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門打開時,門外已經有一個黑皮膚的講解員恭候著。
阿馬雷站在那兒,沐浴在內部亮白色的燈光之下,他身穿一套印有“007”和展覽館LOGO的工作服,臉上掛著一成不變的微笑,就好像他已在此等候千年之久。
克里斯蒂安想起前幾次見面,從餐廳侍者到天文臺工作人員再到眼下這個講解員,似乎每一次見到阿馬雷的時候,他總會披上不同的身份外衣,徹徹底底融入周遭環境之中。克里斯蒂安不知道這種偽裝是必要性使然,抑或只是單純的個人嗜好。
“先生,女士,歡迎光臨。”阿馬雷以標準而無可挑剔的姿勢鞠了一躬,潔白細碎的牙齒在公式化的微笑下反射著光,“請跟我來,我是007號講解員。”
克里斯蒂安一直很討厭阿馬雷的這種微笑,沒有理由的,幾乎每一次見到阿馬雷的笑容,他總會莫名其妙聯想到鯊魚的鋸齒。
可能是因為輕微的密集恐懼吧,他想,因為如果仔細看的話,阿馬雷的牙齒密密麻麻的,比別人多上好幾顆,這導致一大堆牙齒排列在一起就顯得細碎而擁擠,但令人無可奈何的是,這些牙齒偏偏又排列得很工整,過分的齊整和潔白反而給人一種不真實的錯覺,就好像一整口牙都是人工鑲嵌上去的贗品。
好在阿馬雷已經轉身,他并無必要時時刻刻看見對方的微笑。克里斯蒂安轉頭沖著蒂芙尼攤了攤手,隨后和她一起邁步跟了上去。
展覽館分兩層,頭頂是雪白的貝殼式屋頂,一樓到二樓只能自動扶梯這一途徑。在來到這之前,克里斯蒂安只知道這兒在舉辦一場藝術展覽,卻沒有太多觀感,就連展覽主題“生命與星空”也是剛從電梯間的全息海報上得知。
場館內靜得可怕,偶有幾句竊竊私語,但絕大部分時間只有輕柔的音樂聲和寧靜平和的呼吸聲。在場的參觀者很多,展覽館的規矩和禮儀就像一道神奇的魔法,對著所有人施了一道緘默不語的魔咒。
光從姿態儀表上判斷,他們之中絕大部分是中產階級和學生們,如果這場展覽會還附帶拍賣會性質的話,克里斯蒂安說不定還會在這兒見到幾個經常出現在新聞上的富豪和企業家。然而,這場展覽的所有藝術品皆為非賣品,闊佬們如果不能擁有,是不會自降身份和這么多人站在一起的。(當然,就算有機會擁有,他們也大概率不會露面,而是派遣復制人和人類仆從全權代理。通過義體眼球的視覺共享功能,富豪們可以在極遠處用手下的眼睛看世界。)
在這展出的絕大部分藝術品都是雕像,那座云石雕像——一個年輕有力的裸體男子形象,體態健美、神情堅定、肌肉緊實——是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作品《大衛》,這座大理石雕像——雙臂丟失,半裸的上身豐腴而飽滿,下半身圍著寬松的裹裙——是阿歷山德羅斯的《米諾斯的維納斯》。除此之外,場館內還有羅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擲鐵餅者》、記載漢謨拉比法典的碑刻、羅馬母狼銅雕以及一些奇形怪狀的叫不上名字的雕塑作品。
參加展出的畫作不是沒有,只是大部分都誕生于現代畫家的筆端,而真正的古畫幾乎少得可憐。大災變抹去了一部分藝術形式的歷史載體,克里斯蒂安就連這些雕像都看不出是真是假。如果說每一件古代藝術杰作都能反映出當時的人文背景和歷史環境,那么在這些凝聚歷史氣息的古代藝術品當中,最難保留的便是畫家的作品。然而,即便是雕塑作品,如果孤獨地困在暗無天日的海底一段時間,那些看似永恒的雕塑作品也將被咸腥的海水和時間的魔力一點一滴侵蝕。
人群川流不息,阿馬雷帶著克里斯蒂安和蒂芙尼來到一樓角落,站在一面掛滿油畫的展覽墻之前,這一整面墻體呈現出一種柔和的珍珠白,淺淺淡淡的色調確保不會影響人們欣賞墻面上的油畫。和其他作品不同,這面墻上掛著的畫作有些特殊,雖然油畫曾經的作者是梵高,但這些畫作卻是經過全息處理和電腦還原的數字油畫,跟一張復制黏貼出來的全息海報沒太大區別。甚至于,這些數字油畫自帶音樂,克里斯蒂安靠近的時候隱隱能聽見Don Mclean的《Vincent》。
“真跡已毀,但提到生命和星空,就不能不提起梵高。”阿馬雷像個真正的講解員那樣說話,“眾人皆醉我獨醒,孤獨的梵高是那么痛苦,他用畫板上的灰和藍編織星光,用那雙湛藍色的眼睛洞穿靈魂的陰霾。當生命和世界的矛盾無法和解,他選擇用最激進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沒有人懂他,或許永遠也不會有人懂他。”
克里斯蒂安的視線掃過墻上的向日葵、星空和自畫像,沿著墻體朝著遠處進一步延伸,接著又越過人群,看向極遠處的燈光。似乎是受偉大作品的感染,在貝殼式的穹頂之下,蒼白而柔和的燈光帶來一份淺淺的悲傷。
歌聲正好唱到“像他這樣美好的靈魂本就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克里斯蒂安心想有關文森特·梵高的所有答案其實不就在這句歌詞之中嗎?
“美好的肉體是為了享樂,美好的靈魂是為了痛苦。”他碾滅念頭,敷衍地欣賞著墻上的全息油畫,興致缺缺地說道,“我們不是來見娜塔莉的嗎?還在這里等什么?”
“別急,她很快就來了。”阿馬雷又露出那種公式化的笑容,“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耐心地等待。”
按照計劃,知名的全息模特娜塔莉是進入普世公司的其中一張通行證,她是公司長期合作的全息模特之一,經常得去公司內部的攝影棚換上不同的義體部件并以此拍攝出不同的全息形象。但同時,娜塔莉在十六歲那年決定往全息模特方向發展時,便也成了一起公司高管性侵案件的受害者。這是行業的潛規則,業內人喜歡稱之為“初夜權”,掌管這一塊業務的管理人員偏好那些剛入行且年輕動人的未成年模特和藝人,并經常要求她們的陪伴。
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直到前幾年,有一名少女不堪其辱而選擇跳樓自盡,這種畸形的行業規則才稍稍修正。出于公司的品牌和形象考慮,普世公司的管理層憑借其強大的影響力壓下那一件事,并辭退涉事管理人員。善于審時度勢的娜塔莉選擇息事寧人,可仇恨的種子一旦埋下就已生根,浪潮成了這枚種子發芽的機會。
扳倒湯普森之后,新上任的奧利維亞作為回報,決定支持張將軍的一系列間諜行動。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能決定普世公司命運的,卻是一次快速有效的軍事行動,然而軍事手段只有在定罪之后才能動用,這邊需要他們滲透進普世公司的網絡,從中找到違法亂紀的確鑿證據。
這也正是克里斯蒂安和蒂芙尼當下正參與的事,普世公司的網絡防御設施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數據金字塔,即使是曾經的他也未能突破500層。因此,若想得到更多的情報和證據,他們就不得不涉險進入公司內部。只是他也知道,參與這件事情的人各有各的動機,張將軍是為了復仇,而據阿馬雷所說,新上任的奧利維亞女士則是想將公司的技術和知識產權收歸政府所有。
“看那邊,燈光暗了,”蒂芙尼忽然朝著遠方努了努嘴,聲音打斷他的思緒,“好像有什么要出來了。”
克里斯蒂安愣了一下,他順著女孩的目光再一次朝著遠處望去,卻發現最遠方天花板上的燈管正逐漸趨于黯淡,眼睛所見皆是人頭攢動,黑壓壓的一片,就像擠成一堆的黑色爬蟲。一盞又一盞冷光燈依次熄滅,仿佛有人按下世界的靜音鍵似的,所有的躁動和聲響在這一刻陷入深淵,漆黑的陰影在地面無聲潛襲,從遠方一點一滴朝著他所在的方向蔓延。
黑暗在推進,直至展覽館內的最后一盞燈熄滅,徹頭徹尾的漆黑便轟然砸下,壓進每一個人的眼球和口舌深處。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幽暗環境中,人們似乎不因光明的失去而感到恐慌,恰恰相反,一種激動狂熱的情緒在人群之中蔓延。
倏地,人們忽然動了起來,不約而同地朝著反方向擠去。在場的無數人像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洶涌大河,裹挾著克里斯蒂安等人不由自主向著黑暗誕生的原點前進。
千萬張面孔,千萬種恐懼蜂擁而至,狂熱的情緒和篤定的信念在他們的臉上流動。近在咫尺的面龐散發呼吸,吐出混濁污穢的氣體,帶著某種陌生的可怕的難以忍受的人的氣味,他想象這些氣體染上顏色,現場頓時就成了陰郁色彩的泥潭,他覺得自己深陷泥沼,人群就像是沼澤濕地勢必將他吞沒。
太近了,陌生的人們靠著彼此太近了,得離遠一點。他帶著極度不適,強忍著嘔吐的欲望,在黑暗中抓住了蒂芙尼的手,女孩冰涼的指尖令他稍感寬慰。
“這是怎么了?”克里斯蒂安臉色蒼白如紙,“太多人了,我們退后一點。”
“你還好吧?”蒂芙尼握了握他的手,轉頭對著阿馬雷大聲說道,“帶我們離遠一點。”
她的聲音剛脫口而出便被驟然驚起的電子音效聲淹沒,人們所面對的那個方向,突然有兩盞射光燈自左右兩邊亮起,熾烈明亮的光柱落下,塵埃和微小顆粒因光的丁達爾效應而顯得清晰可見。饒是如此,阿馬雷還是大概理解了他們的意圖,他帶著克里斯蒂安和蒂芙尼逆著人潮,遠離密集的令人窒息的人堆。
在他們上到二樓之前,那種令人煩躁的擁擠和死一樣般的黑暗在徹底降臨之后存在還不足三秒,極遠處驀地便有兩道射光燈打下,熾烈明亮的光柱一左一右,卻在中間重疊成一個完美的圓。人群之中開始有人竊竊私語,可很快,這種若有若無的聲音也被壓下,在那兩道光柱形成的圓圈之中,一個年輕的女孩從臺下緩緩升起,她的出現令在場的人群情不自禁閉上了嘴巴,就好像所有人都忘記了怎么說話,也差點忘記要怎么呼吸。
這是一個年紀在20~25歲之間的漂亮女孩,染著一頭亮粉色的長發,發尾有幾根挑染成神秘的魅藍。克里斯蒂安一眼就認出那個女孩,她是娜塔莉,她的虛擬全息形象眼下同時存在于各個殖民星球各個城市,他見過很多次,只是先前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便叫不上名字。
娜塔莉的出場有些震撼,她的腳邊放著一塊金屬牌,上面貼著標簽。人們在來展覽館之前便從娜塔莉的社交賬號上得知她將來此,可任誰也想不到,娜塔莉的出現不是作為嘉賓,而是作為這一整層藝術展覽的一部分。
標簽上寫著的是“娜塔莉(人類)”,她是作為其中一件參加展覽的藝術品登場的。作為一件藝術品,她有著一張清純可人的俏臉和比例恰到好處的身材。在熾烈的光柱籠罩下,她的登場如同維納斯的誕生,踏著貝殼和浪花而來,可她的身上也存在一種矛盾,那是一種純潔的放蕩感,一種神圣的墮落欲。如果說裸露的肌膚是片面的人體事實,那么她暴露出來的局部真理已經遠超那斷了雙臂的維納斯。
克里斯蒂安對于娜塔莉的著裝打扮并不感到意外,全息模特就是干這個的,她們工作的時候幾乎不能穿衣服,過度的衣物將阻礙人們欣賞她們的身體細節和義體部件。從某種角度來看,全息模特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行走的廣告,是公司為了促進人們消費而催生出來的職業。
“只有穿上文明衣裝的人,才會欣賞裸體的美麗。對于感官享受,節制很重要,就像對于能量,電阻很重要。”阿馬雷側開身體,嘴角掛著笑容,“聽說近來公司有意向改變營銷策略,饑餓營銷你聽說過吧?有部分全息模特已經開始嘗試多穿一件半透明的紡紗裙,以制造更多的朦朧美。”
克里斯蒂安斜睨了他一眼,覺得阿馬雷那引經據典的態度實在欠揍至極。可就在這時,他看到一個裹著大衣的瘦長身影穿過人群,低著頭上了自動扶梯,正向著他們這個方向走來。在在場這么多人之中,只有這道人影是往T臺反方向前行的,克里斯蒂安看到阿馬雷沖那道人影揮了揮手。
“是她,她來了。”蒂芙尼快速掃了一眼,輕聲說道,“我是說,真的娜塔莉,臺上那個應該只是展覽用的全息投影。”她注意到克里斯蒂安那疑惑的目光,解釋道,“臺下那些人大部分都是狂熱的粉絲,他們因為喜愛那副全息形象而來,他們的熱情超乎你的想象。”
“算了,不太理解。”克里斯蒂安搖了搖頭,嘟噥道,“怎么會有人對這么一道幻影如此著迷?”
“類似虛擬歌姬那樣的東西是不真實的,可全息模特也好不到哪里去,不過是根據現實中的人臉構建全息數據,聲名大噪的是全息模特,而原始真人只是一塊母模板。”蒂芙尼悠悠說道,“可不少人就喜歡吃這一套,對他們來說,現實生活中的人類都不夠完美,只有那種虛擬形象才是純潔無瑕而無可褻瀆的。當人們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虛擬形象,這部分付出便會反饋到個體大腦之中,使他們因舍不得自己的付出和執著進而更加瘋狂更加不理智。”
“不錯,大概就是如此,他們喜歡的不是我,而是他們自己付出的那些時間和精力。不食人間煙火的虛擬形象比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來得干凈而神圣,至少不會像我們人類一樣吃喝拉撒和磨牙、放屁。”在他們說話的時候,那道裹著大衣的人影已經走到他們身邊,“有時候,大眾對全息模特娜塔莉的看法會影響到我,他們的評論和意見就像海水,我經常被那些言論淹沒,喘不過氣。”那道人影沒有摘去裹住口鼻的圍巾,而是含糊不清地說道,“你知道那種愛一個人愛得死心塌地,愛得幾欲瘋狂卻得不到回應的可憐蟲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下面那些和那種求而不得的家伙有些相像,都是因為付出了太多,以至于放不下。”
對話被打斷,克里斯蒂安詫異地看了一眼娜塔莉。在那件樸素單調的深灰色大衣下,她用圍巾遮住自己大半張臉,露出來的眼睛和小半截鼻梁遠沒有全息投影上那么紅潤而有光澤。現實中的娜塔莉失去了那種閃閃發光的魔力,她的眉宇間滿是疲憊,黑眼圈也有些深,單憑第一眼看去,你很難認出那個出現在大街小巷的全息模特便是面前這個女孩。
“娜塔莉,我的藝名。”她伸出手,像失意者那樣嘆息,“真名就沒必要知道了,反正大家都這么叫我,我自己也快忘記一開始的名字了。”
克里斯蒂安和蒂芙尼看了彼此一眼,隨后輪流和她握手,并在一番簡單的寒暄后,一同離開了那棟貝殼形的建筑。阿馬雷沒有和他們一起離開,而是目送著他們進了電梯。
坐在槍炮玫瑰飛車里的時候,克里斯蒂安透過中央后視鏡打量了幾次坐在后座的娜塔莉。一進車內,那個知名的全息模特便摘去了纏成厚厚一團的的圍巾,并脫掉了那件坐下之后便略顯臃腫的深灰色大衣。去除掉那些多余的偽裝之后,現實中的這個娜塔莉和他見過的那個全息形象對比起來更加貼切了,但毫無疑問,光影交錯而成的娜塔莉是快樂的、無憂的、永遠活力四射且充滿誘惑力的,而眼下這個娜塔莉卻像個隨處可見的路人,只是五官稍微精致一些,可那種普通人慣有的倦怠和頹喪卻始終揮之不去。
網絡善于造神,能硬生生抹去人性中的負面情緒,他想啊,在看不見的地方,還有無數個這樣的女孩。她們是虛構形象的模板,那些根據她們的樣貌而造出來的全息形象就像一個完美的女神,永遠不會衰老也永遠不會疲憊,灰心喪氣這個詞不適用于她們的全息形象,妄自菲薄和暮氣沉沉只在作為本體的人類身上存在。
外面還在下雨,飛旋車駛離展覽館的地下停車場,一頭扎進厚重而深沉的雨幕之中。飄飛的雨絲和朦朧的水汽將飛車的車頭探照燈暈染得一片模糊,在回到搖滾巨星號的路上,他又見到了幾次全息化的娜塔莉。在高樓大廈間,在街道轉角處,在廣場噴泉邊,那種光亮而完美的形象幾乎無處不在,那種純潔的放蕩感和神圣的墮落欲就像城市的霓虹燈光一樣迷離卻合理。
全息模特在雨中搖擺腰肢,姿勢撩人,她們沖著天空中的飛旋車、地上埋頭狂奔的行人招手。在這個漆黑的暴風雨之夜里,自己的后座就坐著一個活生生的全息模特,而他們所在的槍炮玫瑰在行駛中又穿過了另外一個更龐大、更完美、更誘人的娜塔莉的全息幻影。
那看得見卻摸不著的幻影軀體迎了上來,不知道娜塔莉看見自己的全息幻象時會是什么感覺,會感到自豪嗎?還是滿足?得意?或者恰恰相反,她會感到羞愧和痛苦?
不知道,鬼才知道,克里斯蒂安發現,原來這個世界到處都充斥著不真實之處,人們可以為一個虛構的幻影幾欲瘋狂,當今人類寄生于網絡,不再是由血肉組成,組成人類的是1和0,單調、枯燥、無意義的1和0。
我們多久沒和現實沾過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