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難得的自我暴露

  • 杜甫論
  • 廢名
  • 2662字
  • 2019-02-21 17:48:09

杜詩的暴露,其本質是暴露剝削階級,包括作者自己。當然,這并不是說杜甫已經懂得“階級”,他有的時候階級偏見還很重。如他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里同情天下寒士,同情自己這一階層的人,而對農村的孩子則大罵:“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這就是階級偏見,指“南村群童”為“盜賊”,失掉他本來有的“不為困窮寧有此”的胸懷。然而杜甫在復雜的社會現象當中確實看出了階級對立的事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這都寫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里。在《兵車行》里,他把他自己作為一個道旁過者,同被征的兵談話,被征的兵答他:“長者雖有問,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因為積了這些活生生的生活經驗,《自京赴奉先詠懷》里寫他自己到家時的情況才能寫:“入門聞號咷,幼子饑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豈知秋禾登,貧窶有倉卒。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憂端齊終南,洞不可掇。”這就把自己的家庭和“平人”分開了。其所思的“失業徒”,所念的“遠戍卒”,在杜甫明明是有記憶的,他自己的家庭和他們比起來居于有特權地位之列。社會就是這樣的階級對立,一直到晚年,自己飄流在湖南,有《遣遇》一詩,寫著:“石間采蕨女,鬻市輸官曹。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號。聞見事略同,刻剝及錐刀。貴人豈不仁,視汝如莠蒿。索錢多門戶,喪亂紛嗷嗷。奈何黠吏徒,漁奪成逋逃。自喜遂生理,花時甘缊袍。”這無意中把杜甫是一個寒士的形象寫得很生動,“花時甘缊袍”,而其“自喜”的心理也暴露得極有趣,就是僥幸自己這一家還沒有到民不聊生的地步,睜開眼睛一看,到處是“刻剝及錐刀”!凡這些,都表現杜甫看出了社會上分兩種人,一種是人民,一種是剝削階級,他自己雖然窮困,是屬于后一種的,“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

暴露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事,要像杜甫這樣的深入生活的人才能做到一些。深入生活的具體意義在舊時代就是深入到人民的痛苦生活當中去。要像杜甫的“夜投石壕村”,要像他在湖南真正地接觸了“石間采蕨女”,要像他“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確實做了“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的道旁過者。這樣的人才能暴露自己“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這樣的人才能寫出《狂歌行贈四兄》這樣的詩來:“與兄行年校一歲,賢者是兄愚者弟。兄將富貴等浮云,弟竊功名好權勢。長安秋雨十日泥,我曹鞴馬聽晨雞。公卿朱門未開鎖,我曹已到肩相齊。”有時又啼笑皆非,很難分出是暴露,還是自憐,還是自己炫耀,如杜甫寫過他長安過考的情況:“憶獻三賦蓬萊宮,自怪一日聲烜赫。集賢學士如堵墻,觀我落筆中書堂。”又寫他做官的時候怕遇見上司:“徒步翻愁官長怒”,請假不去又提心吊膽的,“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已令請急會通籍,男兒性命絕可憐!”所有中國的詩人,沒有像杜甫這樣的坦白的。陶淵明是很誠實的人,他寫起詩來就是含蓄,所以含蓄的原故,是他怕他說的話不誠實,他不肯自欺,這正是陶淵明的美德,如他的《飲酒》的一首:“在昔曾遠游,直至東海隅。道路回且長,風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余。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他本來是問他自己,當初為什么跑得那么遠呢?出來求官做呢?要答這一問,說是因為饑寒交迫,可以的,像什么“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正是好文章,然而陶淵明不肯這么說,他在早年家里還未必窮到這個地步,出來恐怕也是自己想做一做官,所以他的詩寫著“似為饑所驅”,一個“似”字,就是含蓄的寫法了。杜甫就沒有這個含蓄,他是暴露。陶淵明的詩也反映了陶淵明未曾深入生活,他很快就決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息駕歸閑居。”當他真正遇到饑寒的時候,也只能說著:“人皆盡獲宜,拙生失其方。理也可奈何,且為陶一觴。”這表現的是統治階級內部的問題,所說的“人皆盡獲宜”,是他自己所屬的這一個階級的人。“理也可奈何”的“理”正屬于維護其社會秩序的上層建筑的范疇,不像杜甫“自喜遂生理”的話暴露出一種“茍活”的心理,即是社會的不合理。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反映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問題的確實不少,有些人向來稱之為憤世嫉俗,其實是本階級的矛盾,他們又喜歡歌頌自己,阮籍可以算是一個典型。阮籍作了《大人先生傳》,所謂大人先生,當然是阮籍自己一流,就是對自己歌頌。他所刻劃的褲襠中的虱,可謂真實得很,但這些虱也正是“君子”,“汝君子之處區內,亦何異夫虱之處裈中乎?”所以阮籍所暴露的矛盾是統治階級內部的事。阮籍也是善于妥協的人,而在他的詩里把他的妥協也寫得很美麗,也還是自我歌頌,像這樣的形象:“曲直何所為,龍蛇為我鄰!”真非阮籍不能寫,感情真實得很,很有氣魄。他認為他同龍一樣,能夠“曲”,那么他的妥協也正是鳳毛麟角了。凡這些,都說明一件事,知識分子能夠把自己和勞動人民比是不容易的,他們注意的焦點是在一個階級之中,所以像阮籍那樣,“青眼”也是對本階級的人看,“白眼”也是對本階級的人看。只有唐代的杜甫,他深入生活,接近受剝削受壓迫的勞動人民,他的詩就能歌頌人民,暴露剝削階級,包括作者自己。后于杜甫有白居易,白居易的詩表現了暴露的性質,確乎是難得的,是白居易學習杜甫的暴露而且有所創造,他把暴露的主題給集中起來。同時我們必須指出,杜甫的詩和白居易的諷諭詩還存在著根本上的差異,比如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屬于現實主義的批判性質,杜甫的《垂老別》就不能如此說,它揭露了社會的黑暗,而在黑暗的社會里總是有光明的,所以它歌頌人民。杜甫的暴露,暴露和人民對立的統治階級,他自己也在內,白居易是自己居于人民之上,不過他確實要求做一個好官,如《新制布裘》所寫:“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這依然是自我歌頌,即是歌頌知識分子。

上面的話,不是為得抬高杜甫而把別的人都貶低一些,不是的,只因為在古代作家當中難得有杜甫這個人,他能夠暴露自己,歌頌人民。根據我們今天的學習,什么叫做暴露,什么叫做歌頌,還不是一個容易的課題。必須接近人民,才懂得歌頌,也才懂得知識分子的局限性,對自我暴露感到親切。魯迅的《一件小事》應該給我們說明了一個規律,他的話該是多么親切,“覺得他(一個車夫)滿身灰塵的后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而且他對于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這就是兩個階級的對比,這說明了暴露和歌頌的規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阳市| 平阳县| 汾西县| 湟中县| 泰和县| 错那县| 临夏市| 吉林省| 许昌县| 崇仁县| 彭泽县| 全州县| 西充县| 嘉定区| 呼伦贝尔市| 顺义区| 双桥区| 旅游| 吉首市| 南投市| 北流市| 阿拉善右旗| 藁城市| 桐城市| 西畴县| 道孚县| 布拖县| 新丰县| 土默特左旗| 临清市| 莲花县| 姜堰市| 锡林郭勒盟| 西林县| 额敏县| 宜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辰溪县| 宁阳县| 延寿县|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