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社會學導論
- 馬戎
- 831字
- 2019-11-26 14:44:49
七、我國族群社會學專業的發展前景
目前在我國社會學界,包括各大學里的社會學系和專門的社會學研究機構中,以族群社會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專業人員數量還很少。目前在大學社會學系開設“民族社會學(族群社會學)”課程的,只有少數幾所學校,力量非常薄弱。中國社會學會下屬的“民族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秘書處設在北京大學,自1995年以來定期編印《民族社會學研究通訊》,目的是促進各地從事族群社會學教學與研究人員之間的學術交流。
我國長期從事族群問題研究、并且近年來對族群社會學表現出強烈興趣的,主要是位于各少數民族地區的綜合性大學、民族院校和研究機構,其中有些院校目前正在籌建社會學專業。
在這些少數民族居住較多的地區發展族群社會學,具有三方面有利條件:(1)少數族群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族群文化保護、族群團結是當地的大事,地方政府非常關心少數族群的發展和族群問題的妥善處理,設立這一專業和開展研究工作會在許多方面得到當地政府大力支持;(2)這些地區院校的學生和教師中不少人關心族群問題研究,并自身有在少數族群地區調查研究的經歷,所以在這些院校開設族群社會學課程、組織有關研究課題并發展專業學術隊伍,在人力資源上具有很好的條件;(3)由于這些院校位于少數族群地區,教師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接觸到多族群文化交流的現象,到基層社區開展調查活動比較便利,這就為族群社會學的調查研究工作和長遠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于有這三個有利條件,今后在各少數族群地區的綜合性大學和民族院校建立的社會學系專業設置中,族群社會學有可能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教學與研究領域。
無論從理論的地域涵蓋面上,從基礎理論的核心命題的拓展上,還是研究方法的多學科交叉滲透上,以及在理論與研究方法的創新潛力方面,我們正在進行的“民族(族群)社會學”學科建設都有著特殊的重要價值;無論是與國外的族群社會學比較,還是與國內已有的從事族群研究的其他學科比較,它都具有新的特點。族群社會學這個專業方向的發展在中國這個多族群國家將會有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