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積極備戰
- 回到古代當海盜
- 雁渡南潭
- 2650字
- 2019-04-07 20:01:33
福斯托送給劉驍的信全文用西班牙語書寫,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劉驍已經同南洋地區的大多數人一樣,能夠掌握好幾門語言,閱讀一封十七世紀的西班牙語信件簡直是小意思。
這封信的內容由福斯托根據海岸保衛戰引申而來,洋洋灑灑總共寫了五頁紙,開頭多是些贊揚大漢軍隊強大戰斗力的“廢話”。有用的內容出現在中后段,上面說西班牙在和樂城內擁有大量情報人員,這些人剛給他傳遞了一份極其重要的消息——蘇祿國內部出現了分裂。
事件的經過其實非常簡單,因為首戰告負的緣故,蘇祿國內出現了以王后李如歌為首的主和派。這幫人認為大漢國力不容小視,主張停止與大漢的戰爭,并派使者過去簽訂合約,把被俘虜的幾百名蘇祿士兵遣送回國。
但這樣的訴求卻得到了蘇丹巴布哈拉的堅決反對,他和忠于自己的主戰派堅決要求將戰爭進行到底,以徹底消滅大漢這個隱患。戰和兩派的意見針鋒相對,蘇祿廟堂之上的火藥味越來越大,直接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另外,為了進一步對大漢進行打壓,巴布哈拉計劃派出兩艘滿載金銀財寶的貨船,在三艘軍艦的護衛下前往渤泥。他打算把這兩船寶貝送給渤泥國王,以期望渤泥能跟蘇祿站在一起,攜手對付大漢。
哈哈哈,以前總覺得天上不會掉餡餅,但現在看來,天上不僅會掉餡餅,而且這餡餅還是個超大份的!正式的戰爭還沒打呢,蘇祿自己竟然先亂了,這不就好辦多了嘛!劉驍看完信,激動地當場就打了半套軍體拳。
也該他這么激動,在處于戰爭狀態的兩個國家之間,其中一方自己內部出了問題,對另一方而言就跟打了勝仗沒什么區別。
激動地心情平靜以后,劉驍不動聲色的決定起下一步計劃:不管你蘇祿是主戰還是主和,反正我這邊是不會跟你和平的。戰爭這東西,不打則以,打就要徹底把敵人征服。自己現在是一棍子把敵人打蒙了,所以他們才會出現求和的想法。
但是,國與國之間絕不會有永遠的朋友,也絕不會有永遠的敵人,不管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每個人的立場都不可能一成不變。說不定過幾天主和派又成了主戰派,到時候蘇祿還是會進攻自己,倒不如趁大漢兵威正盛的時候跟對方死磕到底。
總之一句話:和談是不可能和談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和談!
制定好這個戰略方向,劉驍馬上叫來傳令兵,命令所有高級官員都到王宮議事廳參加緊急會議。
大漢王國既不是君主制更不是民主制,如果要找一個制度來類比的話,應該和軍隊的管理方式最為接近,也就是所謂的“首長制”,或者說更為極端的“家長制”。因此每回在會議一開始,劉驍就沒有把多余的精力放在喋喋不休的討論上,而是直奔主題,只闡述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為啥這么霸道?不為別的,就因為劉驍是穿越者!
對于以后的歷史,他雖然記得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大體的方向還是知道的。而他的全體手下,包括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不知道未來的歷史走向。就連大清這樣一個全世界最龐大,最富裕,軍隊數量最多的超級大國,在不遠的將來也會被一眾西方“小國”摁在地上摩擦。這話說出去又有幾個人會相信?
通過平日跟趙岳的聊天,劉驍慢慢明白了一個道理,很多東西自己知道就行,除此之外跟誰說都沒用。這就跟后世在網絡上與人辯論一樣,雙方噴來噴去,看似都是有理有據,但最終誰都不會把對方說服。所以劉驍就采用了軍事化管理,這種方法最簡單,最粗暴、卻也最有效。管你到底理解不理解,只要認真聽命令就行了。
武斷嗎?絕對的武斷!獨裁嗎!絕對的獨裁!
***************************
會議室原本是王宮內的一間書房,后被劉驍騰出來專門用于開會使用。里面的布局十分簡單,只有一張七米長的大木桌,外加十幾把木椅。大殿里空間那么大,劉驍每次在那里開會都覺得保密性太差,在自己辦公室又覺得不夠正規,自從定在這里后,總算覺得正常多了。
劉驍坐在主位上,看看叫的人都來齊了,便不再多說廢話,直接大聲說道:
“我已經得到了準確消息,再過段時間,茍娘養的蘇祿人會運送一大批金銀珠寶造訪渤泥。送上門的肥肉,不吃才是傻子,咱們一定要把這筆富貴截下來!現在我命令:
“第一,趙岳帶幾十個腦子機靈的人前往亞庇,去亞庇商會成立兩三個公司和西洋鬼佬做生意。主要從他們手里買進硫磺、硝石、鐵、銅、鉛、錫、棉花和糧食等戰略物資,另外出售給他們一些香料、茶葉、瓷器等物品。我知道這買賣多少有些賠本,但只要不是虧得太厲害就可以。至于活動經費,國庫大門隨時為你們敞開,盡管從里面拿就行!”
劉驍這么做是給自己留了條后路,畢竟渤泥和蘇祿關系向來友好,說不定還真會跟巴布哈拉站在一條戰線上。而蘇祿離大漢那么近,一旦雙方交惡,自己面臨的局面將更為棘手。而如果提前去亞庇做貿易,可以有效避免將來被渤泥卡住脖子
“第二,趙海生率領二十名蛙人搭乘商船出海,潛入蘇祿國都和樂城,以大清商人的身份在那里偵察情報。主要是了解他們的城內布局,部隊數量和裝備情況,有什么重要消息盡快傳回來。尤其是去渤泥送禮船隊的出港時間,務必要給我打聽清楚!”
福斯托的在信中說的情報人員,對劉驍造成了很大啟示,于是他也決定向蘇祿派出“間諜”,以求獲得對方更多的信息。
想了一會兒,劉驍又對這個命令做了調整,把趙海生換成了馮老四。在劉驍心目中,趙海生勇猛有余但不夠機靈,這種人最適合在戰場上當先鋒,但地下工作這活卻未必能勝任。與之相比,經驗豐富、有勇有謀的馮老四應該更能把這個任務完成好。
“第三,趙海生、陳錚和魯煒率領部隊進行海上封鎖、搶灘登陸、以及陸戰等專項訓練。”
“第四,在原有軍械廠的基礎上,再增設兩座新的軍械廠。第五,對剩下的蛙人部隊進行爆破訓練。這兩方面你們都不懂,由我親自負責就行。”
“最后一點,盡可能留下途徑附近海域的淘金工人,同時在亞庇的公司也要盡力收留貧苦勞工或破產商人,以增加大漢的人口數量。不論身份、年齡和種族,只要能來我們就一定歡迎。好了,我就說這么多,大家都聽清楚沒有?”
眾人目瞪口呆地聽完命令,看著國王嚴肅的表情,加上那不容質疑的口氣,一時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趙海生說:“陛下,您以前不是說了嘛,咱們現在是正規軍,不能再干老本行了,這怎么又要我們去打漁呢?這樣做是不是有點不太正義......”
“我說老趙,你咋這么多廢話呢?”阿益當即懟了趙海生一句。“陛下讓怎么干咱們就怎么干,虧你你竟然拿出正義來說事,咋不想想自己以前干過幾件正義的事情!”
“阿益,別瞎扯淡!”劉驍連忙打斷他的話。“海生啊,蘇祿現在是咱們的敵人,對待敵人就要不能講原則。況且我在戰書中已經說過了,以后將要打擊所有蘇祿船只,所以不管用任何手段,只要把他們打趴下就是最終的目標。”
“我明白了,陛下!”趙海生點點頭。
“好了,你們按我剛才說的,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等打敗蘇祿,你們幾個也算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