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問責
- 明月出祁連
- 準噶爾刀王
- 2752字
- 2019-04-24 02:00:00
食糖這種在后世被拼命減肥的女人們視作大敵的食品對于草原人而言天生就具有可怕的吸引力,自從李家莊園開始通過洮河和青唐兩條商路向草原上販賣食糖以來,會川城外的李家莊園里就多了許多象董伽羅、包斯羅等許多名字里帶羅或是帶日、杰的蕃部首領,每斤食糖在草原上能賣到將近一兩銀子,屬于絕對的奢侈品,即使像董伽羅、包斯羅這樣的大部落首領都無法做到天天享用。
現在李峴把價格壓到了一百五十文一斤,基本相當于六十斤糧食,眼見有利可圖,跟著李峴一起經商的那些部落首領們現在把會川城的李氏莊園當成了自己的家,一是等待著搶先先拿到制糖工坊里剛剛生產出來的貨物,另一方面在李家莊園的生活簡直就是另一種享受。
反正大家在冬天里都沒什么事干,于是在這個冬天,會川城的李家莊園變成了土蕃和病了人的集市,熱鬧非凡。
回紇人和韃靼人在秋后不久突然北出祁連,把肅、瓜、沙三州的西夏人地盤給劫掠了一遍,搶走了數萬人口和無數的牲畜、糧食,等李察哥接到消息,率領右廂軍主力趕到西平軍司實施求援之時,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天,回紇人和韃靼人早就帶著搶來的人口、糧食和財貨退回了山南。
隨著大雪封山,西夏人就是想報仇也要等到來年了。
是誰向回紇人和韃靼人提供了武器,這都是明擺的事,于是西夏人轉而派使臣向大宋朝廷發出強烈的抗議。
李峴現在的直接上司熙河經略何灌奉旨調查此事。
這種事就輪到扯皮了,李峴當然是死不承認這事會與他有任何牽連,把責任都推到了那些蕃部首領們的頭上,反正朝廷那幫家伙們怕惹出事來,只要不是公開作亂,就不敢處置像董伽羅這樣的蕃部頭領。
“哼,你自己做下的事,就全當老夫不知道?你在西海郡訓練出來的那些胡騎到底去哪里啦?你們心里清楚,老天也清楚,不用給老夫說這些沒用的。”何灌冷著臉,一直盯著李峴,“不過你要想清楚,這草原上的部落都是從小部落發展起來的,只要兵精馬壯,那些蕃人有你在背后暗中支持,不出十數年,這青海湖邊上就會又出現一個大的部落。”
“這也沒什么不好,我還準備遷過去不少漢民,讓草原人變成漢人,是不是危險性更低?您在西軍也這么些年了,那些尋常說漢話的熟羌現在與漢民還有多大區別。”李峴不想在這個問題是糾纏,只是輕輕解釋了幾句。
“你能掌握么?別過了十幾年,當老夫等人死了,這些人會變成大宋的禍害。”何灌的話沒什么錯,李唐實際上就是衰敗于邊軍中異族眾多的安祿山之亂,這是公認的事實。草原上整天打來打去,每年幾乎都有部落會被那些更為強大的部落所吞并,一個小部落,只要有足夠的牧場和牛羊,再加上背后還有靠山,就會越滾越大,不出十年就能聚集起上萬的控弦之士。在草原上如果有上萬騎兵的部落,那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會一統草原。
紛亂的草原并不可怕,但統一起來的草原民族卻是非常的強悍。
“第一我先聲明,那些‘逃騎’都是蕃兵,雖然我是幫他們進行了些訓練,但與我并沒有多大干系。另外我只是想進行個試驗,想把草原人從單純的放牧生產,轉變為農牧結合的生產方式,然后開辦學校,教會這些逐漸定居的草原人學會說漢話,這不正是朝廷目前在隴右所做的么?”李峴看著何灌說道,“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現在做的還不算差,您看不到這幾年河州、青唐地方的蕃部好久都沒有發生禍亂了?我認為用這種方法,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來自草原上的禍患,就象是現在,還有幾個人還記得或是豐乎李唐家里的祖輩都是胡人,反正我們隴西郡的李家族譜里可與大唐沒多少關系。”
這正是李峴目前所做的事情,反正與他合伙經商的三十多家蕃部和羌部已經漸漸開始了農耕和定居生活,他們雖然逐漸變得強大,但卻越來越離不開李峴的幫助。這些草原部落如果缺少糧食或其他商品,就能拿自己出產的羊毛和皮革與漢人進行交易,現在已經有不少的漢民被招募到這些蕃部幫助他們屯田種地,在隴右各族混居的地方也越來越多。
以漢民族強大的語言融合能力,只怕僅僅數十年之后,這一些地區差不多都會成為漢語地區,只要將漢語當做日常交流的語言,李峴認為他們都是漢民。
“哦,真沒看出來,你小子會是野心不小!不過你說的倒是個永久解決草原隱患的法子,不過老夫倒想看看,最終的結果如何,別到時候你自己打臉。”何灌轉過了話頭,“那肅北搞出來的事情你怎么也脫不了干系,現在給我說清楚原委和你的想法,老夫一高興,倒不是不能為你遮掩一二。”
“何相公不覺得原本有些蠢蠢欲動的卓啰和南軍司是不是又偃旗息鼓了?”李峴只是反問了一句,這些西軍老帥們對戰場的動態都心里很清楚,這種事情并不用多過解釋。
“你這是用這種法子在故意削弱西夏人的力量?”何灌瞇著眼睛,這辦法確實很好用,“好吧,這種事是回紇人和韃靼人搞出來的,與我們西軍何干?!”他這么說,就是準備想辦法應付朝廷了。
朝廷在各地都派有不少的密諜,有些事情是瞞不過的,只不過需要給朝廷找一個推脫責任,搪塞西夏人的理由,反正這種事情對大宋朝并沒有什么壞處。
現在李峴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金國在年底就會南侵,他需要訓練出更多的可用的軍卒出來,所以他不準備理會從東京發出的責難聲,在今年招募更多的人在青海湖一帶進行訓練,只是為了到時增加一些自保的能力。
經過自己這么多年的努力,隴右一帶的漢民數量現在已經激增到了一百二十多萬人,再加上三十多萬的土蕃和羌族部族,總人口接近一百六十萬。如果戰事爆發,隴右地區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征召二十多萬的青壯出來,如果算上目前的七萬駐軍,估計應該能夠抵擋得住西夏人的進攻。至于關中地區,到時候能不能保住,李峴的心里也沒有什么底,只能到時候盡力去做就行了,至于成不成,那也只能看天意。
大宋國與西夏之間的戰爭已經進行了百十年,雖然在與西夏人的戰爭中負多勝少,但是大宋國倒是從來都沒有懼怕過西夏人,若不是每到了關鍵時刻老有遼國在西夏人的背后給他們撐腰,估計在哲宗年間,西夏國都有可能被大宋所滅國。
目前的這種情況,已經沒有了一直站在西夏人背后的遼國,朝廷也不可能為了西夏人毫無根據的抗議而去處置自己的邊將,雖然朝中還是有不少處置李峴的動議,但卻都被暫時擱置了起來。
到了正月的隴右已經不太冷了,殘雪消融,雖然河邊的樹枝上還沒有發出新芽,但已經能夠明顯感受到了一些春天的氣息。
在這個春天,李峴并沒有計劃再次開墾荒地,而是維持現有的農田面積,甚至是減少了糧食的種植,反而擴大了牧草的播種面積。
他手上的熙河軍三將一萬三千人馬被擴充到了兩萬人,雖然廂軍在春耕時還需要勞作,但李峴要求本部人馬在完成春播后就立刻回到軍營,抓緊訓練,全力進行戰備,并不準備在年內再開工新的工程。
在過年之后,楊可世和劉文彥帶著本部人馬,并押解著三萬余名山東、河北的“配軍”返回了隴右。這一次李峴并沒按照慣例將這些人分配到各州進行屯墾,而是將他們補充到了河湟的原有軍屯當中。
他的做法讓許多人感到了一種緊張的氣氛,可實際上一直到了秋收過后,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