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1927年6月2日,中國近世一位杰出的學者王靜安先生,在頤和園魚藻軒前的湖水中自沉身死。他死后給我們留下了兩則難以解答的疑問:一則是他早期治學之途徑,乃是致力于西方哲學及文學之研究,而其后期治學之途徑,則轉而為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的考證研究,其轉變之原因究竟何在?另一則是他以五十一歲的盛年,學術研究之事業正當如日中天的時候,何故遽爾輕生,竟決然走上了自殺的途徑,其內心所蘊蓄的自殺因素,又究竟何在?關于這兩則疑問,自靜安先生逝世以來,曾有不少人作過分析和解釋,然而那些紛紜歧異的說法,迄今不能予人以完全滿意的答復,而且讀了之后,反會使人有彌增困惑之感。其所以如此者,大約有以下數種原因:第一,因為靜安先生乃是死于一個政治環境非常復雜的時代,其同時之人,有的因政治立場之不同,遂各以一己之私見發為種種異說,有的則又因個人有所顧忌,而不肯作明白的分析。第二,時代較晚的人,則又因為對于當時促使靜安先生改變其治學途徑及致靜安先生于死的復雜環境已經有所隔膜,因而不能有切實深刻的體認,同時又因為尊重靜安先生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成就,不愿以政治背景損害其超然的學術地位,因此乃對于當時復雜的政治背景有意避而不談。第三,因為靜安先生治學途徑之轉變及其自沉以死,都有著他自己獨特的理想和意志,因此如果不能對靜安先生之性格及為人有正確而深入的了解,自其內心作設身處地的分析和思索,即使認清了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也依然無法觸及問題的核心。靜安先生在其所著之《人間詞話》一書中,于論及詩人之修養時,曾經說:“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后來俞平伯為重印《人間詞話》寫序,曾經引申這兩句話的意思說:“作文藝批評,一在能體會,二在能超脫。必須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須身處局外,局外人有公論。”而我們要想解答靜安先生身后所留給我們的兩則令人困惑的疑問,便恰好也正需要有這樣能夠“入乎局中”,又能夠“出乎局外”的兩種工夫。在靜安先生方一逝世時,當時之人因不能擺脫政治立場的拘束和顧忌,遂不免各以一己利害之私見發言立說,其病乃在于不能“出”。至于時代較晚之人,則對于當時復雜的背景既然已經有所隔膜,而且對于靜安先生之性格為人,以及他所欲追求持守的理想與道德之價值標準,也因時代文化之不同,而不復能有切實深刻的體認,其病乃在于不能“入”。所以要想解答這兩則疑問,第一我們便該先具有不為政治私見所拘束的客觀的態度,第二我們便該對于靜安先生之性格及其時代,都有切實深刻的體認和了解。如此也許我們方可以為這兩則使人困惑了將近半世紀之久的疑問,求得一個較為滿意的答復。本文寫作之目的,便是想以靜安先生之性格及其所生之時代作為兩條主要的線索,不摻雜任何政治私見,嘗試著以靜安先生之心為心,來做一種還原式的探索。更希望借著靜安先生的個例,使讀者對于生于文化激變之時代的知識分子的矛盾痛苦之原因,能有較為深刻的體認,因此而知所反省、知所警惕,從而避免相類似的悲劇再行發生。那么我們所做的這種探討的工作,就不是無益的徒勞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喀喇| 龙里县| 淮南市| 怀集县| 红原县| 东乡族自治县| 濉溪县| 无为县| 延庆县| 林西县| 沙河市| 个旧市| 斗六市| 沙雅县| 礼泉县| 靖西县| 大理市| 获嘉县| 杨浦区| 报价| 喜德县| 宁乡县| 定襄县| 竹山县| 侯马市| 桂阳县| 苗栗市| 嘉定区| 邹平县| 天镇县| 镇宁| 盐源县| 彝良县| 五寨县| 龙里县| 垣曲县| 平潭县| 梓潼县| 景泰县|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