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用好“任務片”,作業大提速

如果說孩子的作業是一座小山,任務片就是把這座小山切割成3~4個小土堆,每搬走一個小土堆,就讓孩子休息5分鐘。

倩倩上小學二年級,最苦惱寫作業。每次關上門寫作業,媽媽進去一看,倩倩不是在玩鉛筆,就是在偷偷看漫畫書,還把她的黏土泥放在作業本上。媽媽對此火冒三丈,只好盯著倩倩寫作業,倩倩果然寫快了很多。但媽媽偶爾接個電話,或者去做一會兒家務,倩倩立刻就開始玩。媽媽說一項作業,倩倩就做一項,媽媽不說,倩倩就等著,一來二去,倩倩要3小時才能寫完。媽媽疲憊地想,如果倩倩不貪玩,一口氣把作業寫完該多好!

孩子不貪玩,好好寫作業,這是大人幼稚的幻想。因為玩是孩子的天性,對抗天性一定會帶來低效率。只有順應孩子的天性,教育才能事半功倍。讓孩子作業提速的第一個奧秘,恰恰就是:用孩子的貪玩,誘惑孩子快快寫作業。

家長首先要承諾孩子,寫完作業就可以盡情地玩。但現在孩子的作業量很大,孩子很容易覺得這個承諾是空頭支票,寫完就得睡覺了,哪有時間再玩?孩子的內心獨白是——既然沒有希望,不如現在就玩,能玩一點賺一點。這種心態下,孩子怎么會不磨蹭呢?

任務片的本質,就是給孩子希望——只要寫完一小段作業就能玩一會兒。一個晚上的作業看起來像山一樣高,但切成小片后,就是一個個小土堆了。孩子的心態就會立刻發生變化,快速搞定這個小土堆是有希望的,正大光明地玩是有希望的。這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就從和父母的斗智斗勇中解放出來,集中到趕緊寫完這段作業好好玩上面。

任務片的劃分,可以根據孩子作業的具體情況,3~4片最理想。學齡期孩子的專注時間大約是15~30分鐘,所以單個任務片時間最好控制在這個時間范圍,太長了孩子就會感到疲倦,效率也就大打折扣了。

5分鐘的休息,可以選擇孩子既喜歡玩,又能快速獲得樂趣的項目。比如玩黏土泥,陀螺,水,唱歌,吃幾顆葡萄粒,喝一小杯酸奶,和父母聊聊天,無所事事地轉一轉。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只有5分鐘,但也一定要讓孩子離開寫作業的書桌或者房間,獲得一種徹底放松、徹底休息的感覺。孩子玩得越快樂,快點寫完下一段作業的動力就越強。

有的家長問,現在很流行番茄鐘工作法,自己手機上也有番茄鐘的APP,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的設置,可不可以直接用到孩子寫作業上?

我的建議是,不能照搬番茄鐘。對孩子來說,任務片有多重好處:①孩子在切分作業的過程中,也會訓練到任務分解力,慢慢習得這種重要的管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孩子在任務片中,會逐漸學會感知時間、預估時間,形成時間和任務的關系直覺,這對孩子的自我管理很有幫助;③任務片的效率有保證。在玩的誘惑下,孩子快速完成一個任務片,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會逐漸形成良性循環。如果用番茄鐘,有些孩子也許會磨時間,反正要寫25分鐘才能玩,寫100道題也是25分鐘,寫10道題也是25分鐘,孩子只想熬時間,沒有動力去提高速度,更不會體會到“完成目標”這種美妙的成就感。

有的家長問,如果孩子玩起來忘了時間,超過5分鐘了怎么辦?

任何一種習慣的養成,都是開始的時候最難。家長在幫孩子使用“任務片”作業法的時候,一定要先和孩子講清楚,最好形成契約,嚴格遵守5分鐘休息制。家長一方面要用規則約束孩子,另一方面要聰明地幫助孩子。比如在這5分鐘時間里,不要給孩子提供延續性強的項目,動畫片、長篇故事、iPad……這些項目絕對不可以,因為它們除了消耗孩子的意志力,毀滅孩子對自控力的信心,導致“任務片”作業法失敗,沒有任何其他作用。要為孩子選擇那些能迅速放松,又快快結束的項目。

其實最理想的狀態是全家同步——晚飯后爸爸媽媽看書,孩子寫作業,孩子休息的5分鐘,爸爸媽媽也休息一會兒,一起聊聊天,逗逗樂,講講笑話,玩個幼稚的小游戲,重溫一下親密的親子時光,這將會是一種多么溫馨的場景!蔡笑晚先生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這位父親培養了6個出色的孩子,有哈佛大學教授,有高盛集團副總裁……他是怎么讓孩子在學習間隙放松的呢?他在家里做了一個乒乓球臺,孩子學累了,就打打乒乓球。他有一個二胡,孩子學累了,爸爸拉二胡給孩子聽,讓孩子在音樂中陶醉……

如果孩子實在想多玩一會兒,父母也不要大聲斥責,要語氣溫柔、行動堅決請他停止休息,告訴他:還想再玩?完成下一個任務就可以了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贵阳市| 台安县| 蚌埠市| 江达县| 盱眙县| 尖扎县| 抚松县| 新建县| 新乡市| 沙雅县| 灯塔市| 诸城市| 固原市| 门源| 呼玛县| 东港市| 康平县| 梅河口市| 重庆市| 石屏县| 项城市| 法库县| 安达市| 蕲春县| 丹江口市| 北碚区| 千阳县| 武宣县| 六盘水市| 阳东县| 黄石市| 扎赉特旗| 丹凤县| 库车县| 安国市| 会东县| 射洪县| 普格县| 肇庆市|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