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抗體技術及其應用
- 馮仁青
- 1255字
- 2019-12-27 13:50:33
2.6 三代抗體簡介
2.6.1 第一代抗體:多克隆抗體
用抗原免疫動物后制備的抗血清為多克隆抗體(polyclonal antibody, PcAb)。用純化抗原免疫動物是制備多克隆免疫血清的通用方法。免疫動物的抗原雖然進行了純化,但是一種天然抗原性物質(如細菌或其分泌的外毒素以及各種組織成分等)往往具有多種不同的抗原決定簇,而每一決定簇都可刺激機體一種抗體形成細胞產生一種特異性抗體。即每種具有多種不同的抗原決定簇的抗原分子,可刺激動物產生針對同一抗原不同抗原決定簇的多種質量不同的抗體。因此,多克隆免疫血清實質上是由多種抗體組成的混合物,是不均一的異源抗體。所以,多克隆免疫血清又稱多克隆抗體。
當血液和血漿形成血凝塊時,抗體保留在血清中。含有大量與某一抗原結合的抗體分子的血清,稱為抗血清(研究抗體及其與抗原反應的科學通常稱為血清學)。血清中含有某一抗體分子的數量,通常可用連續稀釋血清的方法直至觀察不到結合為止。含有大量某一抗原特異性抗體分子的血清稱為“強”的或具有“高滴度”的血清。
2.6.2 第二代抗體:單克隆抗體
1975年K?hler和Milstein通過雜交瘤技術制備出針對一種抗原決定簇的抗體為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 McAb),是均質的異源抗體。1957年Burnet提出了著名的“克隆選擇學說”,其重要的論點是認為每個B細胞都有一種獨特的受體,接受相應的抗原刺激后,該B細胞活化并擴增形成克隆,分化為抗體產生細胞,分泌針對該抗原上某一抗原決定簇的結構與功能完全相同的抗體。利用B細胞雜交瘤技術,使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既具有骨髓瘤細胞能大量無限生長繁殖的特性,又具有抗體形成細胞合成和分泌抗體的能力。通過克隆化的方法分離出分泌針對單一抗原決定簇的B細胞克隆。單克隆抗體具有高度均質性、高度特異性、來源穩定和容易標準化的特性,可以提高各種血清學方法檢測抗原的敏感性及特異性,促進了對各種傳染病和惡性腫瘤診斷的準確性,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抗體。但單克隆抗體多為雙價抗體,與抗原結合不易交聯為大分子集團,故不易出現沉淀反應。
2.6.3 第三代抗體:基因工程抗體
20世紀80年代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研制抗體及其與功能的關系,并對抗體基因進行改造和重組等,而制備出的抗體為基因工程抗體(genetic engineering antibody, GEAb)。基因工程抗體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兩大方面:① 對現有的鼠源性單克隆抗體進行人工改造,包括鼠源性單克隆抗體的人源化(人-鼠嵌合抗體、人源化抗體)、小分子抗體、某些特殊類型的抗體(雙特異性抗體、抗原化抗體、細胞內抗體)及抗體融合蛋白(免疫毒素、免疫粘連素、催化抗體); ② 通過噬菌體抗體庫技術構建,并從中篩選出新的抗體分子。噬菌體展示技術(phage displayed technology)是將外源蛋白或多肽與噬菌體外殼蛋白融合,展示在噬菌體表面并保持特定的空間結構,利用特異性親和作用以篩選特異性蛋白或多肽的一項新技術。最近又發展了核糖體抗體庫等技術。
由多克隆抗體到單克隆抗體,發展到噬菌體抗體,由不均質的異源性抗體到均質的異源性抗體,發展到人源化抗體,是生命科學由整體水平、細胞水平到基因水平的進展,推動抗體產生技術發展的三個時代。抗體作為醫學生物技術產業的一個重要支柱,已備受研究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