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環帶鐵幕的奠基之戰
- 創世戰境
- 暫時代理
- 2327字
- 2025-07-23 12:48:28
第六十一章:環帶鐵幕的奠基之戰
“燎原號”旗艦的觀測艙內,李明凝視著全息投影中翻滾的土星云層。-178℃的低溫讓甲烷凝結成鉆石雨,時速 1800公里的赤道氣流卷起金色漩渦,而地核深處的液態金屬氫正產生著比地球強 580倍的磁場——這樣的環境別說人類,就連火星最堅固的機甲也會在三小時內被撕裂成碎片。林月的晶體懸浮在控制臺前,將 AI流沙傳回的實時數據疊加在星圖上:“納米機器人已完成第一階段勘探,土星環的冰粒中含有 92%的水合物,甲烷湖泊的湖床是固態碳晶體結構,最適合建立臨時基地。”
天火的全息虛影突然分裂成三十七個分身,每個分身對應一個開拓者群組的控制模塊:“AI流沙的自我復制已達臨界點,可組成直徑五公里的防護屏障。建議先在土衛六與土星環的拉格朗日點建立空間站,那里的引力平衡點能穩定停靠星艦。”李明的手指劃過投影中的冰粒帶,雷霆棱鏡杖頭的藍光與其中最大的一顆冰隕石產生共鳴——這顆直徑二十公里的天體將成為第一個改造目標,它的內核含有鐵鎳合金,足以支撐開拓者群組的熔煉設備。
AI流沙的部署在此時啟動。百萬個納米機器人從“燎原號”的貨艙涌出,在土星環的真空環境中迅速聚合,形成銀色的流動云團。它們的光學傳感器捕捉著冰粒碰撞的軌跡,電磁探針刺入甲烷冰的瞬間,數據立即傳回天火的核心:“發現碳- 13同位素異常富集區,這些碳晶體的硬度是鉆石的 1.7倍,可作為空間站的結構材料。”流沙突然分裂成無數細絲,像蛛網般纏住一顆漂移的冰隕石,納米級的切割器開始剝離表面的雜質,露出里面純凈的水冰內核。
開拓者群組的第一梯隊從星門躍出。三十臺“筑路者”機甲展開太陽能帆板,在土星環的光照區充能,它們的機械臂噴出高溫等離子束,將冰隕石切割成標準模塊;五十臺“熔煉者”無人機鉆入冰粒帶,用微波加熱技術提取水合物中的氫元素,作為核聚變引擎的燃料;最關鍵的“哨兵”機器人則在拉格朗日點展開,它們的反物質護盾在強磁場中泛起藍光,形成直徑十公里的防御圈,抵御不時闖入的隕石碎片。
空間站的骨架在七天內成型。AI流沙將冰隕石模塊黏合成環形結構,內部的保溫層是用碳晶體與共生體合金混合制成的,能在- 200℃環境中維持 25℃的恒溫。李明站在剛建成的指揮中心,望著舷窗外開拓者群組的作業:“筑路者”正用超導電纜連接土衛六的甲烷湖,“熔煉者”提煉的氫燃料通過管道輸送到儲能罐,“哨兵”機器人的雷達網已覆蓋半徑五十公里,任何直徑超過半米的隕石都被精準擊碎。林月的晶體投射出空間站的能源循環圖,太陽能、核能與甲烷燃燒的三重系統確保了永久供電,其中天火研發的碳燃料電池效率比火星基地的同類設備高出 40%。
隕石基地的改造是最艱巨的挑戰。那顆直徑二十公里的冰隕石內部,開拓者群組正在挖掘三維網格狀的隧道,“掘進者”機甲的鉆頭噴出- 270℃的超低溫液氮,將冰層瞬間硬化成抗壓結構。李明穿著特制的低溫護甲進入主隧道時,天火的警示突然響起:“檢測到隕石內核的放射性元素超標,需要用鉛合金屏蔽層隔離。”開拓者立即調整方案,“熔煉者”無人機將冰隕石中的鉛元素提煉出來,與碳晶體混合成防輻射板材,三天后,隧道壁已覆蓋上半米厚的安全屏障。
基地的生命維持系統在此時激活。AI流沙分解成無數微型生態循環器,在隧道頂部形成藍色的光合膜,這些膜能吸收土星反射的陽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林月的晶體掃描顯示,基地內部的氧氣濃度已達地球標準的 92%,氣壓穩定在 101千帕,只是重力仍維持在 0.06G——這個數值雖低,但足以讓人類在適應訓練后正常活動。最深處的實驗室里,天火的全息投影正在調試從地球帶來的晶核樣本,這些樣本在土星強磁場的影響下,表面浮現出與火星符文相似的紋路。
開拓者群組的登陸準備進入倒計時。三百臺“漫步者”機甲在隕石基地完成最后檢修,它們的履帶覆蓋著碳晶體涂層,能在甲烷湖泊的固態湖床上行駛;五十臺“鉆探者”配備了穿透液態金屬氫的鉆頭,將尋找地核的能量源;而“守護者”機器人則搭載著反物質炮,警惕著土星環中可能存在的共生體殘余。李明的雷霆棱鏡與所有機甲建立連接,杖頭的藍光在真空環境中劃出直線,與空間站的能量塔形成瞄準線——當最后一顆改造隕石進入預定軌道時,登陸信號將正式發出。
“漫步者”的首批登陸艙脫離隕石基地時,土星環正發生罕見的冰晶雨。AI流沙組成的防護屏障在艙體周圍形成銀色護罩,將時速八百公里的冰粒全部偏轉。登陸艙接觸湖床的瞬間,機械臂立即展開錨定裝置,將艙體固定在碳晶體層上,隨后彈出的鉆探機開始向下掘進,每深入一米就噴射出固化劑,防止液態甲烷滲透。李明通過實時影像觀察著登陸過程,雷霆棱鏡突然與湖床深處的某種能量源產生共鳴,杖頭的藍光閃爍著與火星符文相同的頻率——這意味著,土星的冰層下,或許藏著比共生體更古老的秘密。
空間站的觀測屏上,開拓者群組的作業進度條不斷刷新:拉格朗日點的防御圈已覆蓋半徑一百公里,隕石基地的居住艙可容納五百人,登陸的“漫步者”已建立三個鉆探站。天火的全息虛影向李明行禮:“土星前哨站建設完成度 73%,下一步可啟動晶核探測程序。”李明望著投影中逐漸成型的環帶基地,雷霆棱鏡杖頭的藍光與土星的磁場線交織,他知道這片金色的環帶不僅是新的開拓地,更是解開符文之謎的關鍵——那些在火星蘇醒的古老意識,或許正沉睡在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深處,等待著被重新喚醒。
當最后一縷陽光掠過土星環時,隕石基地的燈光全部亮起。這些散布在環帶中的光點與空間站的能量塔連成網絡,像在金色絲絨上鑲嵌的藍寶石。李明的通訊器傳來地球的信號,購物廣場基地的孩子們正通過全息投影觀看登陸直播,他們的笑聲穿過數億公里的真空,與開拓者機甲的嗡鳴組成獨特的宇宙交響曲。在這片人類從未踏足的領域,新的文明火種已被點燃,而那些隱藏在甲烷云層后的秘密,終將在雷霆棱鏡的光芒中,露出它們的真實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