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童話故事,名叫“杰克和豆稈”“Jack and the Bean-stalk”,又譯為“杰克與魔豆”、“杰克與豆莖”,是英國著名的民間文學家詹姆士·利維茲所寫的最有影響的童話故事之一。——譯者注,在座的我的同代人可能都很熟悉這個故事。不過我們沉穩可敬的年輕人,是在更為嚴肅的精神食糧的哺育下長大的,他們中的很多人,或許只是通過一些比較神話學的入門讀物,才知道什么叫做仙境。因此,在這里有必要介紹一下故事梗概。這是一個關于豆子的傳說,豆子長啊長啊,一直長到高高的天上,在那兒,豆稈的枝葉鋪展開來,形成一個巨型的華蓋。故事的主人公受到鼓舞,順著豆稈往上爬,發現寬闊茂盛的枝葉支撐著一個世界,構成這個世界的各種元素和地上的世界是一樣的,但又是那樣的新奇。至于主人公的奇遇,我就不多說了,但可以肯定地說,他的經歷徹底改變了他對事物性質的看法。由于這個故事不是哲學家寫的,也不是為哲學家寫的,因而在觀點方面就沒有什么好說的。

我現在要做的,有點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這個勇敢的冒險家所做的事。我請求你們與我一道,借一顆豆子之力,嘗試進入一個可能令大多數人感到奇異的世界。大家知道,豆子很簡單,看上去也毫無生氣,但是,如果把它種在條件適宜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溫度適宜、夠暖和,那么它就會顯示出驚人的活力。一顆小小的綠色豆秧從豆子里長了出來,破土而出,茁壯成長。這棵植物經歷了一系列的形態變化,但由于我們每日每時都可以看到這些變化,所以它們一點也不像傳奇故事里那樣,讓我們感到驚奇。

不知不覺地,這棵植物逐漸長大,形成由根、莖、葉、花、果組成的一個巨大且形式多樣的組織結構,每一部分的里里外外,都是按照一種非常復雜但又異常精確細致的模型塑造而成。每一個復雜的結構,及其每一個最微小的組成部分,都有一種內在的能量。不同部分的能量和諧共存,且每一部分都不斷為維持整體的存在而努力,同時有效地發揮自身在自然系統中應當發揮的作用。但是,如此精致的構造,剛一完成就開始瓦解。植物一點點地枯萎,漸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剩下一些或多或少看上去毫無生氣、平淡無奇的物體,就像它從中蹦出來的那顆豆子一樣。然而,這些遺物也像豆子一樣擁有同樣的潛能,從而造成類似的循環過程。

對于這樣一個不斷向前發展又似乎回到起點的過程,要找到與之相似的事物,并不需要太多詩意或科學的想象。它就像一塊拋出的石頭上升又下降的過程,又如同離弦之箭的運動軌跡。或者可以這樣說,活動著的能量最初時走的是一條上坡路,然后走的是一條下坡路。或者更恰當的是,把胚芽發育成為一株成熟的植物的過程,比作打開折扇的過程,或說像滾滾流淌、不斷拓寬的河流,由此得出“發育”,或說“進化”的概念。在這里以及在別處,名稱只是“噪音”和“煙霧”,重要的是,對名稱指代的事實要有一個明確而恰當的概念。在我看來,這里的事實指的是一個西西弗斯Sisyphun,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是一個邪惡奸詐之徒。由于他泄露了宙斯的秘密,被宙斯打入冥界。眾神為了懲罰他,就迫使他在一座陡峭的山上推巨石。當他快要將那塊石頭推上山頂時,石頭又滾下山去,他就永遠重復做這件事情。作者在這里以此來說明進化是一個“循環往復、永無止境”的過程。——譯者注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活著并生長著的植物,最初的形態是一顆種子,相對簡單但蘊藏潛力,然后過渡到一種高度分化的類型,本質完全顯現出來,此后又回復到一種簡單和潛伏的狀態。

?這幅水粉畫表現了在路易西亞德群島,一群土著居民將獨木舟與“響尾蛇號”系到一起,借力行駛。

深刻而理性地把握這一過程的性質,其價值在于,它適用于種子,也適用于所有的生物。動物界也和植物界一樣,從非常低級的形式發展到最高級的形式,生命過程表現出同樣的循環進化在我以生物為樣本談到循環進化的“顯現”時,我是小心謹慎的,因為,如果深挖細究就會察覺,說植物和動物的生命過程就是一張向自身回歸的循環圖,是不準確的。實際上,除了最低級的有機體外,其他生物只是正在生長的胚胎的一部分(A),演變出生物組織和器官;而它的另一部分(B),仍處于原有狀態,或者只有些微的變化。A這一半發育成為成年軀體,而且遲早會死亡;而另一半B,則繁殖后代,延續種族的生命。這樣,如果我們按直系追溯一種有機體的最遙遠的祖先,即B,就會發現,B作為一個整體,從來就沒有死亡,只是它的某些部分已被丟掉,而且在每個個體的后代中死去。人們都熟悉草莓這種植物的匍匐枝的生長方式。它的游離一端有一種纖細的圓筒狀的生物組織在不斷生長,直至達到相當的長度。在持續期間,它長出芽,繼而長成草莓。當連接草莓的那部分匍匐枝死亡后,草莓便獨立生長。但是,匍匐枝的其余部分,會繼續存活下來并不斷生長,而且,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它是不會死掉的。活質B就以這種方式回應了匍匐枝。如果我們能修復一個直系中所有個體均含有的“B部分”一度擁有的持續性,這些部分就會形成匍匐枝,這些個體就會在匍匐枝上面串起來,而這些吸枝永遠不會完全死掉。只要B所具有的發育潛能保持不變,例如只要草莓吸枝的胚芽趨向于變成典型的草莓植物,一個物種就會保持不變。在一個物種進步性進化的情形下,B的發育潛能會不斷升級。但在退化的情況下,相反的事情就會發生。返祖現象似乎表明,退化——一個物種返回到它早期的某種形態——這種可能性是應當加以考慮的。但是,在一個族群的寄生性成員中非常常見的構造的簡化,則不宜放在這個名目之下,貌似蠕蟲的無肢錨頭魚蚤,與屬于同一族群的多肢的有活性的動物的任一發育階段,都沒有相似之處。。不僅如此,放眼望去,世界上的其他東西,其循環進化也從方方面面顯現出來。我們看到,水流入大海又復歸于水源;天體盈虧圓缺,繞行之后回復原位;人生年輪的不可阻擋的結局;以及文明史上最突出的主題——朝代和國家的相繼崛起、興盛和沒落。

正如沒有人趟過急流時能在同一條河里落腳兩次,也沒有人可以準確斷定,這個感性世界中的事物當下所處的狀態赫拉克利特曾經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但是,準確地說,河還是那條河,只是河里的水發生了變化。就像人一樣,他的本性沒有發生變化,但其軀體的所有物質卻在不斷地改變。在這個問題上,還是塞涅卡說得好:“我們的身體似流水般急劇變化,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伴隨著時間在流變,凡我們所見,沒有什么是恒常的。就連我自己,當我說這些東西在變時,也已經變了。這就是赫拉克利特所說的‘我們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是因為,雖然河還是那條河,但水卻改變了。雖然這種情況在河流那里比在人體那里表現得更明顯,但我們所經歷的飛速進程也并不慢。”(《書信集》,第57號,i,第20頁,魯柯夫編)。當一個人說話的時候,不,當他在思考這些話的時候,謂語的時態已經不適用了,“現在”變成了“過去”,“是”(is)變成了“曾是”(was)。我們對事物的本質認識得越多,也就越明白,所謂的靜止不過是未被察覺的活動,表面的平靜只是無聲而劇烈的戰爭。在每一個局部,每一時刻,宇宙所處的狀態,都是各種對抗勢力短暫協調的表現——是戰爭的現場,所有的戰士在這兒依次倒下。局部是這樣,整體亦如此。自然知識越來越傾向于得出這樣的結論:“天上的群星和地上的萬物”都是宇宙物體的過渡形式,沿著進化的道路前行。從星云狀的潛能,到太陽、行星和衛星的無止境的演變,到物質的全部多樣性,到生命和思想的無限多樣性,也許還要經過某些我們既不可名狀又無法想象的存在形態,再回到初始的潛在狀態。這樣看來,宇宙最明顯的特征是暫時性。它所呈現的面貌與其說是永恒的實體,不如說是變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除了能量的流動和遍布宇宙的合理秩序外,沒有什么東西是永久不變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县| 同江市| 承德县| 万荣县| 固镇县| 剑川县| 大悟县| 秦安县| 连山| 香河县| 舞阳县| 剑阁县| 青川县| 吉安县| 孟津县| 县级市| 杭锦后旗| 武城县| 红原县| 辰溪县| 涡阳县| 平乐县| 石首市| 望奎县| 延川县| 应城市| 嫩江县| 彭山县| 临安市| 镇远县| 绥化市| 隆昌县| 阜康市| 乐陵市| 门头沟区| 广安市| 永安市| 红原县| 秀山| 公安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