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學習政治發展理論的方法和意義

(一)學習政治發展理論的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政治發展研究的根本方法。它要求辯證地、客觀地認識和分析政治發展現象,從一定的歷史條件出發考察政治發展,尤其是從社會經濟生活中探究政治發展的動因,透過現象看本質,揭示政治發展現象的客觀性和規律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主要包括以下重要涵義:(1)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即研究政治發展問題,都必須把它們置于一定的歷史、社會、文化范圍內進行考察,聯系它們產生和發展所處的特定歷史條件和環境來進行分析。(2)從具體到一般,又從一般到具體。即研究政治發展現象,不能憑主觀設定的模式去套,而是必須從具體的問題入手,逐步得出普遍的結論,然后再用這種普遍的理論來分析具體的問題。(3)理論聯系實際。即政治發展研究不是從概念到概念、從抽象的邏輯推理來研究問題,形成理論,而是首先從社會政治實踐中提出問題,根據政治實踐經驗來分析、研究問題,進而形成系統的理論,然后再用這些理論去指導政治生活,并通過政治實踐來檢驗和完善這些理論,或者根據新的實踐經驗來豐富和發展原有的政治發展理論。

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一根本的方法指導下,政治發展研究的具體方法有規范研究和經驗研究兩大類。規范研究強調政治發展研究的價值標準,并以此判斷各種政治現象、政治活動、政治形式的價值,其分析手段主要是定性分析;經驗研究則強調以實證的數據來驗證一般的理論和原則,經過驗證得出具有相當普遍性的命題,其分析手段主要是定量分析和實證主義的方法,如觀察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模擬研究法、分類和測量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要求政治發展研究把規范研究和經驗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對各種政治現象既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作定性分析,也要運用現代科學手段,求得大量的經驗材料,進行定量分析,在經驗研究的基礎上進行規范研究,在規范分析的指導下進行經驗研究。

需要提及的是,目前經驗的和實證的方法更引人關注,這主要是由現代社會運行的復雜性決定的。現代社會規模龐大,結構復雜,變化速度快,影響越來越廣泛與深遠。當人們發現了經濟上、政治上各種各樣的定理、模式、規律之后,便用這些定理、模式、規律作為指導。但往往在社會出現大的意外、危機之后,有些規律和模式就顯得無能為力,于是人們便借助猜測、判斷、經驗和文化。譬如20世紀90年代中期出現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人們始料不及的。危機出現之后,人們除了從經濟方面尋找原因外,還從歷史、文化上尋找原因。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現代社會更具有系統性,同時也要求人們更注重經驗和實證,從大量實例性的研究中,概括出社會變化的模式和類型。

當代政治發展研究有條件地采取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方法,從各個方面和各種角度分析和考察政治發展現象。一般來講,政治發展理論從下列學科得益最多: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目前跨學科的交叉研究方法雖然還不夠成熟,但這一趨向標志著政治發展研究在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二)學習政治發展理論的意義

我們學習政治發展理論的意義,可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從理論上來說,學習政治發展理論,有助于我們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政治發展的一個關鍵就是人們對其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對這種規律缺乏科學認識和把握的政治發展將不可能成功,甚至可能走向危險。“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從反面證明了這一點。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政治發展實踐的巨大成功,離不開理論上的飛躍。中國的政治發展到底以什么樣的理論為指導,其發展方向是什么,研究的框架是什么,如何看待西方國家的政治發展理論,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中國政治發展理論加以說明。在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觀上產生過兩次重大飛躍。這就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做的重大理論貢獻,和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關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提出。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是對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就研究主題而言,狹義的政治發展理論研究落后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規律,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則研究中國這個相對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兩者的研究主題是相近的;就研究的目的而言,廣義的政治發展理論更顯示出宏觀的特點,探索政治變化和發展的一般規律,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就是要把中國引向繁榮和富強。從上述兩方面,都能看到政治發展理論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密切關系:一方面,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的宏觀政治發展理論為指導,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框架;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借鑒狹義政治發展理論的合理因素,吸取落后國家社會變革的經驗教訓,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第二,從實踐上說,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不但面臨著經濟發展的問題,同樣面臨著政治發展的問題,政治體制變革和政治發展為政治發展理論提供了研究空間,而政治發展理論的研究也在相當程度上為推進中國政治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以美國學者沃勒斯坦(又譯作華勒斯坦)為主席的重建社會科學委員會在其出版的《開放社會科學》一書中,分析了社會科學發展與社會變革之間的內在關系:“若要對社會變革進行合理的組織,那就必須首先去研究它,了解支配它的種種規則。這就不僅為我們后來稱為社會科學的那一類學科提供了發展空間,而且還對它們產生了深刻的社會需求。”華勒斯坦等:《開放社會科學——重建社會科學報告書》,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版,第10頁。從這個意義上講,政治發展理論的研究為推進中國政治發展所做的貢獻,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中國政治發展本身的客觀要求的。從現在來看,對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將進一步升溫。這是由以下因素決定的。其一,從理論層面上講,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中的政治學說,將成為學者關注的重點。其二,當代中國政治發展、政治體制和行政體制改革呼喚理論的指導。大刀闊斧地推進精簡機構、進一步發展政企分開、逐步加強法制建設、開展基層民主建設,既需要理論的指導,又需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以利于推廣經驗,糾正偏差。其三,如何解現實生活存在的問題決引人關注。例如,如何從制度上、體制上解決腐敗問題,怎樣加強監督制約機制,如何進一步加強各級人大的作用,如何落實從嚴治黨、依法治國,人們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必然推動學者的相關研究。所以說,現實的政治發展,既需要政治學理論工作者從宏觀上探討我國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過渡過程中面臨的整體政治問題,也需要探討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在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上,黨確定了我國“九五”期間和201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任務,這里雖然未直接涉及政治發展問題,但是又離不開政治發展問題。如關于“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這里的穩定就包括政治穩定。我國現階段正處于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穩定無疑是最主要的政治目標,但如何在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保持政治穩定,如何通過政治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來促進政治穩定,卻是一個新問題。這一問題必須通過政治發展理論來研究和解決。又如關于加強宏觀調控,加強中央權威,更好地確立中央與地方的關系,轉變政府職能與行政體制改革等問題,都屬于政治發展理論研究的重要問題。十五大提出的黨的基本綱領,其中也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問題。對于上述問題,我們可以從政治發展的角度去探討和研究,這不但開闊我們的思路,更主要地使我們從發展的角度來認識這些問題,并把它們置于總體的政治發展過程之中。

復習思考題

1.西方政治發展理論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如何理解政治發展的標準?

3.政治發展的基本目標和主要內容是什么?

4.后現代化國家在政治發展進程中遭遇到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5.鄧小平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理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山市| 陆河县| 平谷区| 新野县| 阿克陶县| 龙州县| 梁河县| 老河口市| 凤台县| 汾西县| 托克逊县| 长治市| 襄垣县| 大兴区| 博客| 汝南县| 广昌县| 三穗县| 平凉市| 德格县| 南丰县| 柳州市| 凤山县| 资源县| 丽江市| 陆良县| 安多县| 满城县| 双牌县| 温泉县| 汾阳市| 霍山县| 平乐县| 虞城县| 常州市| 开封市| 库车县| 慈溪市| 锦州市| 巫山县| 桃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