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京城居大不易
- 八十年代長姐
- 紅茶椰奶
- 2200字
- 2019-04-12 23:50:00
爺爺答應(yīng)了,姐三個特別開心,回了屋還是忍不住的偷著笑。
“大姐,爺爺現(xiàn)在一點兒不兇,我都不怕他了!”白雪雖然聽不太懂,但是總感覺是好事兒。
“大姐,爺爺奶奶要是來了,以后誰也不敢來欺負(fù)我們了吧!”白竹知道一些,村里那些人,都被村長爺爺鎮(zhèn)的服服帖帖的,沒有孩子不怕他的。
“嗯,以后爺爺奶奶來了,咱們就有了主心骨了!但是也要記住了,該自己干的事兒,就得自己干,不能去勞累爺爺奶奶,知道嗎?爺爺奶奶年紀(jì)大了,特別是爺爺,腿上還有舊傷,更是不能干重活,以后你們得更勤快才行!”
“好的,大姐,爺爺奶奶是好人!”白雪進(jìn)了被窩,摟住睡得熱乎乎的白玉,迷迷糊糊的要睡著了。
“你不在家的時候,爺爺總過來幫著種園子,奶奶還過來給我們縫衣裳,他們對咱們好,咱們就對他們好!”白竹也脫了衣服躺好,摟著白翎,還摸了摸白翎的小屁股,看沒有尿濕,放心的準(zhǔn)備睡覺。
白玫關(guān)了燈,貼著小茉莉睡著了。
三個姐姐照顧三個妹妹,各司其職,分工明確。
早上起床,熱乎乎的早餐就端上了桌,老人覺少,昨天晚上又思索了半宿沒睡著,干脆天亮就出去給孩子們買了豆?jié){油條饅頭。
“這京城里太方便了,那邊不遠(yuǎn)街口東邊就有個菜市場,什么菜都有,價格比咱家那邊兒貴些。西邊那里有一條胡同到頭都是吃食小鋪子,老豆腐、江米粥、餛飩、包子、切糕、面茶、炒面,清真的、大教的,換著花樣兒的吃,一個禮拜都不帶重樣兒的。”
“那您更要快點兒把奶奶接過來,這么老多好吃的,一定要給奶奶多吃點兒!”白玫笑著喂小茉莉喝牛奶,這個小東西,一年內(nèi)是別想吃別的了。
其他幾個妹妹,喝著暖暖的豆?jié){配著油條饅頭,吃了個小肚子溜圓。
“爺爺,您啥時候去買火車票?”
“等會兒就去買!要不說方便呢,咱們街口就有個火車票售賣點兒,火車票飛機票,在那兒就能買了!”
“大城市好,有出息!以后都好好念書,考大學(xué),這京城里的大學(xué)都是個頂個的好學(xué)校,出來的都是人尖子!”
孩子們齊聲應(yīng)是,考大學(xué)是啥她們不知道,但是肯定比小學(xué)好!上小學(xué)就很開心了,上大學(xué)當(dāng)然就更開心了!
吃完早飯,白玫把吃飽喝足洗干凈小屁股的小茉莉交給白竹照顧,囑咐她們就在屋子里玩兒,穿得厚厚的跟著爺爺出發(fā)去買車票,她的廚房還有一些的東西要買。
車票是下午2點的,時間很充裕,她家到火車站坐電車也就半個來小時,完全可以吃了午飯再出發(fā)。
買完車票,想著爺爺還在,干脆就先買個大件東西。一輛她自己的三輪車。
以前她都借三嬸的,有輛三輪車太重要了,既可以拉著幾個妹妹上學(xué),還能買菜運米。
一路打聽著,在隔幾條街的煙袋斜街找著了一個自行車二手市場。
買了一輛七成新的三輪車,車架子很矮,后斗不大,對別人來說窩腿難受,裝東西不夠。對白玫正好,騎著不累,買個菜裝個煤氣罐接送孩子,實在是合適極了。
王興發(fā)幫著講了價,試了車,鈴鐺輪胎氣密芯零件什么的都檢查的仔仔細(xì)細(xì)的,最后花了150塊買了下來。
一路打聽著買車就用了不少時間,眼看著都九點多了,爺倆騎上車子直奔菜市場。
高高興興的去,空著車子回來!
什么都要票,沒票啥也買不了!
買米買油更是麻煩,糧店里要憑糧本戶口本才能賣,這可就難辦了!
邊城那邊天高皇帝遠(yuǎn),農(nóng)民比城里人多,去年白玫除了在村里買糧食費點勁,其他的在城里都是花錢就能買到。
BJ這邊兒卻還這么麻煩,怪不得后來人都說,什么政策都是從外面開始,到了皇城根兒底下的時候,已經(jīng)是全天下都順理成章了才能行。
越是靠近中心,越是保守,別的暫時還沒發(fā)現(xiàn),這些個票真是給白玫一個挺大的打擊。
有錢花不出去,比沒錢更難受。
唐朝曾有句“長安米貴,居大不易”,米貴也就罷了,沒有糧本沒有票,光有錢沒用!
“沒事兒,我看廚房里還有半袋子大米,下午我去問問姚叔叔他們,看看有沒有什么辦法!”
肯定是有辦法的,這BJ城里住著的可不都是BJ人,也沒見誰家餓死。
“咱們老家我倒是還留著一些個票,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到時候都帶過來!姚愛國那小子人精,你有事兒就找他!”
爺倆又奔著國營商場買了些日用品,拉著趕回家吃中飯,先買車就對了,這小丫頭主意就是多!
下午想著送爺爺上車,被罵了一句:“我還用你擔(dān)心,丟不了!趕緊回去照顧好你幾個妹妹!糧食什么的也別著急,到時候我跟您奶奶帶來幾袋子,夠吃一冬天的!”
這老頭現(xiàn)在運貨發(fā)貨都整的明白,想著就把家里值錢的物件全帶來。
白玫這邊暫時先住下了,王興發(fā)回來為民村,也知道了白志河夫妻干的好事兒。
白志河到處打聽幾個孩子的去處,村民們是不知道,鄭坤和張芳看不上他們的為人,更是一句也不會多說,打聽了一天也沒打聽出個結(jié)果,去老趙家占便宜沒占成,還差點兒讓人給揍了一頓,正回家憋屈罵媳婦呢。
最后聽說鄉(xiāng)里人傳說著王興發(fā)帶了幾個孩子去了醫(yī)院,想著最小的那個生下來就吃不飽奶水,小孩子蔫吧的沒啥勁頭,以為是有啥大毛病可能要花一大筆錢,回了老房子里去裝死再也不敢出門,就怕那倔老頭上門催債。
王興發(fā)回來后,先去了鄭坤家,如此這般交代了一番,并把自己家的幾畝地和房子委托給了鄭坤。房子他也沒想著賣掉,留著,萬一哪一天孩子們能用著還是個退路。地就交給鄭家找人種,打的糧食到時候留夠種地的人工費,要是能想辦法發(fā)到BJ,那是最好不過的,要是不能就想法子賣掉,也是個進(jìn)項。
老兩口在村子里沒什么親人,何金鳳在外鄉(xiāng)有個外甥侄子,這么多年年年都來拜年節(jié)慶上門送禮。老兩口想著,等定下來了,給送個信也就得了,暫時先不告訴,免得出了什么茬子。
破家值萬貫,老兩口整整收拾了一個星期。
離爺爺回家過了九天,小院子里的一家人終于才齊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