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法律文明史(第12卷):近代亞非拉地區法(上卷):亞洲法分冊作者名: 楊翠柏 夏秀淵 金勛 柴松霞 李耀躍本章字數: 678字更新時間: 2019-05-06 16:53:40
第八節 馬來西亞法的特點
馬來西亞的法律制度主要來源于普通法系,并以英國法為其原型。其他一些英聯邦司法管轄區尤其是印度的法制特色也融入在馬來西亞的法律體系中。然而,自獨立以后,馬來西亞本土和傳統的價值觀開始在其法律體系中顯現并不斷得以加強。可以說,馬來西亞的法律制度是伊斯蘭法、本土習慣和英國法的混合物。
近代以前馬來亞地區的法律受到多種文化影響,具有多元性。進入近代以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也帶來了西方文明的輸入,隨著英國殖民統治地位的確立,英國式的法律規范與司法技術逐漸取代傳統馬來亞地區的固有法律與習慣,西方法律文明成為馬來西亞法律發展的樣板。近代以來的馬來西亞立法不僅深受英國法的影響,并且深受同屬英殖民地的印度近代立法影響,乃至于在財產法、刑事法等領域的一些立法直接脫胎于印度法典。
作為一個種族、宗教復雜的聯邦制國家,再加上歷史的原因,馬來西亞各個州法律差距很大,甚至有些法律領域,不同族群即有不同的法律,移植西方法律文明的馬來西亞雖然很大程度上致力于統一法律,但近代以來。馬來西亞法律淵源除成文法、判例外,還包括了土著法和習慣、中國習慣法、伊斯蘭法、印度法、馬來習慣法、英國普通法、某特定日期在英國普遍適用的衡平法學說和法規。法律文化的多元性并未完全消失。
獨立后的馬來西亞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和立法,實現了經濟的持續發展,縮小了貧富差距,保持了社會的基本穩定。特別是以保護馬來人為導向的新經濟政策及相關立法,一方面,在其貫徹不平等民族政策方面受到各種批判,另一方面,其關注弱勢群體,較為成功地解決主要貧困人口生存與發展問題之功,也值得其他發展中國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