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產權法學
- 呂淑琴
- 2757字
- 2019-12-20 16:03:42
第一節 著作權的許可使用
一、著作權許可使用的概念
著作權的許可使用,是指著作權人授權他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時間和地域范圍內使用其作品的行為。著作權的許可使用通常以著作權許可合同的形式,明確著作權人和使用者之間的權利義務。依此合同,使用者得到著作權一項或幾項財產權能的使用許可,同時向著作權人支付一定的使用費用。這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著作權許可貿易的情形。
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是指著作權人與使用者之間就著作權的一項或幾項權能的許可使用而達成的協議。在這一合同關系中,有權許可他人使用其著作權的一方為許可人,獲得這種使用許可的一方為被許可人。著作權的許可使用合同除具備諾成、雙務、有償的特點之外,還有自己的特征:
1.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的主體必須合格。除極少數情形如擁有作者身份不明作品的原件所有權的人,或依合同可以再許可他人使用作品的被許可人以外,許可人應當是擁有著作權的人。他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擁有著作權財產權能的其他著作權人,即有權將著作財產權的某項或某幾項權能許可他人使用的人。被許可人則是依許可合同有資格使用被許可的權利的人。在我國,作品的復制、錄制、播放等,作品復制件的發行、批發、零售、進口、出租等,實行國家許可制度。未有國家許可,不能從事作品的出版、發行等相關業務。為此,著作權許可合同的當事人雙方,都應具有訂立這一合同的相應的權利能力;否則,即使成立的許可合同,也可能導致無效的結果,不會產生當事人雙方期望的法律后果,還可能引起糾紛,承擔各自該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
2.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的效力是作品的某一項或某幾項財產權能的使用權轉移,不會產生著作權歸屬的變化。通過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被許可人取得的是合同約定的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范圍、以一定的方式利用作品的權利,著作權主體不發生任何變化,著作權仍屬于著作權人所有。這是著作權許可使用與著作權轉讓的本質區別。
3.被許可人對作品的利用范圍,取決于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的約定。合同中未明確約定給被許可人使用的權能,被許可人不能使用;未明確約定被許可人可以再授權他人使用的,被許可人不能再向第三人授權許可;明確約定了使用的期限、地域的,被許可人只能在這一時間、地域范圍內使用,否則,即為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二、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條款
著作權的許可使用合同,因為作品利用形式的多樣而有很多種類,如出版合同、展覽合同、表演合同、播放合同、翻譯合同、改編合同、攝制合同、錄制合同等。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是許可人與被許可人之間訂立的,以利用作品為目的的,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因而盡管作品利用的方式不同,合同的內容也不完全相同,但其基本內容還是一致的。我國《著作權法》第24條規定了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應具備的主要條款:
1.許可使用的權利種類。《著作權法》第10條規定,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有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等。上述權利都是可以許可他人使用的。上述權利中的哪些權利許可給被許可人使用,應當在合同中約定清楚。未明確約定的權利,被許可人不能使用。在現實生活中,出版社為規范管理、提高效率,常常利用格式合同與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個別出版社在事先擬好的合同文本中,將著作權人享有的財產權利全部列舉在被許可的條款中,該合同一旦生效,就意味著在這一合同的有效期限內,著作權人的全部財產權利都許可給了被許可人,這對著作權人是非常不利的。
2.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還是非專有使用權。這一條款涉及許可的權利性質。專有使用權是一種排他的權利。被許可人取得專有使用權后,在這一合同的有效期限和地域范圍內,許可人不能再將相同的權利許可第三人使用,或者自己使用。也就是說,被許可人有權阻止包括許可人在內的一切人再使用這一權利。獲得專有使用權的被許可人,一旦其被許可的權利受到侵犯,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制止侵權行為,因為其被許可的權利效力直接對抗包括許可人在內的一切人。非專有使用權則不然,在相同的時間和地域范圍內,對已經許可給被許可人使用的同一權利,許可人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再許可給第三人使用。獲得非專有使用權的被許可人,在其被許可使用的權利受到侵犯時,只能要求許可人提起訴訟,制止侵權。可見,許可給被許可人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還是非專有使用權,對許可合同的當事人雙方都有重要意義,一定要在合同中約定清楚。如果合同中對此未作規定的,只能推定被許可人得到的是非專有使用權。同時,專有使用權的許可使用合同,在形式上也有要求。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要求,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的,應當采取書面形式,但是報社、期刊社刊登作品的除外。
3.許可使用的范圍、期間。這是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在地域和時間上的效力范圍。許可使用的范圍,是指被許可使用權利的空間效力,即許可使用的權利在哪一地域范圍內有效,如作品復制件的發行范圍、表演或播放的地域范圍等。許可使用的期間,是指被許可使用權利的時間效力,通常表現為許可使用合同的有效期間。這一條款對當事人雙方的利益都有切實的影響。雙方應當根據作品的性質、使用的方式、地域等多方面因素,切實約定好許可使用的范圍和期間。
4.付酬標準和辦法。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是有償合同,被許可人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對價給許可人。支付報酬的多少,可由當事人根據作品質量和使用情況協商確定,也可以約定按國家的稿酬標準支付。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當事人已經習慣按國際通行的“支付版稅”的方式計算報酬,即按照作品復制、發行總數的市場價格的一定比例向作者付酬。付酬的辦法,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分批支付,還可支付一定的作品復制件。具體用何種方法支付,應當在合同中約定清楚。合同中約定不明確的,則按照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付酬標準支付報酬。
5.違約責任。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與其他合同一樣,一旦生效,必然在合同當事人之間產生權利、義務,任何一方不履行自己的義務,都要承擔違約的法律責任。違約責任有多種,解決合同糾紛的途徑也有多種。當事人之間可以事先作出約定:何種情形為違約,出現違約的情形通過何種途徑解決,違約雙方應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等,這樣既可以督促雙方當事人信守合同,又可以在違約情形出現的時候按照約定解決糾紛。
6.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除上述條款之外,如果當事人還有另外的內容要約定,如作品未按期限完成、完成的作品因為某種原因不能使用、修改作品的授權、作品原件丟失或損毀的處理辦法、作者優惠購書的條款等,都可以在合同中約定清楚。當事人雙方應將可能出現的情況及解決方案盡可能完整、準確地體現在合同中。合同規定得越詳盡,將來發生麻煩的可能性就越小,這對雙方當事人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