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鶴也出列反駁道:“子言世俗之間。常民溺于習俗,學者沉于所聞。此兩者,所以成官而順政也,非所以觀遠而論始也。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賢者議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與論心;拘于俗之眾,不足與致意。故勢與俗化,而禮與變俱,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動,循法無私,民之職也。知學之人,能與聞遷,達于禮之變,能與時化。故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釋之。”
趙勉...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趙鶴也出列反駁道:“子言世俗之間。常民溺于習俗,學者沉于所聞。此兩者,所以成官而順政也,非所以觀遠而論始也。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賢者議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與論心;拘于俗之眾,不足與致意。故勢與俗化,而禮與變俱,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動,循法無私,民之職也。知學之人,能與聞遷,達于禮之變,能與時化。故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釋之。”
趙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