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形不正,德(1)不來;中不靜,心不治。正形攝德(2),天仁地義(3),則淫然(4)而自至。神明之極,照知萬物(5),中守不忒(6)。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

【注釋】

(1)德:此處指精氣。

(2)攝德:“攝”,正,修持之義。“德”,道德修養。

(3)天仁地義:效法天之仁,地之義(尹注)。

(4)淫然:綿綿不斷的樣子。

(5)照知萬物:〈心術下〉作“昭知天下”?!罢铡蓖ā罢选??!罢铡毕隆昂酢弊譃檠芪模ㄍ跄顚O說)。

(6)中守不忒:“中守”,意指內心持守虛靜。通行本“中”下衍“義”字,據王念孫之說刪除。

【今譯】

形體不端正,精氣就不來;內部不安靜,心神就不定。正形修德,效法天仁地義,則精氣就會綿綿不斷的來到。神妙的作用發揮到極致,便令使人朗然昭明而察知萬物,內心持守虛靜而無有差錯。不讓身外之物惑亂感官功能,不讓感官功能惑亂心神,這樣就是內心悟道了。

【詮釋】

本章宣揚“正形攝德”,以為效法“天仁地義”,便可使人達到“神明之極”的境界。分述如下:

一、心形雙修、形德交養

在形與德的修持方面,〈內業〉強調心形雙修、形德交養,“形不正,德不來”,兩者必須相養相成;因此,提出“修心正形”、“正形攝德”的重要命題。此即〈心術下〉所謂“正形飾德”。這里認為形、德修養至一高度的境界時,精氣就自然來到,而能心神悟道。

二、天地之倫理意含

在“正形攝德,天仁地義”這句話中,〈內業〉特別強調“攝德”的重要。所謂“天仁地義”,天地是一仁義之德境界的呈現,在這里可以說已經將天地予以人倫化。這說法和老莊有著極大的不同。老子的天地是一自然狀態,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里很明顯地可以看出稷下道家對于老子有著不同的發展。莊子講天地或者作為一物理的存在,或者作為一種精神的境界,這種精神境界是藝術性而非倫理性的,但是稷下道家則將天地予以道德化,這樣的看法和老莊分歧,卻和孟子相通,孟子將天地人倫化可能是本于稷下道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用必备| 青川县| 紫阳县| 合山市| 宜昌市| 武陟县| 长乐市| 花莲市| 红原县| 衡阳市| 霍州市| 揭西县| 政和县| 酉阳| 西华县| 收藏| 株洲县| 贵南县| 遂平县| 山东| 柘荣县| 班玛县| 西乌珠穆沁旗| 锡林浩特市| 大兴区| 衡山县| 乌拉特后旗| 赣州市| 玉溪市| 榆社县| 铁岭县| 安化县| 道孚县| 宾川县| 军事| 柏乡县| 勐海县| 白河县| 简阳市| 綦江县|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