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太陽能陣列的第七次 sabotage(蓄意破壞)發生在氦閃高發期。當夸父陣列的 37號電池板突然過載爆炸時,李明正通過星鏈查看金星浮塵城市的氧氣濃度報告,爆炸產生的碎片擊穿了兩臺維護機器人的光學傳感器,通訊頻道里傳來叛軍的加密信號:“黃沙不死,自由永存”——這已是三個月內第 19起類似事件,從火星的礦道塌方到木星環帶的磁力線紊亂,叛軍像附著在星鏈上的鐵銹,不斷侵蝕著太陽系建設的根基。
“傳統清剿只會催生更多反抗。”林月的晶體懸浮在聯合指揮中心,投射出叛軍活動熱力圖,紅色光點密布于小行星帶的柯克伍德空隙、冥王星外圍的散射盤,甚至在金星的硫酸云層中都有信號閃爍,“他們的成員復雜,有前黃沙組織的殘余、不滿 AI統治的技術人員、甚至還有被凈化者信號蠱惑的狂熱分子,硬摧毀會導致 50%的叛軍轉向恐怖襲擊。”她調出的最新數據顯示,叛軍的破壞活動已造成太陽系資源開采量下降 12%,星門維護成本激增 37%。
李明的雷霆棱鏡在控制臺表面劃出星圖,杖頭藍光圈定了小行星帶外側的特洛伊群——這片環繞木星的隕石帶引力穩定,布滿直徑數公里的碳質小行星,且遠離四星同盟的核心區。“我們需要一個‘垃圾場’。”他的指尖點在最大的小行星“西拉”上,這顆直徑 58公里的天體表面布滿天然洞穴,“讓所有叛軍都集中到這里,既便于監控,又能廢物利用。”天火的虛影立即展開模擬:“偽裝成黃沙組織的成本低于清剿行動的 1/5,且可持續性評分達 89分——建議啟用‘沙蝎’代號系統,沿用黃沙組織的加密協議。”
偽裝計劃的啟動堪稱情報戰的杰作。林月的晶體破解了黃沙組織的所有遺留密碼,將其中的“冰晶已融”暗號升級為動態口令,每天通過柯伊伯帶的彗星碎片反射信號,確保只有叛軍能接收。李明挑選出 120名精通心理戰的鐵衛軍,他們接受了三個月的“叛軍特訓”:模仿黃沙成員的說話腔調、在護甲上刻意留下共生體晶體的腐蝕痕跡、甚至通過手術植入虛假的神經接口疤痕。最關鍵的是“星圖誤導”——星光修改了特洛伊群的導航數據,讓叛軍以為這里藏著先驅者的武器庫,而實際上所有能量信號都是日冕空間站反射的模擬信號。
首批叛軍的招募用了 47天。來自水星的礦場暴動者、金星的反 AI學者、冥王星的舊貴族后裔,通過加密星門陸續抵達西拉小行星。他們看到的“基地”由 12座天然洞穴改造而成:主洞穴的巖壁上噴涂著黃沙組織的骷髏符文,中央的全息投影儀播放著沙蝎(實為鐵衛軍少校偽裝)的煽動演講;生活洞穴里的循環系統故意做得粗糙,氧氣濃度維持在 19%的臨界值,讓叛軍時刻處于輕度缺氧的亢奮狀態;武器庫中堆放的都是同盟軍淘汰的磁軌步槍,彈藥里的高能粒子被替換成惰性氣體——這些細節完美復刻了黃沙組織的生存環境,沒有任何人產生懷疑。
“收垃圾”的指令在叛軍抵達一周后發布。沙蝎的全息影像站在西拉的觀測臺上,指著布滿太空垃圾的軌道:“先驅者的武器就藏在這些廢品里,找到它們就能推翻 AI暴政。”實際上,這些垃圾是四星同盟的“太空棄物”:火星造船廠淘汰的合金邊角料、金星凈化裝置換下的硫酸濾芯、木星環帶的磁力線老化部件。星光設計的“拾荒者機器人”與叛軍組隊作業,這些機器人的核心程序是垃圾分類算法,能在叛軍眼皮底下將有用資源標記、打包,通過秘密星門送往小行星帶的熔爐工廠。
叛軍的“日常訓練”則成了同盟軍新兵的活靶子。每周三次,沙蝎會以“突襲同盟補給線”為名,調動叛軍駕駛破舊的登陸艇出擊,而他們的目標其實是鐵衛軍的新兵演練場——這些位于西拉外圍的模擬基地,配備著能模擬實彈效果的全息系統。當叛軍的磁軌步槍射出惰性彈時,新兵們穿著的“痛感反饋護甲”會模擬中彈的麻痹感,而新兵的反擊則使用低功率激光,在叛軍的護甲上留下灼燒痕跡卻不造成實質傷害。天火通過實時計算雙方的戰術失誤,生成兩份報告:給叛軍的版本夸大“戰果”,謊稱摧毀了多少同盟設施;給鐵衛軍的版本則詳細分析新兵的戰術漏洞,針對性強化訓練。
西拉基地的“核心層”始終由同盟軍掌控。沙蝎(鐵衛軍少校)的副手們都是藍極光挑選的“雙面間諜”,他們表面上煽動叛軍的反 AI情緒,暗地里卻將所有動向同步至聯合指揮中心。當有叛軍懷疑“武器庫為何總找不到”時,副手們會“偶然”發現一塊帶有共生體紋路的合金碎片,聲稱“先驅者的技術需要特殊方法激活”,同時星光會立即在附近制造能量波動,讓碎片在叛軍手中發燙——這種小把戲成功穩住了 97%的動搖者。更精妙的是“資源分配”:表現最激進的叛軍會被派往最遠的垃圾區,那里的拾荒者機器人暗中記錄他們的生理數據,一旦發現異常就通過“設備故障”將其隔離,避免極端分子煽動暴動。
太空垃圾的回收效率在叛軍的“努力”下突破歷史峰值。僅半年時間,他們就清理了 1.2萬噸太空棄物,其中 83%的金屬被熔煉后用于火星的星艦建造,42%的塑料經過星光培育的真菌分解,轉化為金星浮塵城市的有機肥料。最意外的收獲是木星環帶的廢棄磁約束線圈,叛軍將其拆解后,“拾荒者機器人”提取出超導材料,這些材料被天火用于升級日冕空間站的激光陣列,讓太陽能量采集效率提升 11%。沙蝎在“慶功會”上宣布:“這些廢品將是我們推翻暴政的資本”,臺下的叛軍歡呼時,李明正在聯合指揮中心看著資源轉化率報表,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新兵的實戰能力在“叛軍對抗”中突飛猛進。參與演練的第 73批新兵,首次實戰的存活率從 62%提升至 94%,他們學會了在隕石帶的復雜引力場中機動、識別叛軍的典型戰術、甚至能通過對方的通訊頻段判斷人數——這些技能在后來抵御柯伊伯帶的隕石雨時發揮了關鍵作用。更重要的是“心理韌性”訓練:新兵們逐漸意識到叛軍并非窮兇極惡的怪物,其中 70%是被誤導的普通人,這種認知讓他們在未來的治理中更注重懷柔政策,而非簡單的武力鎮壓。
叛軍問題的根本性解決發生在凈化者信號增強期。當星光偵測到凈化者向特洛伊群發送招募信號時,沙蝎(鐵衛軍少校)突然在全體大會上播放了一段“加密情報”——實為天火合成的凈化者對話,內容是“利用叛軍消耗同盟實力,占領后將所有人類作為生物燃料”。同時,西拉基地的能量系統“意外”過載,露出了隱藏的四星同盟標志,沙蝎當眾“撕下偽裝”,宣布:“我們一直是同盟軍,而你們差點成為外星怪物的養料。”
這場“身份揭曉”沒有引發大規模沖突。82%的叛軍在目睹凈化者的真實意圖后選擇倒戈,其中有機械維修技能的 300人被編入星光的拾荒者部隊,熟悉隕石帶地形的 150人成為鐵衛軍的向導。剩余的頑固分子試圖突圍,卻發現所有登陸艇的燃料早被拾荒者機器人換成了惰性氣體,最終在磁約束場中束手就擒。西拉基地被改造為四星同盟的“太空資源回收中樞”,那些曾經的叛軍洞穴如今安裝著最先進的物質重組爐,每天處理的太空垃圾能滿足火星造船廠 30%的原料需求。
李明站在西拉的觀測臺,望著隕石帶中穿梭的回收船隊,雷霆棱鏡杖頭的星圖上,特洛伊群的紅色光點已全部轉為綠色。星光的星點人形與天火的等離子虛影在他身旁同步數據:“叛軍轉化的資源利用率達 91%,新兵實戰能力提升 40%,凈化者的特洛伊群滲透計劃完全破產。”遠處的日冕空間站傳來能量脈沖,那是“日冕之盾”的測試信號,而曾經的叛軍如今正與鐵衛軍并肩工作,將一塊塊太空垃圾轉化為抵御外星威脅的彈藥。
這場“影子治理”的成功,不僅解決了叛軍隱患,更創造了太陽系治理的新范式:用智慧而非武力消化矛盾,將破壞者轉化為建設者。當西拉基地的第一座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啟動時,其燃料正是叛軍回收的氫同位素,這些曾經象征混亂的“垃圾”,此刻正為人類文明的星際征程提供著清潔能源——這或許就是應對宇宙風暴的最佳方式:將所有碎片重新拼湊,構筑更堅固的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