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茶棚
- 重生之山河錦
- 宿雨微寒
- 2632字
- 2019-03-21 17:11:17
長衫白面八字胡的男子略一抬頭,便從那人戴著的破舊斗笠下看到了一副胡子拉碴卻難掩俊美的冷硬面龐,一失神的功夫,那人的巴掌就落在了肩頭,長衫白面男被拍了個趔趄,剛要發作,見到那人腰間的長刀又蔫了下來,只是訕訕地撇了撇嘴。
“這位老哥看來和燕世子蕭重樓很熟嘛。知道燕世子那么多事情啊”冷峻的青年推了推帽沿,露出了一雙極為英俊的眼睛,黑色的眸子閃著亮光。
長衫白面男很快收起了不悅,捋了捋八字胡,一臉高深莫地說,
“看來年輕人才來京城,你怪不得你不知道他呢!”長衫白面男一臉嘲諷,心道力氣大又怎么樣還不是從鄉下來的,連這樣的事都沒聽說過,真是見識短淺。
被別人腹誹見識短的青年跟著笑了起來,“是呀,我是剛剛到京,確實有許多事情還不明白呢。那蕭重樓若果真如此不堪為何那三公主還要死皮賴臉嫁過去呢?”
在灶上忙活的大嬸聞言,提高了嗓門道“還能為什么啊,和我一樣眼瞎唄!”
忙著給客人端茶送水的茶棚男人老臉一紅嚷道”瞎說什么,你能嫁給我不知積了幾輩子的德咧?“
年近四十的大嬸腰粗體壯隔著灶臺朝他男人揚了揚手中的大鐵勺子,那男子立刻蔫了下去,嘟囔了一句”好男不和女斗“
訕訕地替客人重新添茶。
眼瞎?
坐在一邊的瑾瑜饒是淡定如斯,還是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嘴角。
聽著同樣別扭的還有那剛剛進來頭戴斗笠的青年。
算了,還是快些打聽了消息,早早遠離這是非之地吧,瑾瑜暗道。
“小女子正要去往燕地,不知道哪條路更快呢?”坐在角落里頭戴帷帽的女子發問,聲音婉轉如黃鸝。
茶棚眾人皆向那女子看去,
“看姑娘的打扮,一定是大戶人家的小姐,還是莫要圖快,走官道最為妥帖。”坐在門口的一位花白老者好心提示道。
“老伯不知,我家相公在北地病重,如今性命垂危,我心急如焚,還是想早一點見到相公。”帷帽女子言辭懇切,聞言之人無不動容。
“我知道一條路去北地最快,出了這京郊,進了玉皇山便有一條小路,走這條小路可省去幾日的時間”長衫白面男瞇著眼睛道。
“不妥”背對著瑾瑜頭戴破斗笠的青年將茶碗重重放在桌上,摘掉破帽轉頭看向瑾瑜。
“那條小路向來不太平,夫人還是聽老伯的話走官道的好。”那斗笠青年轉過頭側過身,單手撐著桌子看向瑾瑜,聲音雖然慵懶,面色卻透著嚴肅。
瑾瑜看著面前忽然轉身的男子,總覺得哪里很奇怪。
男子的衣著實在普通,甚至有些破敗寒酸,容貌憔悴卻難掩駿逸,時時挺拔的身形語態絕非平民所有。
算了,京城本就是魚龍混雜的地方,在這里見到一兩個喬裝打扮的貴人也不算是什么稀罕事,自己堂堂的公主不還出現在這里嗎。
茶棚外不遠處走近了兩個五大三粗的男人,為首的男人滿臉的絡腮胡子,腰中別著一把大菜刀,撇著八字步晃晃蕩蕩進了茶棚。
茶棚里忙活的男人趕忙迎了出來,用力地在衣襟上擦了擦手,從懷中掏出了一貫錢,笑著捧給了那男人。
“早就給六爺預備下了。”
那男人接過錢掂了掂,漫不經心往懷里一揣,“算你這次老實。”
那男人正要往出走,眼神在茶棚里一掃,便看到了角落里坐著兩個頭戴帷帽的小娘子。
男人手捏著下巴,眼神上下打量,嘿嘿一笑露出滿口的黃牙。
“兩位小妹妹這是要去哪啊,陪六哥哥吃杯茶吧”那男人滿臉的淫邪,走上幾步,伸手便要掀瑾瑜的帷帽,玉竹
一抬手便拽住了那男人的咸豬手,轉身一擰,那男人就被按在桌上殺豬一樣叫了起來。
“給我揍死她,揍死她!”
男人的小跟班見大哥被欺負急了眼,抄起凳子就要砸過去,卻在扔凳子的瞬間停止了動作,腿一軟摔在了地上不省人事。
同樣失去了意識的還有玉竹手下按住的絡腮男人。
茶棚里的眾人正猶豫著要不要四散而逃的空檔,這場以惡霸調戲良家婦女為主題的打鬧,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結束了。
然后就見到趕過來幾個神色晦暗不明家丁模樣的男人,給戴著帷帽的女子行過禮之后,淡定地把那二人拖了出去。
京城里果然到處都藏龍臥虎啊!
斗笠青年扭臉看向那兩名女子,本來還打算出手相救呢,沒想到那女子竟然身藏著如此厲害的暗器。
茶棚中其他人并不知道那二人是如何暈倒的,可斗笠青年卻看得一清二楚。
那二人中的是袖針,一種靈巧的暗器,平時藏于袖中,用的時候輕輕一按,便可從錦盒中發射銀針,銀針細小令人防不勝防,更厲害的是能夠在銀針之上淬毒。這二人中針之后便立即失去了意識,想必是純度極高能令人瞬間麻痹的藥物一類。而發射銀針之人就是剛剛問路的女子。
咳咳,當時誰勸人家不要走小路,走官路最安全來著,蕭重樓狠狠抽了抽面皮,
這樣的女子不走小路走官道,不是女子的安全有了保障,而是劫匪的安全有了保障啊!
瑾瑜掃了一眼捏著茶碗神情復雜的斗笠青年,出了茶棚,在不遠處的林間上了馬車。
茶棚中卻另有一雙眼睛竟直直地追尋瑾瑜的身影而去,直到身影沒入了馬車,長衫白面男瞇著眼將碗中的茶水一飲而盡。
茶棚中經過了剛剛的小風波又恢復往昔的祥和,斗笠青年吃了幾個饅頭喝了幾碗茶,將茶錢拍在了桌上,轉身出了茶棚,翻身上馬向城中跑去。
不久后京城一處偏僻的的窄巷里,青年翻身下馬,四顧無人,側身轉進了一處民宅,宅院有些小卻還算干凈,院中一顆一人粗的大楊樹為小小的院落灑下陰涼一片,四十出頭的婦人正在墻根底下給花澆著水,蕭重樓走到了近前,才聽到動靜遲緩的抬頭,
“呀,世子爺”那婦人摔了水壺,又驚又喜。
“我就說嘛,咱家的世子爺怎么會病,更不會出事的。我就說嘛”那婦人很是激動。
“張嬤嬤。”蕭重樓扶著嬤嬤進屋敘話。
這張嬤嬤原是燕王妃的陪嫁,隨著燕王妃入了燕王府多年,燕王妃去世之后,便不愿在王府多待,依舊回了京城老家。雖然離了燕王府,但到底是看著蕭重樓長大的,感情深厚自不必說。
蕭重樓上一次見張嬤嬤還是半年之前,他雖不常來京城,但凡到京,必來探望嬤嬤。
“你與公主可還好?”坐在椅子上的張嬤嬤開口問道,這樁婚事來的離奇,張嬤嬤人不糊涂,更加知道蕭重樓的性子。
“這個日后細聊,今日我來,還有一事,想請嬤嬤看看”說著蕭重樓從懷中小心翼翼掏出一個布包,打開布包卻是一封燒了大半的信。
蕭重樓雖然對這樁婚事很是抗拒,但卻還不想把張嬤嬤攪進來。
張嬤嬤捧著信,瞇著眼細瞧
“這是北齊語?!”張嬤嬤跟隨小姐入了燕王府,燕王府戍守邊關,多與北齊打交道,所以她自己也跟著王妃學了些北齊語。讀信還是不在話下的。
“木材,轉運到江曲,申時會面,完顏將軍”信被燒了大半,只留下斷斷續續的幾段字,張嬤嬤反反復復看了幾遍,翻譯出了這幾個字。
蕭重樓將這些記錄在在紙上,字雖然不多,但還是得到了重要的訊息,北齊和西戎有所勾連這是毋庸置疑的,還提到了一個關鍵人物完顏將軍,但信中提到的木材是何意?
西戎需要北齊往他們那里運送木材。西戎沒有蓋房子的木頭?還是沒有燒火的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