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影視美學(修訂版)
  • 彭吉象
  • 1494字
  • 2019-12-27 14:09:06

修訂版前言

《影視美學》(修訂版)是在2002年版的基礎上,進行了重大修訂和補充之后完成的。這門課程我在北京大學講授了十多年,正是在長期教學、科研與影視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才完成了這本教材。除了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影視系將此書作為必修課教材外,全國還有不少普通高校和藝術院校也將其指定為教材或輔助教材。該書也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推薦為全國研究生教學用書。

由于影視藝術是正在迅速發展的藝術門類,所以本次修訂根據時代進展對全書作了重大修訂與補充。特別是在數字技術時代來臨之際,數字技術、計算機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一大批現代高科技對影視藝術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從全世界來看,電影、電視、電話、電腦“四電合一”的趨勢日益明顯。我在為中央電視臺承擔重點研究課題的基礎上,帶領博士生和碩士生完成了著作《機遇與挑戰——電視專業化頻道的營銷策略》(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年版),該書被收入中央電視臺建臺以來首次推出的大型理論叢書之中。后來,我又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帶領博士生團隊在北京和外地進行調研,收集了大量國內外相關資料,共同完成了著作《數字技術時代的中國電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此外,該特別委托項目的研究報告《關于加快我國數字電視發展的對策建議》,引起了中央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被摘發為一期《成果要報》,作為內部參閱件呈送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和國務院總理、副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應當說,這兩項重大課題的完成,使我能夠有條件把當前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匯到教學與教材之中,也為這本《影視美學》的修訂奠定了理論基礎。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21世紀,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和數字時代。如果說人類歷史上,農業社會的標志是農耕技術,工業社會的標志是機械技術,那么,21世紀信息社會的標志毫無疑問是數字技術。數字技術給電影業和電視業將會帶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甚至產生一種數字技術時代的影視美學,即“虛擬美學”。正因為如此,本書在修訂時專門在第四章增加了第五節“數字技術時代的影視美學”,闡述了數字技術與電視媒體、數字技術與電影藝術、數字技術時代的多媒體視像文化、數字技術時代的虛擬美學等內容。當然,在充分肯定數字技術給影視藝術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我們也特別強調影視藝術應當始終堅持“內容為王”,注重作品的藝術意蘊、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特別是國產電影和電視劇還應當體現出一種中國藝術精神(參見本書附錄)。

在本書第一版的“后記”中我曾談到,自從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后,先讀本科生,后又跟隨朱光潛、宗白華等6位導師學習美學。應當說,我們是北大“文革”后第一批美學研究生,也是朱先生和宗先生美學專業的關門弟子。朱光潛先生有一句名言:“不通一藝莫談藝”,也就是說研究美學必須首先精通一門藝術,然后才有資格來談論藝術。因此,當時我們8個研究生都各自分別去尋找自己喜愛的一門藝術鉆研學習,我選擇了電影藝術。北京大學當時沒有專門研究電影的教授,我在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中國電影評論學會首屆會長鐘惦棐先生,并參加了鐘先生當時領導的“電影美學小組”的一些活動,從此走上了影視美學的教學與研究道路。如今,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朱光潛、宗白華、鐘惦棐三位導師均已作古,而影視美學在我國的教學與研究中仍然處于開創階段。正如鐘惦棐先生當年經常感嘆“電影理論有愧于電影實踐”,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套用鐘先生的話:“影視美學有愧于影視實踐”。正因為如此,導師們的教誨時時鞭策著自己,不敢怠慢,修訂此書,期待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在影視美學探索的道路上,正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彭吉象

2009年春節于北京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扎县| 玉门市| 米泉市| 遂溪县| 清徐县| 合江县| 普安县| 都安| 新乐市| 鸡西市| 通山县| 广昌县| 武平县| 定远县| 星子县| 衡阳县| 红原县| 陆川县| 太湖县| 故城县| 临潭县| 盐源县| 华蓥市| 阿拉尔市| 昌平区| 黔西| 东莞市| 分宜县| 八宿县| 江都市| 富平县| 舟山市| 富源县| 成安县| 通化市| 渝中区| 莱芜市| 贞丰县| 吴桥县| 茌平县|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