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播學定性研究方法
- 李琨
- 873字
- 2019-12-27 15:07:02
二、獲取允許進入現場
由于定性研究的高度情境性和參與性,對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來說,研究的開始階段都是最關鍵的。從研究者的角度來說,迅速地獲取同意和理解、建立信任是成功搜集資料的前提。研究者的噩夢是:被拒絕進入現場,或者主要的被研究者不合作。
那么,如何獲取同意進入現場,并獲取信任和合作呢?盡管不同的現場和研究項目會遇到不同的情境,但向對研究現場有控制權的機構和人清楚地表述你的研究目的,是獲取同意的第一步。
在定性研究中,這些對現場的進入有控制權的人或機構被稱為“守門人”(gatekeeper)。“守門人”的概念對傳播學者并不陌生。在大眾媒介中,那些有權對傳播內容進行選擇的人或組織叫做“守門人”。
在定性的實地研究中,“守門人”即那些有權決定是否允許研究者進入現場的人。不過,與在大眾媒介中不同的是,現場的守門人有時并不具有固定的身份。在一些情況下,“守門人”是正式的,如學校的校長、公司的經理等。在另一極端情況下,如在公園等公共場所,根本不存在“守門人”。但在另一些情況下則存在著非正式的“守門人”。到一個家庭去訪問,通常家長會決定是否允許研究者進入。但具體是父親、母親或者是其他成年人,往往會因具體的家庭狀況,甚至當時當地的偶然情境而改變。另外,因為“守門人”不具有固定的、明確的身份,所以有時候研究者在進入現場前并不能十分確定誰是“守門人”,而需要在現場中去試探并確定。
具體來說,如何與“守門人”協商呢?
首先,確定誰是“守門人”;
其次,事先盡量了解對方的情況,包括他們的需要、興趣和目標,盡量調整研究計劃,以適應對方的狀況;
再次,介紹自己和研究項目時,要著眼于建立信任,使對方相信研究者的誠意和能力;另一方面,并不一定對研究項目做過于深入的介紹,避免引起對方的敏感或反感。
最后,不做無法兌現的承諾,如研究所需要的時間長度等,留有余地以應變。
“守門人”的重要性在于,他不僅決定了研究者能否進入現場,而且還可以決定或影響研究進程。如,他可以決定研究者進入和離開現場的時間,接觸的人;什么資料和文件可以對研究者開放。總之,可以說,“守門人”對現場研究握有“生殺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