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思路,就會有出路
- 逆風(fēng)民國時代
- 清波凡人
- 2155字
- 2019-03-03 10:52:20
程家親戚們開始還肯借點,畢竟是同宗血緣嘛,也是蠻同情的。但后來發(fā)現(xiàn)只借沒還的,且男人一去又了無音訊的,覺得這家也什么希望,古人云:救急不救窮嘛!這窮得都沒希望啦,也就都婉言拒絕啦。
這人的自私自利心態(tài),與身俱來,與年代無關(guān),只跟人的本性有關(guān)。
近幾年,衛(wèi)娟和水根開始長大些了,尤其是衛(wèi)娟,雖是從小聾啞,但很懂事,幫娘做不少家務(wù)。
二年前,娘和衛(wèi)娟在家附近的亂墳廢墟堆里,用平整堆土的方式,開發(fā)出一片菜地和淡竹林來,這樣,全家一年四季的疏菜問題得以基本解決。再努力養(yǎng)了二頭豬和十幾只雞,日子相比以前要好許多,至少現(xiàn)在沒有餓肚子和衣不蔽體,雖然不能夠還舊債,但也沒有增加新債,不用再去求人看臉色了吧。房屋雖破舊些,還能遮風(fēng)擋雨。
平時里,整菜地、割豬草、挑水、放棉線的活,都是衛(wèi)娟在做,幼娟幫忙當(dāng)助手。
江浙人非常的重男輕女。水根因為是家中獨子,家雖窮但借錢也得讓他學(xué)習(xí)文化。所以平時里,他都在鎮(zhèn)上讀私塾,在S城洋教堂里幫工,也學(xué)點西洋文化,只是有空才回家?guī)托┟Α?
春末夏季時,水根的水性很好。喜歡下河去摸螺螄,摸魚蝦,尤其是潛水摸河蚌,湊些家用。
當(dāng)然,這些生活水準(zhǔn),決不是現(xiàn)在的水根想要的,必須慢慢地改變,提高,再提高,……否則,還不如不重生吶,生不如死!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shù)。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廿世紀(jì)二十年間的江河自然生態(tài),與廿一世紀(jì)二十年間的江河自然生態(tài),不能同日而語。那時候江河里沒有什么污染,科技手段也不發(fā)達(dá),那湖里魚蝦等生物太豐富了,就看你有否本領(lǐng)去攝取。
水根決定先從蝦,魚,河蚌,螺螄等水產(chǎn)入手,這些不需要成本投入,只需要自己的聰明才智,向大自然要活路。
水根向娘要了些小錢,買了些尖嘴鉗工具,小銼刀,幾包大小繡花針,尼龍絲線等。
在小竹林里砍了若干根相對粗大的竹子。
在煤油燈的小火焰中,水根將繡花針加工成大大小小的釣鉤,分為釣蝦的,釣魚的系列等級,每個釣鉤用小銼刀加工成「倒勾刺」的。
將砍回來的竹子,刀削銼磨成大小長度一樣的竹桿子,在竹節(jié)位置用火微燒后,放置水中突然冷卻,能增加竹桿的柔軟性。
每根竹桿,橫著排放10個釣鉤,絲線放置的長度從100CM-150CM不等,從左到右按梯形均勻排列。
先做好6付釣蝦桿。然后與幼娟一起在竹林里挖些小蚯蚓裝入小木盒里,用喂雞的稻谷糠在鐵鍋里抄熟抄香,作為誘餌引子,全部都準(zhǔn)備齊。
每年開春之后,河蝦與其它動植物一樣,都會繁殖后代;所以春末夏初的時季里,河蝦最多,也最肥,比較好上鉤。
今天要早早睡覺,明早小試牛刀。
翌日卯時
公雞剛啼鳴,水根就醒了,因為心中有事也沒有睡得很沉,只算淺睡,屬于迷迷糊糊的狀態(tài)吧。他從小床上一躍而起,到外間,舀了一瓢水桶里的涼水,在盆里拿手洗了一下臉,回頭搖醒幼娟,叫她趕緊也起床,洗把臉就出發(fā)。
卯時大概是現(xiàn)代的早晨5點吧。天才矇矇亮,水根和幼娟帶上昨天準(zhǔn)備好工具,向前幾天踩點好的河岸出發(fā)了。
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fēng)里蹦跳著走來了。
晨風(fēng)迎面微微吹來,晶瑩透亮的露珠順著樹葉子滑下來,滴入水根兄妹的臉頰。
橫湖邊的草木特別茂盛,冬青樹的葉子油亮油亮的,枝繁葉茂,給人們撐起了一片濃濃的綠陰。
水根他們走了約300CM,來到橫湖向大運河接口處的彎道河岸上,這里是今天試驗區(qū)。
清晨的湖面上沒有船只,平靜得沒有絲毫水波;湖水經(jīng)過一晝夜沉淀之后,清晰見底。
所以水根很容易觀察著扒在石壁縫隙里、湖底里的蝦兵蝦將們在那張牙舞爪,探頭探腦的。
水根將抄好的谷糠,沿河岸撒了一段,將每根釣桿的鉤子,快速串上活蚯蚓,然后靠著湖岸橫著放下竹桿,按順序排列放好。
當(dāng)放下第六釣桿時,時間約摸過了一刻鐘光景,然后拉起第一個釣桿。哇噻,十個鉤子滿掛著張牙舞爪的河蝦,幼娟高興得嘣跳起來,笑得合不攏嘴啦。
“別光高興,快把蝦輕輕摘弄下來,放入水桶里。有倒鉤刺的,要小心手哦!”
水根指揮著幼娟將蝦從倒鉤上摘下,放入木桶中,再將蚯蚓串入釣鉤,再在原位置放入湖中。然后再拉起第二桿……第三桿……到第六桿……一個單循環(huán)下來,耗時約40分鐘,幾乎都是滿鉤,收獲約1市斤蝦。雙循環(huán)下來后,就換個新區(qū)域,繼續(xù)撒谷糠誘引子,放鉤桿……這樣周而復(fù)始,每個區(qū)域一個雙循環(huán)……
那天實際操作3個多小時,早上9點鐘就收竿,因為9點以后的湖面,船來船往的開始多了,湖面不平靜了,蝦大都躲進(jìn)石縫里,不太愿上鉤了,也就不好操作啦。
水根計算了一下,3個多小時,6個釣桿,2個雙循環(huán),共收獲約4斤活蝦。
如果將釣桿增加之10支,幫手再增加一個,把二姐衛(wèi)娟叫上呢?情況又不一樣啦。
水根對河湖流域進(jìn)行拓?fù)浞治觯x定好最佳「野釣」區(qū)域,對「野釣」過程,實施精準(zhǔn)的定量計算,流程程序化,精細(xì)化控制。
這4斤活蝦,水根和幼娟拎到鎮(zhèn)集市去賣掉,約半個多小時就賣沒啦,也不是賣完,而是搶完的。大家很少見這種青殼大蝦,而且是鮮活的。
換回來2塊「袁大頭」和一小把銅元。
因為水根對行情不太了解,對價錢更陌生,今天純粹是試探性的,多少錢并不重要。
但娘拿到這些錢后,高興得從泣不成聲,到后來的破涕為笑。
據(jù)娘說,一塊袁大頭在市面上可買18-20市斤大米,8尺粗布,七斤豬肉……
水根決定將釣桿增加至10支,分成二組,二姐衛(wèi)娟和小妹幼娟各一組,每組負(fù)責(zé)5支釣桿的串、摘、放。
每組單循環(huán)時間要縮小至半小時以內(nèi),最好不超過25分鐘,這樣就提高單位時間內(nèi)循環(huán)次數(shù),提高效率,將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