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斷事
- 明末黔國公
- 暮色下的游光
- 2453字
- 2019-03-22 12:40:53
“這人斷事倒是明快果決……”沐忠秀看了一會兒,便是點了點頭,感覺眼前這李少儀真的是個人才,斷事很快,而且相當精明,他在一旁聽著沒感覺有什么錯漏,被判的人,不管是贏還是輸,也大體服氣,就算有些判輸了的,最多嘀咕兩聲,沒有太多怨恨的表情,說明對自己打輸官司,也是預料之中。
有個差役在一旁悄聲笑道:“咱們四老爺斷事哪有錯的?就是積壓個把月才斷一回,平常在衙內喝酒,鬧名士派頭,縣里大老爺很是不滿呢。”
“也不知道四老爺還能干多久。”
“換個人,咱們還可能更好過些。”
這幾個差役都離的遠遠的,悄聲說話,言語里既是對李少儀的佩服,也是有些無奈。
典史官糊涂些,這些差役尋租得好處的空間就大的多,若是都如李少儀這樣精明,這些差役幫閑只能拿應得的好處,吃了原告吃被告的好處就沒有了,他們自是滿腹怨氣。
過了一會兒,有差役押著一個小伙子走進來,小伙子面色紅潤,身材矮壯,進來之后倒是懂規矩,先給典史官李少儀磕頭行禮。
“罷了。”李少儀問差役道:“此人犯了何罪?”
“偷運私鹽。”差役氣喘吁吁的將一個麻包搬進來,放下后拱手道:“這廝也是壯實,搬著飛跑,小人費了不小力氣才抓著他。”
“現在一斤鹽賣幾多錢?”
“回四老爺。”差役道:“若是用銅錢,三十五文一斤,用銀要四分。”
李少儀微一搖頭:“比起萬歷年間可貴太多了!”
沐忠秀轉頭問周鐘道:“萬歷年間鹽價是多少?”
“四分十斤,四厘一斤。”
沐忠秀吃了一驚,道:“漲了十倍啊。”
“可不是?”周鐘道:“一只雞才四分銀,一斤鹽抵一只大肥雞,哪說理去?”
“怪不得不少人家是將鹽巴吊起來。”
“也就是燒菜時把鹽磚擦一下,尋常人家,哪得將鹽給吃足了。”
這年頭有很多得浮腫病的,營養不良是一方面,鹽的攝入都是相當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很多人家衣服都穿不上,更不要說拿錢去買鹽,很多百姓家里吊著一塊黑鹽巴,每次用一小點,一塊鹽巴可能吃一年,鹽份攝入嚴重不足。
差役們臉上都露出玩味的表情,他們知道李少儀不喜歡為難這些貧苦人,是以故意捉了個私鹽販子,卻要看典史官怎么辦。
“我看那后生相貌堂堂,卻不象是作奸犯科的人。”李少儀對著那差役說道:“這鹽包怕不是那后生的,叫你栽贓陷害了吧?”
那差役愕然道:“四老爺為何如此說,小的斷然不敢做害人的勾當。”
“是或不是,試試總知道了。”李少儀對那后生道:“你扛起鹽包,跑給我看看。”
后生一臉迷惑,還是按著吩咐將鹽包扛了起來。
這后生也真是力大無比,百十斤重的鹽包,單手便拎了起來,往肩膀上一擱,卻是形若無物。
“看你是有力氣的,兩腿粗壯,你如何會被抓住?”李少儀面露不滿之色,說道:“跑來給我看看,若跑不動,便是冤枉了的。”
這一下后生還有什么不明白的,用感激的眼神看了一眼李少儀,扛著鹽包轉身就跑。
眾差役大急,但沒有李少儀的命令卻又不能去追,只能看著那后生肩膀上扛著鹽包,轉瞬間跑的無影無蹤。
“本官失策了。”李少儀一本正經的道:“原來這廝真是個販私鹽的。張差,適才是你抓的他?”
適才的差役一臉晦氣,躬身道:“是小的抓來的人。”
“好!”李少儀發下一根簽子,令道:“今晚閉衙前令你將人抓回,抓不回,打二十小板。”
令簽一下,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張差還想告饒,看看堂上李少儀一臉冷笑,知道是自己想給老爺下眼藥的事被這精明的四老爺給察覺了,這二十小板注定逃不掉,當下垂頭喪氣上前,領了簽,出門晃悠去了。
那后生跑的飛快,估計都快出鎮了,卻上哪里去抓捕?
沐忠秀憋笑憋的肚子都疼了……打穿越到如今,要么是勛貴氣息濃厚,掌云貴軍政大權的沐天波,要么是紈绔氣息濃厚的沐天恩,沐天澤,還有兄長沐天罕,要么是老奸巨滑的中年幕僚,于錫朋,饒錫之,還有算計自己的官僚,貧苦的百姓,悍勇的武官和家丁。
哪曾見得眼前這般場面?
這個李少儀,不僅斷事明快,見事精明,還有這般善謔的一面。
當然李少儀這般處置,并不是善謔喜歡搞笑,而是在程序上不給人挑錯,就算上報到州里,最多說他斷事不明,不夠謹慎,斷然沒有枉法,若是明令放人,那就是屈法枉法,州里派人來封印調查,李少儀不僅要丟官,還可能下獄。
看到此時,沐忠秀心里已經有招攬的想法,他父親沐天波身邊的幕僚有二十多個,有的是純粹的清客,懂字畫,金石,詩詞,善清談。有的善寫文章,代黔國公寫書信,奏稿,有的善錢糧兵谷,處理總府的錢糧事宜,有的是出謀劃策,比如于錫朋和饒錫之二人。
長兄沐忠罕處,也有好幾個清客,代處理書信,會客等雜務。
沐忠秀身邊,現在只有周鐘李寶兩個管莊,都沒有功名,身份不夠,才力也不足。
那些帳房,吏員,可以委托以雜事,但獻計獻策,商討大事,能力格局就差的遠了。
眼前這李少儀,最少有秀才功名,且任過總府營兵書辦,任過典史官,也很能上臺面了。
此時衙門外終于傳來吵鬧聲響,李勇帶著自家的油坊里的榨工,和一伙生苗拉拉扯扯,俱是走了進來。
沐忠秀向錢處雄使了個眼色,錢處雄會意,慢慢挪動,走向李少儀的公座。
李少儀原本是皺眉看著眼前的事情,云南漢夷雜處,而且民族有好幾十人,但最難馴服的就是黑彝,生苗這兩股,經常犯事鬧事,一旦強力彈壓,很容易惹出事端,地方上負責治安的官員,見到彝苗鬧事,就是異常的頭疼。
眼看還有不到二十天就過年,卻是出了與生苗糾葛的案子,李少儀自是感覺頭疼的很。
這時李少儀眼波一轉,卻是見到了錢處雄。
李少儀差點兒就在臉上露出詫異神色,錢處雄在營兵時被挑了沐府家丁,怎么人又突然出現在這里?
錢處雄則是做了個隱秘的手式,將沐忠秀指向點給李少儀。
沐忠秀看到李少儀轉過來的眼光,便是向對方微微一點頭。
李少儀眼前,是一個高大的青年人,就算隱藏在衙內的人群中也是顯得卓而不群,其身形高大,頭戴唐巾,身著藍布箭袍,年約十六,兩眼炯炯有神,氣宇非凡,面色白皙似有貴氣,但神態從容,面露微笑,又給人平易近人的溫和感覺。
而腰間雙插,佩帶的弓箭一看就是罕有的強弓,兩手虎口處有明顯的繭子,又象是將門的世家子。
除了雙插,弓箭之外,腰間尚有一柄細長的佩刀,應該是一柄仿戚造的柳葉刀,這種刀與唐橫刀,障刀的形制相比,利于在馬上劃砍,而不利劈斬。
看到這么多細節,眼前這青年人的身份,已經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