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抗體技術及其應用
- 馮仁青
- 991字
- 2019-12-27 13:50:29
1.4 抗原的分類
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根據抗原某方面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分類名稱加以歸類。
將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應特異性的抗原稱為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只具有免疫反應特異性而無免疫原性的抗原稱為半抗原(hapten)。只有用化學方法將半抗原與載體蛋白偶聯成為完全抗原時,才具有免疫原性。產生的抗體包括抗載體蛋白的抗體和抗半抗原的抗體。偶聯的半抗原是作為載體分子上的抗原決定簇而發揮免疫效應的。如果用半抗原篩選,可得到抗半抗原的單抗。
大多數抗原在誘導體液免疫應答過程中需要CD4+的T細胞的輔助才能激活B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這類抗原稱為胸腺依賴性抗原(thymus-dependent antigen, TD抗原)。這類抗原還可誘發細胞免疫應答,產生記憶免疫細胞引起回憶應答,產生的抗體多為免疫球蛋白G類。不需要T細胞輔助就能誘導B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的抗原稱為非胸腺依賴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 antigen, TI抗原)。它的結構特點是帶有單體性質的重復結構,如細菌脂多糖、莢膜多糖、聚合鞭毛蛋白等。它不能誘發細胞免疫,無回憶應答,其抗體僅是免疫球蛋白M類。
自然界存在的蛋白質、多糖和結合蛋白抗原稱為天然抗原。如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抗原。這類抗原相對分子質量大、結構復雜,研究其免疫原性和抗原特異性有較大的困難。人工合成的多肽或基因工程重組蛋白稱為人工抗原。將一個有機分子(半抗原)結合到蛋白質大分子上形成的完全抗原,也屬于人工抗原。
根據抗原的來源及與機體的親緣關系可將抗原分為異種抗原、同種異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異嗜性抗原。異種抗原指來自于另一物種的抗原性物質。同種異型抗原指來自于同種但其基因型不同的個體的抗原性物質。自身抗原(autoantigen)是能引起免疫應答的自身組織成分。異嗜性抗原(heterophil antigen)或稱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是一類與種屬特異性無關的,存在于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的性質相同的抗原。由于它們的抗原性很相近,以致其中任一種抗原的抗體都能對這一類的其他抗原起強烈的交叉反應。例如:溶血性鏈球菌與人的腎小球基底膜和心肌組織有共同抗原,當機體感染該類細菌后,產生的相應抗體可損傷腎小球基底膜和心肌組織,引起急性腎炎和風濕性心臟病。
超抗原(super antigen, SAg)是一類由細菌外毒素和逆轉錄病毒蛋白構成的不同于促有絲分裂原的抗原性物質。該類抗原作用不受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限制,無嚴格抗原特異性,只需極低濃度(1~10ng/mL)即可激活多克隆T細胞產生很強的免疫應答,故稱超抗原。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鏈球菌致熱外毒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