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針對關乎藝術設計本體性的兩大哲學問題——藝術設計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涉及藝術設計的起源和發展、概念和范疇、藝術設計和文化的關系,以及設計目的等方面。完成本章的學習,應該理解和掌握以下內容。
(1)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制造工具起,人類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完成了自身的轉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會設計的人。
(2)從感覺到知覺,從意識到認知,進而到通過造物對形態加以改變和塑造,人類逐漸形成了一定的造型觀念。
(3)文化和設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設計的源頭始于造物,造物標志著文化的誕生。一方面設計的歷史在佐證著文化的生成;另一方面設計也在不斷地創造著文化世界。
(4)設計的范疇與分類因為科學技術的變革和社會審美標準及藝術形式的變化所致。基礎的設計包括產品設計(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染織服裝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展覽展示設計)這四大主導專業,它們作為設計藝術大系統的子系統,構建了各自的學科體系,形成了設計藝術大系統的核心層面。
(5)最初的造物源自人類的生存需求,人類制造出不同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來使自己適應自然環境,發展生產。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自覺地發展出了越來越多的高層次需求,開始重視生活用具的審美性特征,不再滿足于物的功能性需求。并且隨著意識的增強,各種滲透著不同文化內涵、宗教思想,體現著等級秩序、社會意識的造物開始出現。
(6)設計是一種藝術,是人類有計劃、有理性、合乎特定目的的造物行為,是一種功利性的經濟行為,是“藝術有價”的市場行為。
(7)對設計師來說,為了讓人類更好地生活,設計應該是一個具體的概念,設計要在考察當時當地的社會文化語境的基礎上為人類更好地生活做出適當的引導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