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為什么要向指揮大師學習領導力

指揮臺——我那管弦樂團指揮的“小小辦公室”,這原本是個只能容下一個人的“小隔間”,但是今天,我想邀請你和我一起,站在這個開放的小方臺上,來學習和探討音樂中的領導之道。

指揮臺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領導者要面對的最普遍、最緊迫的問題

別擔心,就算絕對音準在你的個人簡歷上不是強項,你也不太清楚雙簧管和英國管之間的區別,甚至不知道滑音(glissando)和節奏自由(rubato)是什么,也都無須煩惱。不過,你將從中獲得一個獨特的優勢:實際上,理解音樂的建構是領導力的重要隱喻,因為它通過提高團隊的成績而拓展了個人的機會。事實上,在指揮臺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揭示了領導者要面對的最普遍、最緊迫的問題,在與莫扎特或斯特拉文斯基毫無關系的背景下提供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20年來,除了擔當一名管弦樂團的專業指揮之外,我還擔任其他商業和重要活動的“指揮”。我常常利用在指揮臺上獲得的經驗,為那些對我來說幾乎一無所知的領域的企業領導者提供建議,他們從全球政治人物到創業家,從科研人員到反恐部隊成員,從廣告公司到扶貧機構,從《財富》雜志百強企業CEO到家長和他們的孩子們。這20年來的教義和知識正是《指揮大師的領導課》一書的核心。

從指揮大師的視角重新思考領導力

我的從業經驗會幫助各位用一種從未有過的視角去思考領導力的含義,在那里,你將從音樂的角度開始“傾聽”周圍的世界,包括人和工作,在流動的旋律中找出與之對應的模式。新奇的觀點總是給人一種不太真實甚至天方夜譚的感覺,這本書的觀點就是選擇“無知”。但實際上,在你的工作環境中,選擇無知似乎是一種糟糕的品質,它會影響你升職加薪,甚至有可能導致你被老板炒魷魚。別著急,緊緊跟隨我,你很快就會明白,為什么歷史上偉大的領導者不僅能夠擁抱無知,而且更堅信這是企業成功的重要核心,甚至能夠幫助下屬和團隊達到從未企及的高度。

實際上,隨著討論逐漸深入,你的思考需要更加靈活和變通。有時,我們的小指揮臺會變得更加擁擠,因為有幾位最偉大的指揮家將加入我們,比如我的導師——傳奇指揮家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

不管偉大與否,所有指揮家都有一個共同點:我們都使用同樣的音樂道具——一根指揮棒,不發出任何聲音,也不需要昂貴的手提箱,然而,這根看似無聲的木制小棒卻在一些人手中異常有力。有句古話說:


如果你盯著0看,就只會看到0;如果你透過0看,就能看到無限。


這句話講的是見識短淺之人只能看到一方四角天,而只要跳脫藩籬,就可以擁抱廣袤無垠的天空。指揮棒就是“0”,盡管指揮家在臺上盡情優雅地揮舞著它,但它對管弦樂團來說卻絲毫沒有意義。只有當指揮家能夠利用指揮棒,讓樂團成員看到“揮舞”背后的意義,體會到整部音樂作品中的藝術意蘊和人文精神的時候,指揮家才能觸及指揮藝術的本質。事實上,這正是領導藝術的精髓所在。這對身處音樂廳之外,所有從事商業和其他高風險企業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接下來的幾章里,請你跟隨我和近百年來的6位偉大指揮家,共同見證這種領導藝術的奇跡,我們將認識到什么樣的差距會成為創造能量和新發現的來源,同樣,我們也會將自己從高高在上的演講者轉變為謙卑的傾聽者,用傾聽創造變化,并讓美好的事情發生。

我們將在一些從來沒有把“音樂”這個詞放進企業宣言的組織中做這件事,比如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默克制藥(Merck&Co.)、卡夫食品(Karft Food),甚至是美軍敘利亞邊境司令部,這些組織代表了各行各業的人,他們都在理解偉大指揮家的領導力方面找到了靈感。在那里,我見證了他們從著迷轉化為頓悟的過程。

記住,你不需要成為古典音樂的愛好者就能理解指揮家的領導藝術,因為音樂無處不在,你每時每刻都在經歷它,只是很可能不會從音樂的角度去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但這種情況即將改變!

打造屬于自己的領導力風格

我們都是音樂生物,每天都沉浸在各種各樣的聲音里。我指的并不是聽那些簡單重復的輕音樂、電臺音樂或是iTunes曲目庫中收集的歌曲,而是感知周圍的聲音的一種過程,也就是做事的方法。如果想成為更好的領導者,這些聲音是你首先要學會辨識的。

打個比方,想象你乘坐通勤列車去上班,途中不可避免的是火車在軌道上持續重復的聲音。這種有節奏的、有規律的聲音,預示著你離目的地越來越近而且讓你產生平靜又幸福的感覺,盡管你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種感覺從何而來。

再想象一下,你下了火車后乘坐出租車,這時的音樂元素則“潛伏”在出租車的突然啟動和剎車、司機的慌忙變道、司機對其他司機的尖叫等聲音中。這些元素都屬于嘈雜無序的噪音,所以你的神經系統才會提示:它使你變得焦躁不安。相反地,如果你幸運地能夠騎著單車去上班,就會成為另一種音樂的一部分——更安靜也更舒緩,在你身體運動的幅度和移動的速度之間有一種自然的和諧感,與光影及物體在地面的投射相得益彰。這樣韻諧的“樂章”也會調劑你的生活。

當你終于抵達公司開始工作的時候,周圍的音樂又會是什么樣的呢?四處走一走,聽一聽,接著問問自己,這個節奏是從哪里來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想知道公司今天會是什么樣子,你會先去哪里收集關鍵信息呢?是郵件收發室、產品研發部還是人事部?有沒有一個人像指揮一樣,每個人都朝向他?這個人或許是公司的CEO,或許是管理層之下的某個人。這樣的韻律是給予你更多的力量,還是讓你感到無助呢?你是否被嘈雜的聲音所干擾,被某些人的聲音分散了注意力?如果你想集中精力專心工作,就必須戴上耳機,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隔絕外面嘈雜的環境嗎?還是你想加入“合唱團”,與部門同事為一個項目共同努力,一起慶祝?還有,參加會議時,你聽見的是“情歌二重唱”還是悲劇中主角殉情的場景?再者,想象職場是一部交響曲,你覺得自己適合哪個樂部?在音樂進行過程中,觀眾能聽到你嗎?你是否有機會在主領位置上演奏優美的主旋律,或者唱著老掉牙的伴奏和音?聽眾對你的音樂是如何感知的?鄰居們抱怨了嗎?你的聽眾滿意嗎?最重要的是,所有的這一切都變得不同了嗎?

再請你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周一的清晨,你坐在辦公桌前,新一周伊始,所有的事情都看起來按部就班、井井有條,只是頭上的燈發出的光有些閃爍不定。雖然這會分散你的注意力,但你還記得要幫客戶找到一份重要的資料。然后,當你打開抽屜取文件的時候,卻不敢相信眼前出現的一幕。

電腦不見了,辦公桌消失了,書架和文件柜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事實上,整間辦公室都不存在了。本應該放在你面前的“資深投資經理”桌牌居然被換成了一個樂譜架。架子上的文件并不是季度財報,而是莫扎特《G大調弦樂小夜曲》(Eine Kleine Nachtmusik)的分譜。接著,你聽見周圍的人在調音,你突然意識到自己居然莫名其妙地坐在交響樂團第二小提琴聲部的后排,手里還拿著一把小提琴,排練馬上要開始了,你百思不得其解,這怎么可能呢?

但很快,你的困惑就變成了喜悅。畢竟,你一直都很喜歡音樂,盡管你從來沒有學過小提琴,但現在,你能夠像真正的專業樂手一樣行云流水般地演奏小提琴。此時你的同事們還在辦公室里調試數據,安撫過度緊張的投資人,抱怨沒有升職加薪、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瞧,你的運氣多好!你是不是在想,要是會計部那個討厭的施瓦茲(Schwartz)此刻能看到這一幕就好了。

但是等一下,那個坐在第一小提琴聲部,更靠近指揮的樂手不就是會計部的施瓦茲嗎?施瓦茲?這怎么可能呢?無論如何,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指揮示意音樂開始,你拼命地拉著小提琴,發誓要比那個會計部的廢人拉得更好。他們難道看不出他在濫竽充數嗎?你相信,這樣下去指揮肯定會注意到你出色的演奏,事實上,他的確在“看”著你。

此刻,指揮正低頭瞪著你,用嚴厲的口氣問:“你在做什么?你應該和大家一起配合,而不是獨自出彩。我要的是整個第二小提琴部聽起來像一把琴在演奏,而不是16個想出風頭的極端利己主義者!”當然,聽完指揮的斥責,你的內心是崩潰的,你望了望不遠處的施瓦茲,他在偷笑!

又練了一會兒,樂團便在后臺休息,你發現新同事們絲毫不在意剛剛發生的事情。與其他管弦樂手相比,小提琴手們正忙著抱怨他們的工作有多辛苦。一位小提琴樂手抱怨道:“好多音符要拉啊!”另一位樂手聽到后陰陽怪氣地說:“咱們樂團敲三角鐵的那位,每半個小時‘叮’敲一下就完事兒了,他領的錢居然比我們拉小提琴的還多,不愧是‘獨奏家’啊!”你無意中又聽到木管組的單簧管樂手和雙簧管樂手在交談,單簧管樂手說:“弦樂組的人真是夠了,每天4個小時的排練就沒有不走音的,要再這么下去,我寶貴的音準就被他們給弄沒了。”雙簧管樂手點頭表示贊同,接著說:“我的耳朵已經屏蔽他們好久了。”然后,銅管組的小號手也加入了他們的談話,抱怨道:“我們到底還要忍這個白癡指揮多久?唯一能讓整個樂團配合完美的方法就是徹底忽略他……”

突然,結束休息的鈴聲響起,原來是你辦公桌上的電話在響鈴。原本放在面前的樂譜架和弦樂小夜曲的樂譜都消失了,你的那臺舊電腦的屏幕隨之亮了,上面顯示著最新的盈虧數據,施瓦茲這個馬屁精仍舊在離老板最近的辦公室里坐著。簡而言之,你重新回到之前的混亂狀態中了,這時你不禁在想,難道每個“小社會”的場景都是如此嗎?從投資銀行到科研機構,再到交響樂團,難道所有組織的宗旨都是對情況惡化的追求嗎?

然而,你內心的聲音卻在反抗這種悲觀的情緒,人們認為可以從工作中收獲快樂和滿足,但這是不可能的,對嗎?每天清晨,當你親吻你的愛人,和孩子道別并準備離開家的時候,你的心思都留在家庭里了嗎?或者你的工作可以是一種精神寄托,被用來傳達你的生活理念嗎?當然可以,你向自己保證。答案猶如那位薪酬過高的三角鐵樂手敲出的聲音那樣清晰,它既不在輝煌的盈虧報告上,也不在莫扎特的偉大作品里,而是在我們生活中的音樂里,在我們每天與周圍人共同創作和感受的音樂里。

假設你現在有一個機會,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隨心所欲地改變職場中的隱喻性音樂,來重新規劃一個團隊架構。換句話說,你現在要帶領大家攀登新的高峰,于是你需要制定新的節奏來確保此架構的穩固。如果有需要,你也可以把音樂表述灌輸進每個人的表達空間里,并確定團隊中所有成員的平等互讓。你可以創造可預測性并力求讓人驚喜。總而言之,這就是你的使命:你是這個組織的設計師、詞曲創作者兼工作流程的協調者。

此刻,你的第一個沖動可能是想放上一曲自己喜歡的音樂——當然,這很好。但是等一下,它真的合適嗎?畢竟,大家不是來一起放松的,完成每天的工作才是你需要考慮的事情。

有時候,音樂能對你和你身邊的人產生預期的影響,比如調動你的激情,使你充滿動力,讓你更容易與他人合作、相處等。這又是什么力量呢?什么樣的音樂能激勵人心、緩和人際關系、激發變革和創新、使大家同儕攜手共創奇跡?如果你是最優秀的領導者,你會想到什么樣的音樂能讓組織里的每個人都產生共鳴呢?

美國國歌,美國軍樂作曲家約翰·菲利普·蘇薩(John Philip Sousa)的《星條旗永不落》(The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又名《星條旗進行曲》)比較適合吧?沒錯!行軍曲能讓所有人跟著鼓點和鏗鏘的節奏前進,是篇振奮人心、激勵人們勇往直前的樂章,組織里的人們別無選擇,他們只能緊隨隊伍,與大多數人保持完美的一致,沿著一條筆直的道路前進。此時,你看見客戶正站在路旁,搖著印有公司logo的小旗為你們吶喊。但是等一下,如果你突然想停下來思考片刻,行嗎?不可以!因為行軍的大鼓永遠不會停止。如果行軍的大鼓把隊伍帶錯了方向怎么辦?就像電影《動物屋》(Animal House)里的情節那樣,一列一列的盲目追隨者撞上了一堵磚墻。那該怎么辦?所以行軍曲并不合適,因為它不夠靈活。或許還有另一種更微妙的隱喻的解決辦法,試試天堂之音怎么樣?

當你坐在大教堂里時,陽光透過高處的彩繪玻璃灑落下來,視線所到的每一處都是那么美麗莊嚴。唱詩班完美地和聲,吟唱著古老的教堂音樂,唱詩班指揮的肢體語言極富表現力,似乎要把他們都帶去天堂。天吶,你想,如果銷售部和市場部也能如此就好了。你聽到有一個低沉的聲音在支撐整個和聲,此時你想到:啊,這是可靠的IT部。所以,你在腦海里描述了一個理想的工作場所,但你忽然意識到,在過去的一個小時里,你失去了所有的時間感和與外界的聯系,在如此和諧夢幻的空間里,就算歷經幾百年,甚至外面的世界早已混沌,天堂之音卻永恒不變。但是,如果你希望有更多的創新和與社會的聯結,這樣的音樂就太危險了,因為它與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格格不入。當然,你希望看到團隊和諧相處,但企業中的人才流動性大,并非每個人都適應企業的的規則和文化,人力資源部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培訓所有新員工,因此,和諧共生的幻影破滅了。你需要另一種解決辦法,輕快一點的音樂怎么樣?比如美國南部的爵士樂?

現在,你把公司變成了美國新奧爾良的爵士典藏音樂廳(Preservation Hall),此刻正在演奏爵士名曲《圣人降臨》(When The Saints Go Marching In),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并按照自己的風格即興演奏,他們在以某種方式一起工作,神奇的是,這些音樂聽起來相當合拍。你自然而然地跟著旋律打起節拍、擺動身體。聽眾們都熟悉這個曲調,所以,即便是即興表演也依然聽上去有板有眼。誰不愿意把音樂、工作與生活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就像迪克西蘭爵士樂隊(Dixieland Jazz Band)那樣輕松隨性呢?但麻煩的是,演奏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了相同的主旋律,盡管爵士樂聽起來很有趣且有它的創新性,但總難避免不斷地重復。而且,雖然結尾都是歡快的,但僅此而已,沒有機會轉變成其他的結尾,或者融入不同的情感。隨著時間的推移,聽眾們逐漸厭倦,最終難以再被這類音樂所打動。因為爵士樂的架構始終沒有改變,因此,其創新也就流于表面了。好吧,或許你還不夠大膽,只愿意待在自己的文化舒適區里。或許我們應該離開音樂的起源之地,登上“東方快車”一路向東?

中東音樂通常都有明顯的主旋律,樂團的每個人似乎都在演奏或者唱著同樣的旋律,但是,當你靠近他們側耳傾聽的時候,你會聽見意想不到的音樂——每一位音樂家演奏的旋律都不盡相同。你打開一間辦公室的門,就能聽到里面的那個家伙在做什么。他正在演奏輕微的顫音點綴著旋律,使音樂聽起來更加豐富。而另一間辦公室里的女士唱著更高的音調,嗓音更細。雖然聽起來是同一種旋律,但是每個人各有細微的變化,感覺既和諧又能展現個人創意,這不就是你心目中辦公室的理想氛圍嗎?客戶聽到的是清晰的旋律,而不是嘈雜的噪音,而且仍然可以找到適合個人品位的細微變化。不過,這樣的音樂也有它的局限性。

比如,當你到一家銀行申請貸款時,經理不肯貸款給你,因此你找到這家銀行的另一位信貸員,她看著同樣的資料,卻說可以貸款給你。同一家銀行怎么會有不同的答案呢?因為這家銀行的規則就像中東音樂一樣,不用太精準,各有各的尺度。

中東音樂有太多音符,介于全音與微分音之間,創造出美麗而無限的微分變化,他們會說“可以”“不可以”或者“都可以”。模棱兩可的標準創造出偉大的時刻,但是當它作為一個遠程指揮系統的時候卻也令人沮喪。一致性在哪里?可靠性又從何談起?所以顯然,這種音樂對你的業務來說存在局限性。我們是不是應該嘗試另一種體裁呢?還記得你上一次聽交響樂嗎?這是“經典的解決方案”嗎?

貝多芬的交響曲有著恢弘的格局,讓想法不斷延展探索,創造出一種永恒感和力量感,這種音樂無法在任何時候讓人翩翩起舞,卻經常需要理性地分析。在漫長的交響曲創作過程中,如何把這種想法結合在一起是必備的功力。交響樂需要管弦樂團各聲部的密切合作,打擊樂、管樂和弦樂之間的差異巨大,卻也知此知彼相得益彰。所以,人們期望看到的,是所有樂手彼此協作。你的企業將在四年后取得驚人的成績,你得到的回報完全符合你的預期,唯一的問題是,整個行業可能會在幾個月內發生巨變。

想想八軌錄音帶(eight-track tapes)吧,它很棒,卻早已被淘汰;想想柯達膠卷,如今已難覓蹤跡;想想打字機,多少偉大的文學作品由它呈現,如今也被取代。即使用盡心思、絞盡腦汁,你的反應速度可能仍然不夠敏捷。你或許為汽車工業打造出了一個偉大的概念,可是油價卻在四年之內大幅上漲,那么你的想法也就不再重要了。

如果這份工作需要長期的關注,就注定會產生長期的問題,遺憾的是,交響樂也稱不上是完美的解決方案,至少不是對每個人都完美。

世界上有沒有一種萬全的解決方案,適合各個組織的各個發展階段呢?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即使企業找到了解決自身問題的完美方案,也必須緊隨時代前進的步伐,隨時調整或改變策略。身為領導者,我們必須學會靈活調整樂曲風格,從一種音樂形式轉變成另一種音樂形式,帶領整個組織共同進化。我們可能需要學會如何組合不同的模式和音樂形式,創造出全新且至關重要的成果。但是,領導者如何才能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在瞬息萬變的世界里變得更有影響力呢?

我在本書中提出的“自我探索”(self-exploration)并不容易做到,它需要充分的關注和開放的態度,這對于許多當權者來說并非順理成章,而是既陌生又困難的。但是,我希望你能把音樂看成是領導力的一種藝術形式,甚至是吸引人的隱喻,同時,也是一種觀察與討論組織問題的視角和語言。而且,希望你愿意為自己領導風格的iTunes音樂庫收集音樂,并從中找到符合自己需求和個性的領導風格,打造屬于你的獨一無二的領導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利川市| 鄂托克旗| 迭部县| 沧州市| 察雅县| 莱阳市| 福鼎市| 石门县| 江西省| 中山市| 蚌埠市| 普定县| 牡丹江市| 西昌市| 山东省| 沛县| 绵竹市| 宁波市| 华坪县| 东台市| 佛坪县| 平湖市| 牟定县| 兴业县| 乃东县| 洞口县| 房产| 临安市| 鄯善县| 南投县| 宾川县| 许昌市| 鲁山县| 罗源县| 石首市| 光山县| 溧水县| 新营市| 嘉善县|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