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孩子,你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1)
- 告訴孩子,你要有點心計
- 呂叔春
- 5573字
- 2013-12-02 22:34:24
告訴你孩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個世界既不是有錢人的,也不是有權人的,而是屬于有心人的!人若有心,一切事情就會由你主宰,你的生活就會少一些困惑,你在將來的道路上就會少一些磕磕絆絆。
1.恥辱戒指
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曾發生一起嚴重的“豆腐渣工程”事故,一座在建橋梁突然倒塌,造成人員傷亡。經調查取證,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加拿大工學院設計錯誤,工學院為此蒙受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信譽損失。
為記住這個慘痛的教訓,加拿大工學院買下了這座廢橋的全部鋼材,并將它們全部加工成戒指,起名為“恥辱戒指”。
這以后,只要是該學院的畢業生,他們在畢業離校時,除了拿到一張畢業文憑外,還會得到一枚“恥辱戒指”。
如今,在加拿大科技界,無論是白發蒼蒼的老專家,還是虎虎有生氣的年輕人,只要是畢業于加拿大工學院的,右手的無名指上都會戴著一枚樣式相同的鋼制戒指。他們忍辱負重,嚴謹治學,勤奮工作,干出了非凡的業績,為母校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戒指,本是一種套在手指上用做紀念或裝飾的物件。然而,在這個故事中,戒指則成了一種恥辱的印記、一種教訓的銘刻、一種事業的警戒,甚至成了一種人生的鞭策和激勵。
恥辱戒指,顧名思義是為了紀念恥辱,這是一個極富創意的金點子。它以極小的成本、極典型的象征、極方便的使用,激發起加拿大工學院每一位畢業生的羞辱感、榮譽感和進取心。
而在美國的亞桑利那紀念館,至今仍在出售一份“恥辱報紙”。
亞桑利那紀念館是1941年12月7日日軍三百五十四架飛機空襲珍珠港悲劇的縮影。在瓦胡島暗灰色山體映襯下,整個紀念館猶如白色的巨棺,靜靜地橫臥在沉艦之上。紀念館下這艘沉艦幾十年來一直緩慢地、不斷地向外滲著油漬,絲絲縷縷漂蕩在水面上。讓人不能平靜的是,這個紀念館幾十年來一直翻印著1941年12月7日當日的報紙。報紙上赫然寫著黑色的標題:“戰爭!瓦胡島遭日本飛機轟炸。”來來往往的參觀者紛紛購買以示紀念,很多都是年輕的美國學生。
恥辱戒指也好,恥辱報紙也好,讓我們看到更多的不是恥辱,而是勇氣和發憤的動力。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你要知道,錯誤或挫折往往使人變得聰明起來,這個“聰明”就是善于吸取教訓,吃一塹,長一智,避免重蹈覆轍。
2.迪斯尼和米老鼠
一說到迪斯尼,大家就會想到迪斯尼樂園這個游樂天堂,還會想到可愛的米老鼠和唐老鴨。
但大家是不是知道,迪斯尼本來是一個人的名字,他,就是創造這個超級童話的“米老鼠之父”——沃爾特·迪斯尼。
沃爾特·迪斯尼,1901年出生在美國芝加哥。他非常喜歡繪畫,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坐在家門口畫農場里的小動物。十五歲那年,沃爾特認為自己將來有可能當一名畫家。
那時候,迪斯尼是個窮美術設計師,跟他年輕的太太住在一間簡陋的房子里。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成群的老鼠在房間里上躥下跳。因為沒有固定收入,迪斯尼夫婦常常餓著肚子,瞅著這些小精靈的滑稽動作解悶兒。
一天,因付不起房租,他們被房東趕了出來。夫妻倆走投無路,只得坐在公園的長椅子上思考出路。
“該怎么辦?”兩人左思右想,一籌莫展。這時,從迪斯尼的行李包里忽然伸出一個小腦袋。原來,那是他平時最喜歡逗弄的一只米老鼠。想不到這只米老鼠也頗懂人情,不愿意在朋友最困難的時候拋棄他,跟他一起離開了公寓。迪斯尼夫婦望著小東西那滑稽的面孔和迷人的小眼睛,相視而笑,倒也忘卻了眼前的煩惱。
太陽開始西沉,夜幕即將來臨。突然,迪斯尼的腦海里冒出一個奇妙的創意,忍不住驚喜地嚷了起來:“有啦!世界上像我們這樣的窮人一定不少,他們也得有自己的快樂,讓可愛的米老鼠去逗他們開心吧!”
這一靈感馬上得到了妻子的贊同,他妻子還為這只老鼠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米奇。說干就干!迪斯尼便開始了他的米老鼠漫畫創作。但是,迪斯尼制作的前兩部以米奇為主角的卡通片,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那個時候,有聲電影剛剛問世,迪斯尼敏銳地感覺到了聲音對卡通片的重要性。他想,如果米老鼠米奇能在熒屏上繪聲繪色地講話,該多有趣??!于是,在制作第三部米老鼠的卡通片《汽船威利號》時,他就為片子配上了聲音。
1928年11月18日,《汽船威利號》在紐約的大戲院首映,果然引起了轟動,米老鼠讓觀眾們欣喜若狂!后來,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米老鼠的生日。
從那以后,迪斯尼的事業蒸蒸日上。根據“米老鼠”藝術形象開發的卡通電影、卡通圖片、畫片、玩具、食品、工藝品,以及大型娛樂場所“迪斯尼樂園”,給迪斯尼帶來了滾滾財源。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但是能抓住機會的人并不多。當你到窮途末路時,也不要灰心,不要失望,只要有創造性,命運總會改變。
3.釣魚的啟示
那一年,詹姆斯剛滿十一歲。有一天,像往常一樣,他隨著父親去新漢普斯湖中的小島上釣魚。
那是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詹姆斯和父親分別放好魚餌,然后舉起魚竿,把釣線拋了出去。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不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湖面變得銀光閃閃。
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劇烈地抖動了一下,一定是個大家伙上鉤了。詹姆斯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著。也許是魚想擺脫詹姆斯的魚鉤,不停地甩動著魚尾并跳躍著,湖面上不時發出“啪啪”的聲音,濺起不少水花。詹姆斯等到那條魚掙扎得筋疲力盡時,迅速把它拉上岸來。啊,這么大的魚!詹姆斯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他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父親劃著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這時是晚上十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后把目光轉向了詹姆斯:“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為什么?”詹姆斯急切地問道。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备赣H平靜地說。
“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闭材匪勾舐暊庌q著,竟然哭出了聲。
詹姆斯又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他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盡管沒有人看到他們,更無人知道詹姆斯是在什么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詹姆斯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余地的。他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鱸魚有力地擺動著身子,一轉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轉眼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紐約一位著名的建筑設計師了。詹姆斯再也沒有釣到過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么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詹姆斯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詹姆斯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就會想起父親的話。
三十四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在詹姆斯的腦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你能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4.最大的麥穗
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帶領三個弟子經過一片麥田,要他們選擇一個最大的麥穗,前提是只許前進不許倒退,并且只能有一次選擇的機會。
第一個弟子走進麥田,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很大的麥穗,他擔心錯過這個麥穗就摘不到更大的麥穗,于是就迫不及待地摘下了。但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面有許多麥穗比他摘的那個大,但已經沒有了機會,只好無可奈何地走過麥田。
第二個弟子一路前行,看到不少很大的麥穗,但卻下不了摘取的決心,總以為前面還有更大的??墒牵斔斓浇K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只能在麥田的盡頭摘了一個較大的麥穗。
第三個弟子先用目光把麥田分為三塊,在走過前面這一塊時,既沒有摘取,也沒有匆匆走過,而是仔細地觀察麥穗的長勢、大小、分布規律,在經過中間那塊麥田時,選擇了其中一個最大的麥穗,然后就心滿意足地快步走出麥田。
為了摘取最大的麥穗,三個弟子采用了不同的選擇策略。無疑,第三個弟子是明智的,他既不會因為錯過了前面那個很大的麥穗而悔恨,也不會因為不能摘取后面更大的麥穗而遺憾。他選擇最大麥穗的策略,既是一種選擇的技巧,也是一種放棄的智慧。
由于不同的人對于最大的麥穗持有不同的態度,所以就會采用不同的選擇方式。有的人擁有不知珍惜,總以為最大的麥穗在未來等候。有的人患得患失,害怕失去再難覓尋,好像抓住了救命的麥穗而不肯放手。而在有的人看來,他手中的麥穗正是他心中最大的麥穗,雖然實際上那未必就是最大的麥穗。
選擇造就人生之路,生存的第一法則就是要學會選擇,善于放棄,這樣才能摘取最大的麥穗,佛家有言:“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边x擇意味著放棄,放棄是一種痛苦的選擇,有時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關鍵是當處于人生岔道口時,能否舉重若輕,拿得起,放得下。成功的選擇來源于明智的放棄。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這樣一塊不能走回頭路的麥田,最大的麥穗不是一種虛無的概念,而是的的確確存在于麥田的某一個位置,過早地為某一較大的麥穗誘惑或是總期望后面有更大的麥穗,都將鑄成一生的憾事。摘取最大的麥穗需要一種智慧,這智慧源于對自己的自知之明和對麥田的了然于心。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時光不會倒流,人生只是單行線。孩子,你要明白,明于選擇,智于放棄,這樣才能摘取人生最大的麥穗。
5.你不會一無是處
法國文豪大仲馬在成名前,窮困潦倒。有一次,他跑到巴黎去拜訪他父親的一位朋友,請他幫忙找份工作。
他父親的朋友問他:“你能做什么?”
“我沒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老伯?!?
“數學精通嗎?”
“不行?!?
“你懂得物理嗎,或者歷史?”
“什么都不知道,老伯。”
“會計呢?法律如何?”
大仲馬羞得滿臉通紅,第一次知道自己太不行了,便說:“我真慚愧,一無是處。現在,我一定要努力補救我的這些弱點。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一定會給老伯一個滿意的答案。”
他父親的朋友對他說:“可是,你要生活???這樣吧,將你的住處留在這張紙條上吧。”
大仲馬無可奈何地寫下了他的名字和住址。他父親的朋友高興地說:“你終究有一樣長處,你的名字不是寫得很好嗎?”
大仲馬在成名前,也曾有過自己認為一無是處的時候,然而,他父親的朋友,卻發現了他的一個看似并不是什么優點的優點——把名字寫得很好。
你不會“一無是處”。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潛藏著獨特的天賦,這種天賦就像金礦一樣埋藏在我們平淡無奇的生命中。那些總在羨慕別人而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的人,是永遠挖掘不到自身的金礦的。
美國田納西州有一位秘魯移民,在他的居住地擁有六公頃山林。當美國掀起西部淘金熱時,他變賣家產舉家西遷,在西部買了九十公頃土地進行鉆探,希望能在下面找到金砂或鐵礦。他一連干了五年,不僅沒找到任何東西,最后連家底也折騰光了,不得不重返田納西州。
當他回到田納西州時,發現那里機器轟鳴,工棚林立。原來,被他賣掉的那個山林就是一座金礦,工人正在挖山煉金。如今這座金礦仍在開采,它就是美國有名的門羅金礦。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一個人如果一旦丟掉屬于自己的東西,就有可能失去一座金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潛藏著獨特的天賦,這種天賦就像金礦一樣埋藏在我們平淡無奇的生命中,一個人是否有幸挖到這座金礦,關鍵是能不能腳踏實地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去經營自己的人生。
6.山谷中的謎底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長滿松、柏等雜樹,而東坡只有雪松。
這一奇異的景觀始終是個謎,誰也不知道謎底在哪兒。
1983年的冬天,大雪紛飛,有兩個旅行者來到了這個山谷。他們支起帳篷,望著漫天飛舞的大雪,突然驚奇地發現,由于特殊的風向,山谷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來得大。不一會兒,滿坡的雪松上就積了厚厚的一層雪。當雪積到一定程度時,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開始向下彎曲,于是積雪便從樹枝上滑落,待壓力減輕,剛彎下去的樹枝又立即反彈回來,雪松依舊保持著蒼翠挺拔的身姿。就這樣,反復地積,反復地彎,反復地落,不論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終完好無損。
謎底終于被揭開了:東坡雪大,其他那些樹,因為沒有雪松這種本領,樹枝都被積雪壓斷了,漸漸地喪失了生機。而西坡雪小,樹上少量的積雪根本就壓不斷樹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柏之類的樹種也都存活了下來。
帳篷中的旅行者為自己的這一發現感到高興。一位說:“我敢肯定,東坡也曾長過雜樹,只是由于不會彎曲才被大雪摧毀了?!?
少頃,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說:“我得到了一個啟示,對于外界的壓力,可以通過正面抗爭去戰勝它,但有時也需要像雪松那樣先彎曲一下,做適當的讓步,以求反彈的機會?!?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確實,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
7.生命銀行
四個二十歲的青年去銀行貸款,銀行答應借給他們每人一筆巨款,條件是他們必須在五十年內還清本利。
第一個青年想先痛痛快快地玩二十五年,然后用生命的后二十五年去努力工作,償還欠債。結果呢,他活到七十歲都一事無成,死去時仍然負債累累。他的名字——“懶惰”。
第二個青年用前二十五年拼命工作,五十歲時他還清了所有的欠款,但是那一天他卻累倒了。不久他死了,他的骨灰盒上掛著一個小牌,上面寫著他的名字——“狂熱”。
第三個青年一直孜孜不倦的工作,事業有成,名聲在外,在七十歲時按時還清了所有債務。然而,沒過幾天他就去世了,他的死亡通知書上寫著他的名字——“執著”。
第四個青年工作了四十年,六十歲時他還清了所有的債務,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成了一個旅行家,地球上的多數國家他都去過了。七十歲死去的時候,他面帶微笑:人們至今都記得他的名字——“從容”。
當年貸款給他們的那家銀行叫做“生命銀行”。
是的,生命之于人只有一次。但生命的質量、生命的品位乃至生命的內涵,卻因為人們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生信條、不同的跋涉歷程而有著天壤之別。
把生命交給“懶惰”,無疑是在放棄生命的律動和內在力量,他們只愿在平坦中漫步,不敢在坎坷中跋涉;只愿在風平浪靜下蕩舟,不想在驚濤駭浪前掌舵。他們拋棄了自己,也糟踐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