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文明史(第12卷):近代亞非拉地區法(上卷):亞洲法分冊
- 楊翠柏 夏秀淵 金勛 柴松霞 李耀躍
- 803字
- 2019-05-06 16:53:35
第十節 國際公法及國際貿易法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國際化、強化國際競爭力”等話語的流行,韓國在各個方面也朝著全球化的方向發展。在國際貿易一體化為代表的全球化潮流背景下,國際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國內法和國際法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由于韓國經濟主要依靠出口,為了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存活下來,韓國國內法也正逐步完善,以適應國際標準和水平。
一、國際公法
韓國憲法第6條規定:“根據憲法所締結和公布的條約和普遍承認的國際法規范與國內法具有同等效力。”“按照國際法和有關條約的規定保障外國人的地位。”
韓國國際法指的是在諸多國際法體系中與韓國相關聯的國際法規范。其中比較重要的國內法、國際公約及條約如下:
(一)國內法

(二)國際公約

(三)雙邊條約
韓國與世界各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并與有關國家簽訂了軍事、經濟協作,文化協定等雙邊條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條約有:《美韓共同防御條約》(1954年)、《日韓基本條約》(1965年)、《請求權及經濟合作協定》(1965年)、《關于居住日本的韓國公民的法律地位協定》(1965年)、《中韓刑事司法協助條約》(1998年)、《韓國—智利自由貿易協定》(2004年)、《韓美自由貿易協定》(2012年)等。
二、國際貿易法
作為“世界中的韓國”,韓國也在逐漸擴大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法律領域。加上持續了七年之久的烏拉圭回合(GATT UR)談判最終于1993年達成協議,由此,建于1947年的GATT轉變為管理世界貿易,解決國家間貿易爭端的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它涵蓋了游離在現存GATT體制外的農產品、纖維、鋼鐵交易、服務貿易、國際投資,以及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等幾乎所有國際貿易的相關領域,因此,其重要性可以說是日益被重視。韓國也在被稱為International Trade Law或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 Law的這一領域中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
(一)單行法

為了適應國際貿易法體系快速發展,韓國不僅認可國際規則,而且盡力去研究如何完成國內的司法體系和國際貿易的連接和接軌,在國際經濟交流和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
(二)相關的重要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