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
- 張新民
- 871字
- 2019-12-27 14:02:32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的結構與披露要求
一、資產負債表的基本結構
資產負債表的結構一般是指資產負債表的組成內容及各項目在表內的排列順序。就組成內容而言,資產負債表包括表頭、基本內容和補充資料等。其中:
表頭部分提供了編報企業的名稱、報表的名稱、報表所反映的日期、金額單位及幣種等內容。
基本內容部分則列示了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等內容。
補充資料則列示或反映了一些在基本內容中未能提供的重要信息或未能充分說明的信息。這部分資料或在資產負債表基本內容下部列示,或在報表附注中列示。
我國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排列及各項目的含義,受《企業會計準則》的直接制約。資產負債表的基本框架如表3-1所示:
表3-1 資產負債表(主體部分)

可以看出,在資產方,按照資產變現能力的強弱,依強到弱的排列順序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在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方,則按負債償還的先后順序將負債按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分別列示;所有者權益則列示在負債的下方。此種格式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等式是完全吻合的。由于這種排列呈左右水平對稱式,故此種格式又被稱為水平式或賬戶式。
在實務中,還可能出現一些項目排列上的變化,但基本內容不會變。
二、資產負債表的披露要求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等各項目的披露應該滿足下列要求:
(一)資產
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類至少應當單獨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項目:
(1)貨幣資金;
(2)交易性金融資產;
(3)應收及預付款項;
(4)存貨;
(5)持有至到期投資;
(6)長期股權投資;
(7)投資性房地產;
(8)固定資產;
(9)生物資產;
(10)無形資產;
(11)遞延所得稅資產。
(二)負債
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類至少應當單獨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項目:
(1)短期借款;
(2)應付及預收款項;
(3)應交稅金;
(4)應付職工薪酬;
(5)預計負債;
(6)長期借款;
(7)長期應付款;
(8)應付債券;
(9)遞延所得稅負債。
(三)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類至少應當單獨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項目:
(1)實收資本(或股本);
(2)資本公積;
(3)盈余公積;
(4)未分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