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曲藝薈萃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照內容可以分為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等10個類別。曲藝便是其中的一類。

所謂“曲藝”,就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以“口語說唱”的形式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抒發感情,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社會生活、記錄歷史信息。這些曲藝形式,都離不開語言。語言是文化的核心內容,更是非物質文化的主要載體。因此,我們的各種曲藝形式,都是語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語言文化資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回想1991年,中央電視臺開播了一檔深受觀眾喜愛的節目,叫做《曲苑雜壇》。這檔節目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盡顯民族藝術瑰寶”為宗旨,它讓我們從熒幕上欣賞到了許多精彩紛呈的曲藝形式。像相聲、小品,以及京劇、評劇,這些都是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跋嗦暋⑿∑?,魔術雜技。評書、笑話,說唱一曲。東西南北中,君請看,曲苑雜壇……”,這幾句主題曲,也成為了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旋律。

這些曲藝形式,想必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它們常常出現在舞臺上、熒幕上,深受觀眾喜愛。而除此之外,就在我們北京的地界兒上,如今還有許多已經不為人所熟知的曲藝形式在流傳著。它們曾經都有過輝煌的一段歷史,都帶有濃厚的北方色彩,要么就誕生于老北京城內,要么就是在北京周邊地區生長、最終在京津一帶繁榮。它們既是老北京的文化名片,又是曲藝界的寶貴財富。

據統計,北京地區的語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大約600種,數量極其可觀??墒?,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環境有了變化,一些曲藝形式生存的土壤漸漸消失,有的流行范圍已經很小,逐漸退出了觀眾的視野;有的則是沒了傳人、瀕臨滅絕。我們這本小書肩負起搶救文化遺產的責任,選取了26種老北京民間曲藝形式,為您進行推廣介紹。這26種曲藝形式分別是:

戲曲類:燕歌戲、山梆子戲、蹦蹦戲、葦子水秧歌戲、下葦甸皮影戲、詩賦弦。

弦歌類:單弦、岔曲、聯珠快書。

鼓書類:京韻大鼓、京東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五音大鼓、北京琴書、平谷調。

走唱類:太平歌詞、十不閑、蓮花落、數來寶。

另有幾種不太好歸類的,分別是大胡營高蹺會、太平秧歌及商業叫賣(吆喝)。

這些曲藝形式中,有的已經被認定為北京市級或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的則還未列入名錄。不論怎樣,它們都時刻顯示著我們北京的語言文化特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安县| 临清市| 呼玛县| 五家渠市| 靖宇县| 甘德县| 福安市| 禄劝| 贵定县| 百色市| 新建县| 大渡口区| 新津县| 巨鹿县| 泸溪县| 新和县| 额济纳旗| 宣汉县| 巴马| 新晃| 昌邑市| 山阴县| 安图县| 视频| 应城市| 张掖市| 兰坪| 昭通市| 滦平县| 日土县| 景洪市| 蕉岭县| 板桥市| 瑞丽市| 禄丰县| 永清县| 永德县| 乃东县| 治多县| 德昌县| 诸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