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懷好意的人,在暗中作對,決心再大也難辦。
大半天下來,邱茶壺沒勁了,楊郎中泄氣了,周大爺退縮了,另外幾個,平時都很活躍的人呢?也沒有一個有膽量出來,收拾殘局。
怎么辦?怎么辦呢?良補鍋匠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可他還來不及找到楊郎中和邱茶壺,給他們鼓一鼓勁。卻見孫大貴,上來就是一陣大罵。
“這究竟是誰在指揮?誠心要把我們弄死是嗎?”很顯然,孫大貴心里的火,已經(jīng)惹燃了。“哪里都不去,偏要把我們帶到這里來……”
良補鍋匠很清楚,孫大貴指桑罵槐,雖然沒提名字,但明的就是沖著他來。于是,良補鍋匠也開始失去信心了。
大家立在那里,都不說話。云三嫂實在看不下去,便站起身來說道:
“都說母牛尿多,女人話多。多就多吧,無論怎么說,都行。我覺得,我們這樣不是辦法。沒一個規(guī)矩,搞成一盤散沙。沒一個共識,搞來到處胡碰。所以我建議:一,抓緊時間,商量一個辦法出來。照計劃行事。二,一定要聽指揮。別耍脾氣,別當假聰明。把大家?guī)У讲芡鯄危潘阏姹臼隆H鍪麓蠹疑塘俊Gf不能我行我素。四,要前后照應。我們當中,有體力好的,有體力差的。有老的,有小的,有東西多的,有東西少的,有走得快的,有走得慢的。大家都要互相體諒一下。”
云三嫂在眾人面前,提了幾點建議,說中要害。人群中,便嘰嘰喳喳議論開來。
“這個女人真不錯,光聽說話,就知道她心眼很細,想得周到。”
“是呀,八層寺的棒客,那么兇。她都敢于出面,肯定不比一般。”
當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見。
“可惜是個女人,再能干也沒用,要大家聽她的才算是。”
盡管人多嘴雜,可陳二嫂,李幺姑,黃大嫂,卻不管那么多。她們走到中間,大聲吶喊說:“良補鍋匠,楊郎中,云三嫂都說了,你們幾個男子漢,快去商量一個辦法出來吧。”
“還有邱茶壺、陳秀才、孫大貴、黃篾匠,你們這些出過遠門的,去吧,商量一下。”
“江泥水匠、陳紙匠、周大爺,還愣在那里做什么?后面幾個,乖,你們也去吧。”
良補鍋匠聽見點他名字,二話沒說,首先走了出來。接著,楊郎中、邱茶壺、陳秀才、孫大貴,還有十幾個,說話做事,一直都很實在的人,也很快圍了上去。
可是,就在他們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忽然風雪襲來。大伙驚慌不已,不得不中斷商量,起身尋找背風處。
鄉(xiāng)親們在山林里面尋了許多時候,怎么也找不著背風地點。良補鍋匠為了避免盲目消耗精力,便與楊郎中他們幾個,走到一個較高的懸崖邊上,辨別方向。就在這時,不知是哪一個神經(jīng)出了問題的人,吼了一聲:
“走右邊,翻過山坡就對了。”
由于大家心情浮躁,根本沒加思索,一窩蜂就沖了過去。山坡上大樹參天,巨石裸露,果然有一條,采藥人走過的小路。鄉(xiāng)親們以為找到路了,便一直向前走去。結(jié)果事與愿違,不知不覺,就迷失在了偌大的山林之中。
天快黑了,鄉(xiāng)親們依然還在林子里面,到處亂串。
高寒山區(qū),到了傍晚,異常寒冷。那刺耳的風聲和密密麻麻的雪花,簡直讓人驚恐萬狀。云三嫂嚇得面如土色:
“這么惡劣的天氣,這么糟糕的環(huán)境。一夜下來,不知又要凍死多少人呀。補鍋匠大哥,你不是說你來過山里面嗎?天都快要黑了,抓緊時間想個辦法嘛。”
“大妹子,我說句實話吧,這種鬼天氣,我還真的沒見過。”良補鍋匠說,“我都冷來受不了了,不知天老爺,為何這么不配合。”
“那就連夜趕路吧。”江泥水匠說,“還停下等什么?”
“說得簡單。方向都沒搞清楚,往哪里走呢?”良補鍋匠說,“情況不熟,摸黑趕路。這么多人,搞不好就會掉下山崖。如果運氣不好,再遇上豹子老虎,你說怎么辦?”
陳紙匠胳膊有傷,一路到頭,都是咬緊牙關(guān)跟著跑,從不輕易發(fā)言。這會兒天快黑了,他也著急起來。“既然趕路不行,那就找一個避風地點。先駐下來再說。”
“你看我們,走過去走過來,就是在找地點呀。”楊郎中說,“只要把老弱病殘安置好,其他人都好辦。”
在風雪中,一個個心急如焚。良補鍋匠睜大眼睛,左看右看。忽然他抬手一指,說:“走,我們到那邊去看一看。”
鄉(xiāng)親們順著良補鍋匠手指方向,走了一陣,果然發(fā)現(xiàn)山坡腳下,有一些背風的巖窩。良補鍋匠說:
“今天晚上,就只能住這些巖窩了,大家搞快一點。”
在良補鍋匠指揮下,鄉(xiāng)親們很快分成了十余堆,在相距幾十甚至數(shù)百丈遠的巖窩下,駐扎了下來。
“何草鞋,黃篾匠,陳老幺,你們搞快一點,到每個巖窩腳下去,招呼一聲,找點年輕人過來,給我一路,到那邊山上去,砍柴燒篝火。”
“燒篝火?”黃篾匠說,“這么大的雪,哪里還有干柴呢?”
良補鍋匠說:“干柴是沒有。只要能夠燃燒就行。”
沒過多久,良補鍋匠便帶上四五十人,拿著彎刀繩索,爬到對面山上去,砍了許多杜鵑、鳳尾柏和松枝下來,拖到各個巖窩前面,給大家燒起了篝火。
良補鍋匠忙碌一天,已經(jīng)很累了。安頓完畢,便躲到一旁,休息去了。
寒風呼嘯,雪花紛飛。大家圍著篝火,依然冷得瑟瑟發(fā)抖。許多小孩和身體較差的老人,爹呀媽呀放聲大哭。哭得山野陰風慘慘,哭得山野天昏地暗。
一更時候,楊郎中把自己的事情收拾清楚,正準備去找良補鍋匠,商量下一步的打算。可他再也沒有想到,老遠就聽見良補鍋匠和孫大貴,驚天動地吵鬧起來。
“你太欺負人了吧。再東罵西罵,我就不客氣了。”良補鍋匠警告孫大貴,可孫大貴還是不停謾罵。真是,人不要臉,鬼都害怕。孫大貴把誰都不放在眼里,無論如何,要找良補鍋匠討說法。雖說良補鍋匠心胸比較寬闊,但他還是被孫大貴的惡語,傷得不是滋味。“你以為我是你的出氣筒是嗎。我砍柴生火,跑上跑下,你就沒看見。不是我,你說今晚上要冷死多少人?你的眼睛,挖給狗戴著啦?就只知道欺負弱者,到處挑弄是非,背地里說別人壞話。”
孫大貴脾氣大,語言刻薄,一點不講道理。而且,矛頭直指良補鍋匠。從表面上看,良補鍋匠好像有什么軟肋,被孫大貴抓著了。其實不然,他明知是自己,唆使郭大漢兒干的蠢事,卻來找良補鍋匠討說法。其目的,不外乎就是想把良補鍋匠,打壓下去,讓大家都聽他的指揮。
楊郎中是個好人,但他兩邊都不想傷負。站在中間盡說一些敷衍了事的話。結(jié)果,一點不起作用。
后來,良補鍋匠叫他大妹子勸了一陣,心里道:孫大貴這種人,經(jīng)常抓屎糊臉,本來就沒素質(zhì),跟他這種人吵鬧,只會把自己搞得沒水平,于是主動讓了對方。
良補鍋匠雄心勃勃,卻是老人翁背兒媳婦——累死不討好。良補鍋匠不僅搞得很窩囊,還跟孫大貴搞成了貼反的門神。
他想:行好不見好,既然不對,那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