了這些再犯的再犯期(從出監到重新犯罪的期間),從而得出一系列以時段為特征的,表述該時段再犯占入監再犯總數(分為三種類型:全部總數;期滿釋放再次入監總數;假釋再次入監總數)的比率(累積率)。詳見表5-1:前刑出監事由及再犯期累積率(%)。參見〔日〕法務綜合研究所:《日本犯罪白皮書》,李虔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283頁。

表5-1 前刑出監事由及再犯期累積率(%)

2.相對指標

相對指標,總量指標的對稱,也稱相對數,是用兩個有聯系的指標進行對比的比值來反映犯罪現象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的綜合指標。常用的相對指標可以分為結構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比較相對指標、強度相對指標、動態相對指標。

(1)結構相對指標,是按一定的標準劃分總體,由此將總體內某一部分數值與總體全部數值對比所得的比值,其反映總體內部的構成和類型特征,常用百分數表示。例如,某地一年內發生殺人案320起,其中圖財害命150起、奸情殺人60起、報復殺人50起、其他殺人60起,可以求出這320起殺人案的結構相對指標:圖財害命46.88%、奸情殺人18.75%、報復殺人15.63%、其他殺人18.75%。

(2)比例相對指標,是將總體內某一部分數值與另一部分數值對比所得的比值,常用系數或倍數表示。例如,2003年我國公安部門刑事立案4393893起,其中,殺人24393起,傷害145485起,搶劫40088起,盜竊2940598起……在上述刑事立案總數(4393893起)中,盜竊案是搶劫案的73.4倍,即為比例相對指標。

(3)比較相對指標,是將某一總體指標與另一總體同類指標對比所得的比值,其反映同類事物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等之間的差異程度,常用倍數或百分數表示。例如,甲地一年內發生盜竊案1200起,乙地一年內發生盜竊案1800起,則乙地一年內發生的盜竊案是甲地的1.5倍,即為比較相對指標。

(4)強度相對指標,是將兩個有聯系但不同的指標對比所得的比值,其反映現象的密集程度,常用復名數單位表示。例如,犯罪率,即指一定時空范圍內犯罪總數與人口總數對比而計算的比率,包括發案率與人犯率,通常為萬分比或10萬分比,單位是“起/萬人”或“起/10萬人”。

(5)動態相對指標,是將總體不同時期的同類指標對比(報告期數值比基期數值)所得的比值,其反映事物發展變化的程度,常用百分數表示。例如,某地1998年度發生盜竊案1200起,而1999年度發生盜竊案1800起,則該地1999年度發生的盜竊案是上一年度的150%,即為動態相對指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百色市| 梅河口市| 奉节县| 宁津县| 新余市| 景泰县| 铅山县| 临清市| 马龙县| 南雄市| 特克斯县| 宁武县| 灵璧县| 泸水县| 洪湖市| 金溪县| 渝中区| 淳化县| 忻城县| 原平市| 浪卡子县| 呼和浩特市| 汽车| 长寿区| 永嘉县| 新河县| 固始县| 南乐县| 若羌县| 保山市| 宜兴市| 新竹市| 拉萨市| 绥阳县| 炉霍县| 巴青县| 邮箱| 吕梁市| 通化县| 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