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孩子,你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2)

把生命交給“狂熱”,無疑是對生命的一種無節制的透支,他們一味地拼搏、一味地大干快上、一味地不計后果地忘我投入,指望著生命中那個龐大的“羅馬城”能夠一天建成。然而,物極必反,被狂熱無限拉長的生命彈簧終會失去生命的彈性和張力。

把生命交給“執著”,自然是一種比較高的生命境界。然而,生命本是一種有著無限情趣、無限可能的存在,當“執著”之劍將生命豐富多彩的立面削切成一個單調、單薄的平面時,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也就因此變得黯然無光。

理想的境界是什么呢?從容。從容是對生命意義的一種洞悉,從容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大境界,從容是在超越了人生的功名利祿之后直指生命本體價值的人生態度。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你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對這些人生哲理,你可能還不能徹底領悟,但是不要放棄思考,要嘗試著去觀察、去領悟。

8.一棵受傷的蘋果樹

他是一個敏感的年輕人,敏感的人往往很容易遭受挫折。

在與人交往中,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不友好的眼神都讓他思慮再三,不時受著心靈的煎熬,所以他經常受傷。他也不愿意經常待在家里,因為父親想讓他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或者在政府部門任職,而他接連讓父親失望。在父親眼里,他是一個十足的廢物。

因此,他對祖父的農場很感興趣,甚至有段時間想成為一個農夫。在祖父的農場,他向祖父不斷抱怨,為什么我的性格是這樣?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老人家并未言語,而是帶他去蘋果園轉了轉。

在一棵倒下的蘋果樹前,他們停下了。祖父問道,你看這棵樹和周圍的蘋果樹相比有何特別之處?他答道,這棵樹比周圍的蘋果樹高多了,但主干較細,枝葉也較密,小枝條多,而且結出的果實又少又小。老人呵呵一笑道,不錯,你的觀察很細膩也很正確。它是六年前種的,那時心太軟,不忍讓它受傷,總舍不得折斷它的主干,清理多余的枝條,結果它只知空洞地生長而不結果。兩年前才開始為它剪枝,這兩年結了些果實,可零零星星就那么幾個。但昨夜一場暴風雨把它給折斷了。接著,祖父感嘆說,沒有經歷過挫折傷痛,碰上真正的打擊就把它給毀滅了。

又走到一棵枯樹前,祖父問道,你看這棵樹和周圍的蘋果樹有什么不同?他答道,死樹,主干粗,有許多樹枝折斷的痕跡,樹身有疤痕。祖父說,我種下它的第一年就把它的主干給折斷了,并且每年剪枝壓枝,它第三年就結果了。可是去年,我剪枝剪得多了些,還在其支干上砍了幾刀,沒想到它竟不發芽了,現在已開始有朽木出現了。稍稍一頓,祖父又指了指旁邊的那棵蘋果樹,說,它和那棵枯死的樹遭受了同樣的傷害,卻堅強地活了下來,把營養及力量都用在了果實上,你看現在,它高大粗壯,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接著,祖父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兒,他喃喃自語道,沒有經歷過挫折和傷害,看似很快樂地生長,其實很脆弱,在真正的風雨面前便會遭遇滅頂之災;而遭受了傷害,自暴自棄,任傷口散發著糜爛的氣息,只會成為一塊朽木;別總抱怨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只有經歷了挫折和傷害,激發起生命深層次的東西,集中力量及營養在開花結果上,才能綻放出燦爛的花,結出碩大的果實,散發出迷人的生命的馨香!

他若有所悟。回到自己的生活軌道,他依舊經常受傷,可是,正因為如此,他對人性及生命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與思考。不久,他這棵傷痕累累的大樹結滿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果實。他寫出了《地洞》《變形記》《判決》《訴訟》《城堡》等享譽世界的小說,而他本人也被譽為20世紀文學史上的杰出人物,現代文學的鼻祖。

他就是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弗蘭茨·卡夫卡。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記住卡夫卡的祖父說過的話吧:只有經歷了挫折和傷害,激發起生命深層次的東西,集中力量及營養在開花結果上,才能綻放出燦爛的花,結出碩大的果實,散發出迷人的生命的馨香!

9.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有一個青年得了一種怪病,終日悶悶不樂。一天,他去拜見一位智者。智者說,只有世界上你認為最好的東西才能使你快樂。

于是,他收拾行裝,辭別妻兒老小,踏上了漫漫旅途,去尋找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第一天,他遇見了一位政客,他問:“先生,您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是什么嗎?”政客官腔十足地說:“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嘛,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他想了一想,覺得權力對自己并沒有多大的誘惑力,于是他又去尋找。

第二天,他遇見了一個乞丐,他問:“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是什么嗎?”乞丐瞇著眼睛,懶洋洋地說:“最好的東西?就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呀。”他想了想,自己對食物并沒有太多的渴望,所以也不認為那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第三天,他遇見了一位重病的人,他問:“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是什么嗎?”病人慢慢地說:“那還用問嗎?是健康的體魄。”這個人想,健康怎么會是最好的東西呢?我每天都擁有,但是我不認為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第四天,他遇見了一個在陽光下玩耍的兒童,他問:“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是什么嗎?”兒童天真地說:“是好多好多的玩具啊。”這個人搖了搖頭,繼續去尋找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接著,他又先后遇到一個老婦人、一個商人、一個畫家、一個囚犯、一個母親和一個年輕的小伙子。

老婦人說:“年輕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商人說:“利潤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畫家說:“色彩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囚犯說:“自由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母親說:“我的寶貝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年輕的小伙子說:“我愛過一個姑娘,她臉上那燦爛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唉!沒有一個回答令他滿意。

他繼續走啊走。最后,他穿過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群,帶著五花八門的“答案”又回到了智者那里。

智者見他回來了,似乎知道了他的遭遇和失望。于是他捋著花白的胡須說:“先不要去追究你的問題,它永遠不會有一個確切而唯一的答案。你現在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把你最喜歡的東西和情景找出來,告訴我。”

這個人經過長途跋涉,已是饑寒交迫、蓬頭垢面。他想了一會兒,對智者說:“我出門很多天了,我想念我親愛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想念一家人冬夜里圍著火爐談笑聊天的情景……”說到這里,他不由得感嘆,“那是我現在最喜歡的畫面啊!”

智者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回去吧!你最好的東西在你的家里,它們可以使你快樂起來。”

這個人不甘心,疑惑地問:“可我就是從那里走出來的啊?!”

智者笑了,說:“你出來之前,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東西;你出來之后,比如現在,你已經知道了自己喜歡什么樣的東西。”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就是我們喜歡的東西。不管是你擁有的,還是未曾擁有的;不管它是繁雜的,還是簡單的;也不管它多么便宜,多么金貴,多么實在,多么虛無,只要是你最喜歡的,那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

10.老鎖匠的看家手藝

老鎖匠一生修鎖無數,技藝高超,為人正直,深受人們的敬重。

老鎖匠老了,為了不讓他的技藝失傳,他物色了兩個徒弟,準備將一身技藝傳給他們。

一段時間以后,兩個年輕人都學會了不少本領。但兩個人中只有一個能得到真傳,老鎖匠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考試。

老鎖匠準備了兩個保險柜,分別放在兩個房間,讓兩個徒弟去打開,誰花的時間短誰就是勝者。結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打開了保險柜,而二徒弟卻用了半個小時。眾人都為大徒弟的高超技藝喝彩,以為他必將得到老鎖匠的真傳無疑。

老鎖匠問大徒弟:“保險柜里有什么?”

大徒弟眼中放光:“師傅,里面有很多錢,全是百元大鈔。”

問二徒弟同樣的問題,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我沒看見里面有什么,您只讓我打開鎖,我就打開了鎖。”

老鎖匠十分高興,鄭重宣布二徒弟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眾人不解,老鎖匠微微一笑說:“不管干什么行當,都要講一個‘信’字,尤其是我們這一行,更要有做人的規矩。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技藝高超的鎖匠,他必須做到心中只有鎖而無其他,對錢財視而不見。否則,心有私念,稍有貪心,登門入室或者打開保險柜取錢易如反掌,最終只能害人害己。我們修鎖的人,心上要有一把不能打開的鎖。”

這真是一個技藝高超、為人正直的鎖匠,至此,我們一定已經知道他之所以深受人們敬重的原因了,也一定已經明白他之所以收二徒弟為接班人的原因了。說到底,還是這樣一句話:做人第一,做事第二。先學做人,再學修鎖,然后成為一個技藝高超、為人正直的鎖匠。故事中的老鎖匠是這樣走過來的,他希望自己的接班人也能這樣走過來。只有這樣走過來的人,才能利人又利己。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有時候大人的看法也不一定完全正確。比如有些家長最大的誤區莫過于只關注我們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我們的人格發展、品性修為。所以,很多事情還得你自己去完成,因為你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

11.不止一條路能通往廣場

有一次,父親帶著伊爾莎,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頂。腳底下,星羅棋布的村莊環抱著羅馬,如蛛網般交叉扭曲的街道,一條條通往羅馬廣場。

“好好瞧瞧吧,親愛的孩子,”父親溫柔地說,“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達不到目的地,你就走另一條路試試!”

此后好長時間,伊爾莎一直記著父親對她的教導。伊爾莎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她一直在為此努力,卻沒能如愿。

有一天,伊爾莎遇到了一位朋友,她的毛線衣顏色樸素,但編織得極其巧妙。

“多漂亮的毛線衣呀!是自己打的嗎?”伊爾莎問道。

“不,”她答道,“是維黛安打的,她在美國學的。”

突然,一個大膽的念頭涌進伊爾莎的腦中:為什么不先從毛線衣入手,自己設計、制作和出售時裝呢?

伊爾莎畫了一張黑白蝴蝶花紋的毛線衣設計圖,請維黛安太太先打一件,實在漂亮極了。為了觀察別人的反映,伊爾莎穿著這件毛線衣參加了一個時裝商人的午宴,結果,一家大商場的代表當場向伊爾莎訂購四十件毛線衣,兩星期內交貨。伊爾莎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

“兩星期要四十件?這根本不可能。”當伊爾莎站在維黛安太太面前時,她說,“你要知道,織這么一件毛線衣,我幾乎要花上整整一星期時間啊!”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伊爾莎垂頭喪氣地告辭了。半路上,伊爾莎猛然止步,心想:這種毛線衣雖然需要特殊技能,但在巴黎,一定還會有別的婦女能織。

伊爾莎走回維黛安太太的家,向她陳述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她的支持。兩人想盡各種辦法,終于找到了二十位懂得這種特殊針織法的婦女。兩個星期以后,四十件毛線衣從伊爾莎新開的時裝店被裝上開往美國的貨輪。從此,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伊爾莎的時裝店里流出來。

隨著事業的發展,伊爾莎計劃舉辦一次大型的時裝展,但在離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時候,縫紉姑娘在另一家時裝店的挑撥下跑光了。這回該從哪兒殺出一條出路呢?看來,伊爾莎的展覽會不得不推遲了——不然,就只有展出未縫成的衣服了。啊!為什么不可以搞一個未縫成的時裝展覽會呢?

時裝展覽如期開幕了。這真是與眾不同的一個展覽會呀!有的大衣沒有袖子,有的只有一只。伊爾莎展出的時裝只處于最初階段,有的只是一片布樣,但從中仍然可以顯示出這些時裝縫成后的顏色和式樣。這次的展覽,更加激發了顧客的興趣,前來訂貨的人絡繹不絕。

父親的教導讓伊爾莎的人生受用不盡,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難道不是嗎,孩子?對你而言,通往人生廣場的路又何止一條呢?對你的父母而言,通往教育成功的路又何止一條呢?

12.課本和老師都不是一貫正確的

懷特森先生教的是小學六年級的科學課。在第一堂課上,他給學生們講了一種叫做凱蒂旺普斯的東西,說那是種夜行獸,在冰川中期因無法適應環境而絕跡了。他一邊說,一邊把一個頭蓋骨傳來傳去,聽課的學生都認真地做了筆記。講課結束后,懷特森先生組織了一次課堂測驗。因為是趁熱打鐵,每個學生都順利地答完了試卷。

但是,當這次測驗的試卷發到同學們的手上時,大家都驚呆了。原來,他們答的每道題都被打上了大大的紅叉,他們都得了零分。

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錯了!同學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他們是完完全全按照懷特森先生所說的寫的呀。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很簡單,懷特森先生解釋道,有關凱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編造出來的。這種動物從來沒有存在過。所以,那節課上學生記下來的知識都是錯的。難道錯的知識也能得分嗎?

不用說,班上的學生都氣壞了。這種測驗算什么測驗?這種老師算什么老師?

“你們本該推斷出來的。”懷特森說道。畢竟,正當傳遞凱蒂旺普斯的頭蓋骨(其實那是貓的頭蓋骨)時,懷特森不是告訴過學生有關這種動物的一切都沒有遺留下來嗎?課堂上,懷特森描述了這種動物驚人的夜間視力,它的皮毛的顏色,還有許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實。他還給這種動物起了個可笑的名字。可同學們對此卻一點疑心都沒有。是的,傳統的學校教育告訴他們,書本的話、老師的話永遠都是正確的,他們還用得著懷疑嗎?

接下來,懷特森先生毫不留情地把這次測驗的分數都記在了學生的成績簿上。不用說,每個學生的記錄都是零分!

這次測驗以后,懷特森先生語重心長地說,他希望同學們從這件事當中學到點什么。課本和老師都不是一貫正確的。事實上,沒有人是一貫正確的。他要同學們時刻保持警惕,一旦認為老師錯了,或是課本上錯了,就大膽地說出來。

無疑,零分成了學生心中的一個巨大的問號。懷疑意識、批判精神的培養,對孩子的獨立人格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正是從培養獨立人格、理性精神的高度著眼,懷特森先生才別出心裁、用心良苦地給他的學生上了這樣一堂令他們終生難忘的課。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你要知道,老師和家長也不是一貫正確的,沒有誰是一貫正確的,所以你要有獨立的思考方式,一旦認為別人錯了,就要大膽地說出來。

13.謊言

獨眼國王讓畫家給他畫像。第一位畫家為了討好他,不但沒有把他畫成獨眼,而且把兩只眼睛都畫得炯炯有神。國王以為畫家戲弄他就把畫家殺了。第二位畫家如實畫下了國王的獨眼,他想,這回應該沒事了。可國王看到自己丑陋的樣子,惱羞成怒,也把他殺了。第三位畫家構思奇特,把國王畫成狩獵姿態,看上去他正閉起一只眼睛瞄準獵物,掩飾了國王的缺陷,還恰到好處地顯示了國王的神威。國王大喜,重重獎賞了畫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市| 环江| 嘉峪关市| 阿巴嘎旗| 普宁市| 平山县| 泰安市| 昂仁县| 达拉特旗| 章丘市| 重庆市| 洱源县| 温泉县| 廊坊市| 丰镇市| 调兵山市| 海丰县| 昭平县| 怀化市| 潍坊市| 永嘉县| 大石桥市| 乌拉特前旗| 磐安县| 安塞县| 淮阳县| 铜陵市| 右玉县| 巴青县| 华容县| 阜新市| 深州市| 湘阴县| 台中县| 青河县| 文登市| 六枝特区| 上犹县| 中宁县| 南昌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