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那天,張瑋開車來接的馬凱。
“就我們倆去么?”馬凱問。
“阿龍開車帶著胡青先去了。方方不去。我是帶著你去看看。”
“坪山這個廠,可能有問題。開兩個車去就是想把剩在那邊的物料都拉出來,送到惠州去。那個老于,不好好做,天天打麻將。掙了一點點錢,全胡吃海塞了。方方老說阿龍不管老于,阿龍就想著干脆把坪山這個廠關了。”
“小馬在惠州那邊已經開好廠了。做了一周,現在每天能出500多臺。要是老于的工廠不要了,他那邊能加到1000臺一天。但是他的良品率高。老于那邊雖說都是華威出來的人,做事是真的馬虎。媽的天天被客戶罵質量差,我也很煩。”
“哎,我想想該怎么開。不行,我得給阿龍打個電話。”
“你很少去坪山么?不太熟悉路?”馬凱問。
“去很多次。但是總是記不住。事情太多了。有時候開車一想事,就開過了。所以有時候特別想副駕上有個人能陪著說說話。”張瑋找了個路邊停下來,打起雙閃。
他問過阿龍之后,又上路了。
他們說著話,路過了一個挺大的國惠康商場。廣東的村鎮上,一般國惠康是商業的中心。
馬凱說:哎喲,坪山也挺繁華的嘛。
張瑋應了句:恩,快到了。過了紅燈再開五分鐘就到了。
張瑋之前說,老于的工廠頂在坪山街上,馬凱還沒特別在意。幾分鐘后,當張瑋把車停在路邊,馬凱下車的時候,還能聽到國惠康促銷活動的喧鬧聲。
他們站在門口,張瑋四下張望,大概是確定沒人跟著,開始給阿龍打電話。過了一會,聽到轟隆轟隆下樓的聲音,阿龍打開了門。
這是一棟獨立的農民房。一樓是客廳,廚房,和正常住家沒有多大差別。他們走上二樓,開始看到一些零零散散的箱子。有一間臥室的門是開著的,應該是倉庫,胡青正蹲在里面理貨。張瑋他們走過去,問:有多少套料?
胡青數了下已經碼好的箱子,說:應該有四百多套。今天上了五百套去產線,要等到晚上才能知道能下來多少臺。
張瑋又帶著馬凱上了三樓。馬凱第一感受是,大白天的為什么日光燈感覺這么亮?再仔細一看,但凡有窗戶的地方,都掛著軍綠色的棉被,大概就是那種勞保用品店買回來的。
應該是為了遮光和屏蔽聲音。產線上各個測試的環節都會產生聲音,如果不這樣遮擋,估計在馬路上都能聽得見。
有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走過來,給他們開始發煙。他們站到樓梯口開始抽煙。
“哦,這是老于。老于,這是我一個兄弟,過來看看。”張瑋也就簡單地介紹了一下。
“張總,產線不能停啊。你說要賣套料出去,今天把這些拉走可以,但是你過兩天物料回來了,一定要往這邊送。這幾天剛好元旦,小弟們可以放幾天假。過了節,他們可是等著做機器拿工資呢。”
“我知道我知道。這次是沒辦法。客戶要幾百套料發到迪拜去做售后。要不怎么可能我連機器都不做。你叫幾個小弟準備好,我下去把后備箱打開,你們就把物料搬上來。”張瑋這么吩咐。
“張總,不在這兒吃個飯嗎?這都中午了。”
“阿龍陪你們吃吧,客戶還等著我們呢。”張瑋這就開始往下走:“阿龍,晚上你回去的時候,記得把胡青送回家啊。”
他看著幾個小弟進了倉庫,就和馬凱到了一樓。打開門,先從門縫看了下外面,然后走出來,裝作檢查車,繞著車走了一圈,踢踢輪胎,看看油箱之類的。然后打開后備箱和朝著工廠的后車門。他站在大門和車之間,一邊看著四周,一邊給阿龍打電話:“可以了,讓他們快裝車。”
然后他走過去發動了車,馬凱站在門口準備幫忙。門開了,幾個小弟抱著箱子魚貫而出,他們先把后備箱塞滿,關上后車蓋。又把剩下的物料塞到后座。張瑋看著差不多了,對馬凱說:快上車。
開車的前幾分鐘,張瑋沒說話。一直盯著后視鏡,拐了幾個街道之后,上了高速。
“操他媽,每次來的時候都和做賊似的。”他點了根煙。
“這個地方真挺扎眼的。哎,我們要回去么?”
“回去個屁。我們去惠州,把這些料送到小馬那兒去。方方在那邊等著呢。”
“這次實際是在清工廠。我們還沒和老于說,今天找這個理由把物料拖走,晚上阿龍把成品機器再拉走。剩下的物料就沒幾個錢了。然后再談怎么結束的問題。”
“老于這逼也不是什么好屌。不這樣搞,還不知道他會搞什么鬼。”
“阿龍這次氣壞了。”張瑋突然開始笑起來:“他一開始以為小馬是個野路子,根本不相信小馬能把工廠做起來。結果方方和小馬把事情做完之后,不管什么地方都比老于好。阿龍之前還想著把兩邊都留著,方方自己給小馬打包票,說出了問題他來負責。我們這才決定把老于給清了。”
“估計這個清尾,阿龍不太好做。不管了,這是阿龍的事情。”
這個時候馬凱的電話響了,是方方。
“你們在哪呢?”
“你說你們倆這事辦的,出來也不給我打個電話。看把我急的。吃飯沒?給你們留點飯。”
張瑋倒是很順利就開到了惠州的工廠。馬凱取笑他:“咿,不容易啊,一次性就找到了。”
“可能是因為我喜歡這個工廠。”張瑋說得很坦誠。
小馬的工廠同樣也是一棟樓,但是在一個偏僻的村子里。有一條小河從村落中貫穿而過。大部分的房屋,在小河的另一邊。工廠夾在小河和國道之間,離群索居。國道兩旁是成片的芭蕉樹,張瑋從國道的岔路開進去,停在了小樓前面的曬谷場上。
方方站在門口,和一個年輕人聊天,看到他們車來了之后,那個年輕人轉身進了小樓。
“咋樣,這地方是不是挺好?我尋思著,下次可以帶個魚竿,到河里去釣魚。”方方和馬凱說。
只見那個年輕人帶著四五個小弟出來,開始搬張瑋車上的物料。其中有個胖胖的國字臉小伙子,走到張瑋面前來:“姐夫,你來啦。”
“恩。這是馬總。”張瑋指了下馬凱,又對著那個年輕人喊:“小馬,你過來一下。”
那個年輕人走了過來,普通人長相,就是特別瘦,帶個眼鏡,像是個鄉村教師。
“這是你本家,也姓馬。估計春節后來我們這邊,你們先認識一下。”
小馬伸出雙手握住馬凱的手,說著略顯生硬的場面話。馬凱有點不太自在。
“得了吧,一幫干高仿的,搞得像給領導匯報似的。”方方推了小馬一下。緩解了大家的尷尬:“你們要不要先吃飯?我叫他們把飯熱一下。”
張瑋對那個國字臉小伙子說:“阿弟,這是胡青給你的物料清單,你把物料都對一下。哎,對了,老于有沒有打電話給你?”
“打了,我就說姐讓我在深圳過了元旦再走。”
“老于沒逼逼吧?”方方走在前面,頭也不回地問。剩下的人跟著他進了小樓。
從一樓看仍然沒有任何工廠的跡象。比老于那邊大。一層大概有一百多平方,總共三層。
一樓除了客廳,廚房,還有一間臥室。那是小馬的房間。
二樓是三面四個房間,一間是倉庫,兩間男生宿舍,一個維修間。
三樓是一樣掛著勞保棉被。一個大開間是車間,正在做機器。一個房間是倉庫,一個房間是女生宿舍。
每層都有獨立的洗手間和淋浴間。
“房東的三樓本來沒裝修,這些隔墻都是我們現做的。他們以前只住一二樓。所以特別合適。”方方給他們介紹:“要不你看,咋地面都能刷靜電漆,畫黃線呢?看上去還挺正規的吧?”
“小馬找這個地方真花了點心思。你看這地方,又安靜又方便。”方方順嘴又說了一句:“哎,走吧,飯應該好了,餓了吧?”
張瑋和馬凱又下到一樓。工廠沒有微波爐,飯菜放在倆個不銹鋼盆子里面,上鍋蒸了一下。
馬凱一模盆子底,油膩膩的,應該是沒怎么洗干凈。他沒好說什么,和張瑋一樣,端起來就吃。兩個素菜,一個小炒肉。馬凱胡亂扒了幾口。阿弟從冰箱里面給他倆拿了兩瓶可樂。
吃完后,他們三個走到外面聊天。
“老于沒鬧吧?”方方問。
“應該是沒發現。阿龍今晚能順利把貨提走了,剩下就他去談了。”
“我就說這樣弄沒事吧。今天你也看到小馬這個干勁了。你就是讓他一天出一千五百臺,他加幾個人也能做得出來。老于那邊早點關了,他那逼樣,我總擔心他給咱們惹什么事兒。”
“恩,一切順利的話,應該這一周那邊就能搞定。”張瑋說:“阿弟讓他在這邊再待幾天吧。”
“行。那我晚上從工廠走的時候給你電話,看把機器給你送到哪。”方方把煙頭彈出去:“哎,還有,小馬說的那個事情,我就答應他了啊。”
“行行行。你定。馬凱,我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