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4章 是否?

  • 明末黔國公
  • 暮色下的游光
  • 2510字
  • 2019-04-18 18:00:00

這幾天來,沐忠秀集結諸衛旗兵前往昆明西南的消息也傳揚開來,這種繞道戰場的行為被很多人知曉,很多官員士紳對此都表示不屑。

這很簡單,沐家的公子可不是普通人,若換了一個尋常的副千戶,看他能集結多少旗兵出戰,又會有幾個衛所武官理睬?

沐家的人就是沐家的人,這是相當不同的存在。

眾人的配合,地方的配合,還有旗兵的服從,武官的恭謹順從,原因都很簡單,這是因為沐忠秀是沐家的人。

從沐晟之后,沐家的國公已經很少親臨戰陣,用不著。

至于沐家的子弟早早出來領兵,親臨戰陣,更是件罕見的稀罕事。

這也是身份決定的地位,到目前為止,沐忠秀行事一切順利,甚至集結了兩千人左右的軍隊,并且獲得了一定的后勤支持,很顯然的原因就是地方上的官員理解了黔國公的用意:全力扶植栽培沐家還能率軍出戰的子弟,不惜代價。

兩千多叫花子般的“軍隊”實在不被人看好,沿途觀看的官紳們態度都是相當的冷淡。

旗槍都是剛削的木桿,槍頭是剛打出來的,衣袍破爛,五花八門,很多人和苗兵一樣光著腳板走路,每天吃飯的時候這些旗兵發出的稀里嘩啦的聲音象是幾百頭豬在被喂食——你能指望這樣的軍隊做什么?

好在縱隊走的不錯,這是沐忠秀目前唯一的要求。

每天清晨露水還留在草尖時,沐忠秀就會騎著一匹黃騸馬在營中巡行,這是匹高過五尺的大馬,很配沐忠秀的身高。脾氣很暴燥,很次看到沐忠秀就打著噴鼻,用馬蹄使勁的刨地,揚起泥土和草束。

現在每天的行軍速度是二十里左右,上午走十里,下午走十里。

對后世的長跑愛好者來說,這是一個小時左右的配速比,一般來說一個小時跑十公里,差不多跑三個月的正常人都能達到這個速度。

但對一支兩千人左右的乞丐集團來說,這個速度就是相當不錯的結果了。

很多人早晨扛起長槍的時候就感覺自己身體虛弱,到中午吃了飯就不想起來。

得小旗,總旗,百戶們用皮鞭抽打,喝罵,用腳踢,那些旗兵才會從地上爬起來,繼續行軍。

幾天后沐忠秀才明白,這是害怕吃了上頓沒下頓,開始時沐忠秀打算一下子發幾天的干糧,后來是被姚思誠和李退思等人勸阻了,如果那樣做的話,早晨發糧,晚上這些旗兵就跑的差不多了。

他們會把糧食省下來帶回去給家人吃,或是害怕上司反悔,逃跑會是他們第一個念頭,他們在臉上會浮現愚蠢的笑容,不管你怎么勸說,解釋,他們都會緊緊捂著糧袋,等天一黑,有第一個人帶頭,接著就是一哄而散,根本不可能會有第二種可能。

光是叫旗兵們接受吃了響午飯還有晚飯就花了近十天時間,這怎么可能走的快?

石城所的旗兵要好很多,分清左右之后,他們能迅速列隊,對沐忠秀充滿敬意和信任,這是此前幾個月細致功夫帶來的結果。

但石城所的旗兵們也有心事,很快就會到二月,然后要犁田整地,深耕兩次后選擇作物來播種。

蕎麥這種低產作物是肯定不種了,小米,小麥,高粱,豆類,水利完好可以再等一等,播種水稻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很多石城所的旗兵對未來充滿希望,這很明顯的將他們和其余衛所的旗兵區分開來,但他們總是顯露出憂心忡忡的模樣,這是擔心會誤了農時。

雖然沐忠秀已經將所有治下的軍戶編為莊丁,并且按月發給口糧,但旗兵們的擔心相當合理,沐家五公子也不是開善堂的,若是石城莊的那幾萬畝地不能高效產出,那么很明顯,這種口糧和莊丁制度也勢必不會延續下去。

人們如果一直餓肚子還好,給了他們希望之后再斷絕,那是更加殘酷的事情。

黃昏時分,“大軍”開始扎營。

秩序明顯是好了很多,十幾個驍騎分別策馬拉開距離,射出響箭,然后各千戶所和各百戶間拉開距離,搭建帳篷。

很多小吃擔子也在大營外支起鍋灶,附近村鎮的村民早就知道消息,他們也挑著擔子,帶著剛烙好的雜糧餅子,燒好菜湯趕過來。

旗兵們拿出黑乎乎的陶碗,在軍官們的帶領下買了飯食,按小旗區分開來,蹲在地上開始用餐。

這是最省事的辦法,相當便宜,比想象的要便宜的多,當然是比叫士兵餓肚子要多花費些,但沐忠秀既然指望這些旗兵能派上用場,就只能選擇花一些錢。

況且這些吃食還是熱騰騰的,很多小食攤子的吃食相當不錯,沐忠秀自己都很喜歡。

天黑前姚思誠和李退思,李清臣等人前來拜見沐忠秀,同時塘馬送來了今天最后的軍情塘報。

每天早晨沐忠秀都會派出塘馬打聽消息,到晚間時回來稟報。

沐忠秀的營帳并不大,和普通的牛皮帳篷大小類同,只是別的旗兵要十來個人擠一個帳篷,他的帳篷只用來議事和睡覺就好了。

在官道一側的田野和荒地上扎營很容易,在諸將進到營帳里時,沐忠秀剛吃了幾個油餅,擦干凈了手。

塘馬半跪在營帳門前,稟報著最新的消息。

“吾必奎已經退到元謀老寨了。”沐忠秀對所有人道:“元謀是吾必奎家族最大,但也有別的勢力,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投降,吾必奎身邊只剩下幾百心腹,其退守老寨,待死而已。”

“戰事要打完了。”沐忠秀對眾人道:“諸位出去后要曉瑜將士,想拿戰功,最少我們得趕到昆明西門外駐營才是。”

眾人面色深沉,一群軍官俱是抱拳道:“數次平定土司叛亂,俱是土司兵出力,此次由黔國公府召集漢軍衛所,我們理當拼死效力。”

沐忠秀點了點頭,看著這群軍官抱拳之后又退了出去。

軍官們有老有少,袍服有新有舊,長相各異,舉止不同。

口音倒是都類似,大伙兒的祖輩可能是淮西人,也可能是興國人,可能是浙東人,難說的很,但早年間大明軍隊的主力,大半的衛所都是在以江陵,淮西到浙東為核心的區域,普通的旗兵可能就是陸續遷移來的云南本地人,而世襲武官,多半就是淮西淮東一帶的祖籍。

經過二百六十年的同化,現在他們和普通的旗兵一樣,說話都帶著云南當地的方言,已經分不出異同。

沐忠秀神色平靜,走到帳門前看到旗兵們走向不遠處的小河,涮洗自己的碗筷。

按他原本的計劃,屯田養兵,先種出大量的糧食,獲得豐收,然后良性循環,擴大莊園范圍,再搞一些經濟作物,獲得更多的收獲。

將莊丁全部編伍,農閑時每天訓練,農忙時則職業軍人繼續訓練。

一年之內,可以獲得一營到兩營的精銳士兵,步騎均有。

到那時他在云南就有了真正的話語權。

沐家的人身份相當貴重,非比尋常。

長久已來的舒適生活使得沐家的子弟已經不愿在前線帶兵,哪怕是裝裝樣子。在族中等著看沐忠秀笑話的定然不少,但沐忠秀還是堅持做了下來。

他在盡量拖延,把這些雜兵拖延到可以擺擺樣子的地步就夠了。

有的人是天生將才,將一群雜兵攏一攏就能創造奇跡,沐忠秀在深夜時常常會問自己:你是那個人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梓县| 崇仁县| 勐海县| 永安市| 蓝山县| 科技| 曲麻莱县| 仁寿县| 渑池县| 隆回县| 广饶县| 临沂市| 恩施市| 夏津县| 周宁县| 澜沧| 萨迦县| 习水县| 阜宁县| 刚察县| 清新县| 保康县| 筠连县| 恩施市| 万源市| 怀仁县| 前郭尔| 团风县| 巴马| 大余县| 布尔津县| 桦南县| 垫江县| 牡丹江市| 台北市| 乌审旗| 光泽县| 商丘市| 渝北区| 南宁市| 尉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