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畢昇(二)
- 泱泱大宋
- 清明上河圖鴨
- 2310字
- 2019-03-22 20:10:24
和稀泥容易,捏小方塊就難了。
方仲永只能去柴垛堆,撿一塊平滑的木條來壓,盡量使其看起來像是方塊。
做了大小不一的十幾個,方仲永把它們一字排開放在灶邊,待明日生火時炕干。
關于畢昇是怎么進行活字印刷的,方仲永只能從后世書上記載推測。
新的一天去上學,方仲永告訴何小乙已經幫他告了假,何小乙立馬面如桃花朵朵開,二哥二哥親切的叫,還拍拍胸脯說什么以后就是兄弟了。
抱歉,我方某人要實際的,要能看見的謝意。
何小乙忍痛給了身上的七塊銅板,“方二哥,你真……”
“真什么?”方仲永數著手中的銅板,都是咸平通寶四個字。
何小乙泄了氣道:“沒什么。”
“對了,學究也會同行。”
“嗯,同行就同行”,看著自己的銅板在他人桌上飛舞旋轉無意識答道。回過神,何小乙瞬間跳起來,“二哥你說學究同行?”
方仲永點頭,“不好么?”
“好,很好!”見何小乙幽怨的眼神就知道是說反話。
兩人本來商定了時間,一同坐何家的馬車去縣城,玩過一陣,午后再去宴會見識見識畢先生。
現在的計劃更改情況:把玩過一陣去掉,坐馬車加上個老學究,直接去見識畢先生。
方仲永回家后,把自己烤好的小土塊拿來看,質地很堅硬。
雖夜深才回,方父依舊督促他練砍柴功。
身累不去想其他,躺在床上,摸著懷里的硬物,方仲永沉睡去。
到了期待的日子,方仲永精神充沛,吃完早餐,又聽了方氏的一番嘮叨,就出發到學堂和老學究做伴,再一起去小河莊。
多條蜿蜒的小溪在一處匯集,形成了小河,小河莊坐落在小河邊。莊里屋舍儼然,荷鋤農人各道皆有。
母親的娘家好像就在此,方仲永打量著新地方。
何小乙的父親此地的員外,常見的富態貌。
繼承了宋人的傳統,對文人比較尊重,不消說還是他兒子的老師,一見面就送了個紅包,聽聲音估計能有幾個銅板。
一個土豪送禮送幾個銅板,可想而知他的吝嗇。
對自己的兒子的小同窗嘛,而在知道方仲永是小丘村出來的子弟,便無視了他。
何家父子的關系看上去不太好,兩人見面一句話不說,也不問學業什么的,送老學究估計是為了炫幾個銅板的富。
方仲永對老學究的為人很奇怪,看起來是個不起眼的私塾老先生,做起來卻無私塾先生的固執。無論什么禮來者不拒,也不說禮物重或禮物輕,家里卻孤身一人,每餐清淡。
本以為只有幾個人的方仲永錯了,這是一個車隊啊!前面是幾座轎子抬著何員外和他的鶯鶯燕燕,何小乙沒有坐轎,自稱不習慣,同他一起坐在后面幾輛牛車之一,其余牛車拉著何員外的貨物。
坐著牛車,路途雖遠,半搖半止,方仲永卻沒任何感覺,大概因前世坐過多位退役賽車手所開的大巴。
幾十里地過去了,又是幾十里地,山過去了,又是丘。
直到金溪縣在天邊,時已近午,沒曾想會那么久。
何小乙的幾位姨娘噔噔從轎車里下來,向何員外抱怨著車是如何的抖,她們臉上的妝都花了,要求給那些轎夫的錢給少點。
何員外也想給少點,他的家財都要靠一點點節省來積攢。一面討好著小妾,一面對討錢的擺出不耐煩的神情,考慮著什么時候拿出點銅板打發他們,再說:這點算是便宜你們的,若是大官人我傳揚你們的不會抬轎,整個金溪縣也別想混口飯。
他對自己的方法已頗熟了,從沒遇到還敢糾纏的轎夫,憑借此節省好多不必要的開支。
但他沒想以前都是在城里坐轎,路程自然不遠,一些人不敢得罪也就自怨倒霉。
可這次從村里拉到縣城,百里地,如此長的路程,力竭不說。轎夫領頭的看自家兄弟有幾個瘦弱的起碼得回家躺個幾天,恢復下肩骨,若是討不到錢如何向兄弟交待。
即使見雇主擺臉色,他也苦苦哀求。
縣城門口本就人多,看熱鬧又是人的本性,周圍漸漸聚起來不少人。
牛車被迫停了下來,方仲永看著精瘦的轎夫全身滿是汗水,疲憊地睜不開雙眼,討好的向雇主一次次說著抱歉,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的感受。
小身子跳下了車,來到何員外面前,鞠了一躬道:“何伯伯,感謝你能載我來,要是你不載我來,我要像這些叔叔們一樣汗流成河。
“當然我有我娘給我打的布鞋,如果我娘沒給我打鞋,我的腳也要像叔叔們起水泡然后變成老繭。
“這是我的七個銅板,聽說何伯伯是雇他們抬那些白臉的嬸嬸們的,我替要何伯伯給這些叔叔們錢以此表達我的小小心意,我的錢雖小,但我對何伯伯的感謝的心情就像撫河水一樣又大又長。”
然后,方仲永把七個銅板硬塞進了為首轎夫的手里。
何員外心中大為惱恨,這農家的小屁孩真是討厭,竟然把我和這些轎夫稱為一輩,大官人我才不是你伯伯,那些轎夫漢子倒真是你叔叔。
有了方仲永的出頭,圍觀眾人的議論聲也逐漸趨強道:“這小娃娃真懂事。”
“那位不是……那個有名的何員外嗎?”
“有名?”
“金溪縣有名的一毛不拔”
“真是開眼了,連窮苦人花汗水賺的錢都不給。”
“送縣衙,送縣衙,找縣大人討個說法。”
聽到報官,何員外連忙從懷里拿出錠銀子,扔給轎夫。擺擺手催促著自家的牛車走前行,帶著嬌妾急匆匆往城里走。
方仲永被留在原地,何員外去前顧不上形象,怒目道:“去找你叔叔坐轎子吧。”說完氣沖沖走了。
老學究也下車了,何小乙隨后也下了。
轎夫領頭的起初還以為方仲永是那個員外的家人或族人。待看清了他身上的衣物,還有幫自己說話后的遭遇,大概理解為搭車的幫助自己。
“這位小哥,今天真是謝你了,若不是有你,我們怕是討不了這點辛苦錢,我是大王莊的王七郎,將來有機會一定報答小哥。你的錢,還是拿去吧。”
方仲永沒有接那七枚銅板,而是說:“不用客氣,我雖小,也看不慣這等事。這七枚銅板,我若是接了,你猜我會如何用?”
轎夫們搖搖頭,“小哥你拿去,做什么我們怎么會知道。”
方仲永掰著手指頭數,說道:“我會買肉餡的餅,會買幾個包子,可能還會買地瓜,買苞谷。到時候這七枚銅板,就只是能買吃的七枚銅板。你們拿去吧!希望下一次有人遇難,你們幫助了他,能給這個受幫助的人,一直傳下去,這樣這七枚銅板就成了一個見證。”
“見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漢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