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基礎
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應:
1.了解企業財務報表的組成內容;
2.了解制約企業財務報表編制的基本會計假設;
3.了解制約企業財務報表編制的一般會計原則;
4.了解基本會計假設與一般會計原則對報表信息的影響;
5.了解制約企業財務報表編制的法規體系。
知識要求和技能要求:
學生應深化對會計假設、會計原則等會計概念的理解,并能夠與企業財務報表有關的經濟現象聯系在一起進行分析。
案例 從審計意見看企業持續經營
2007年4月13日,亞太中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出具了亞太審字[2007]D-A-號審計報告,對南洋航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持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導致否定意見的事項為:
南洋航運公司在最近五個會計年度內均無主營業務收入,且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凈資產為-131321 674.64元,南洋航運公司編制會計報表所依據的持續經營前提已經不再合理,而南洋航運公司仍按持續經營前提編制上述會計報表。
亞太中匯會計師事務所據此出具的審計意見是:我們認為,由于受到前段所述事項的重大影響,南洋航運公司財務報表沒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南洋航運公司2006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以及2006年度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該上市公司董事局對此問題的說明是:由于巨額債務,公司退市后所有資產均被債權人查封,原下屬公司多數已停止運作或正在進行整頓,由此造成公司資金嚴重短缺,抗風險能力差,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受到嚴重影響。報告期內,對歷史遺留的巨額債務,公司董事局和管理層曾多次與債權人協商,盡力促成債務重組,但進展不盡如人意。針對公司的實際情況,公司董事局在維持公司穩定的基礎上,尋求多方幫助,進行資源整合,希望債務重組成功。
資料來源:南洋航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報告。
本案例是一個由于企業在編制財務報表時所依據的假設不再存在而導致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持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在實踐中一般比較少見。
請思考:
1.“持續經營”意味著什么?怎樣判斷企業是否能夠持續經營?
2.還有哪些原則制約著企業財務報表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