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做一個攻守兼備的高財女
- 女人優雅一生的投資理財必修課
- 李昊軒編著
- 5240字
- 2019-02-01 16:28:37
〔古希臘〕蘇格拉底
如果你能像需要空氣那樣需要獲得財
富,那你一定能獲得財富。
投資靠腦子,并非靠運氣
2014屆巴西世界杯賽上最令人矚目的比賽之一是德國對阿根廷的淘汰賽,兩只頂尖球隊在八分之一決賽相遇,經過120分鐘的拉鋸戰后雙方打成了1:1,這時全場的觀眾感到快要窒息了,因為雙方就要進行驚心動魄的點球大戰。德國隊門將萊曼撲出了2個點球,德阿點球大戰以德國5:3的結局收場,德國隊昂首進入了半決賽。
賽后,當人們翻看錄像時發現了一個小細節,萊曼每次出賽之前必從右腿球襪中掏出一張紙條,然后就信心十足地上了球場。事后,德國隊承認這張紙條是德國守門員教練科普克在點球大戰前親手交給萊曼的,上面有阿根廷隊最有可能主罰點球的名單以及他們的射門習慣。令人嘆服的是,科普克所寫的與實際情況完全一樣。罰點球被德國人算計得如此精準,在此之前,大多數人認為撲出點球只能靠運氣,但是德國人用自己超乎尋常的勤奮和執著精神將一件看似沒有規律的事情總結出規律來,這一點不得不讓人敬佩。正如足球皇帝貝肯鮑爾所說的一樣,德國隊在世界杯中點球不敗靠的不是運氣,而是事前的精心準備和在賽場上一顆勇敢的心。
在投資這個賽場上,有很多人將自己的投資業績歸咎于運氣,尤其是股市調整時,許多投資者唉聲嘆氣、憤憤不平:“為什么我的運氣這么差,一買股票就下跌!”而真正的投資大師從來就不承認運氣對投資有作用,巴菲特最著名的演講《價值投資為什么能夠持續戰勝市場》中將那些靠運氣投資的人諷刺為猩猩擲硬幣。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所依靠的并不是一個獨特的技術指標,也不是非常精準的技術面分析,而是正確的操作理念和方法,尊重趨勢,順勢操作,避免武斷,積小勝為大勝,這樣才能躋身贏家之列。
事實上,就算是名人、成功人士,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行業時,往往也是手足無措。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經經過商。第一次,他從事打字機的投資,因被人欺騙,賠進去19萬美元;第二次辦出版公司,因不懂經營,又賠了10萬美元。兩次共賠進去將近30萬美元,欠了一屁股債。他的妻子,深知丈夫沒有經商的才能,卻有文學上的天賦,于是就幫助他鼓起勇氣,振作精神,重新走上創作之路。終于,馬克·吐溫很快擺脫了失敗的痛苦,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輝煌成就。
著名科學家牛頓也曾炒過股票,當他認為達到高點賣出時,股票仍在繼續上漲,難以忍受巨大利益的誘惑,他回頭又買入,結果很快大跌,使這位著名的科學家損失慘重。最后,他不得不發出這樣的哀嘆:“我能計算出天體的運行軌跡,卻不能計算出人心是多么的瘋狂。”
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曾獲得過諾貝爾獎。其所獲獎金頗為豐厚,若用來投資,即使最保守的一只基金,那么弗里德曼也會身價過億。然而事實上,他并沒有躋身億萬富翁的行列。
沒有一個人的錢是憑空得來的,人生的訣竅就是經營自己的長處,這是因為經營自己的長處能給你的人生增值,經營自己的短處則會使你的人生貶值。切忌抱著碰運氣的態度去理財,一旦失去了冷靜的頭腦,就很難把握住自己的投資方向和投資額,很容易成為投資浪潮中的犧牲品。
對于年輕的女性朋友而言,財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不要錯把投機當成投資,有些要靠運氣才能賺錢的行當最好不要輕易涉足,在還沒有弄清一項投資的真實情況時不要輕易投入。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保持理智的頭腦,不要被一時的利益沖昏了頭。
近年來,常有一些自稱專家的人在各種媒體上發布類似消息:“在未來若干年內,某某類型的產品將更符合時代的要求,成為引領消費潮流的主導力量。”總會有很多人認為機不可失,在未進行市場調查時,就趕緊投資這類產品。面對周圍人疑惑的目光,他們總會振振有詞道:“這可是某某專家說的,絕對不會錯。”所以,一年到頭總會有許多這樣那樣的專家在媒體上“指點江山”,也總會有許多后悔聽了專家的話而投資失敗的人。
在復雜的市場面前,要求投資者保持理性的決策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很多投資者眼看著別人賺錢而忍不住撲進市場,然而缺少信息和技能往往使得他們放棄自己的獨立判斷,轉而任由市場擺布,將自己的資金交托給運氣,結果在市場里虧了錢。我們必須要知道,投資從來不靠運氣。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為四點:
(1)理性。人之所以會被命運戲弄,更多時候是被人性中貪婪、恐懼或愚蠢的想法所誤。于是,在不合理的預期下,投資人必然會一步步走入陷阱。因此,在進入市場之前必須要戰勝自己,必須要學會抵抗人性的弱點。
(2)學習。研究市場和上市公司,學習相關的財務、金融等專業知識,閱讀大量的公司年報、相關報道分析,對上市公司做精確的價值分析和判斷,這才是投資獲利的基礎。
(3)方法。成功的投資者總是在分析和總結市場的規律,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之上,摸索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4)堅持。讓時間來戰勝市場幾乎是每一個投資大師的不二選擇,沒有哪個大師會指望第二天便獲利。
不要跟風,投資理財你做主
在自然界中,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一旦有一只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青草。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不經意地受到羊群效應的影響。
經濟學中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因此,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的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最常見的一個例子就是很多投資者很難排除外界的干擾,往往人云亦云,別人投資什么,自己就跟風而上;而同伴的消費行為也會對自己的消費產生心理和行為上的影響。他們憑著與生俱來的模仿能力仿效他人固有的做法,而這種做法是否適合自己卻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這就好比是吃飯,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始終點和別人一模一樣的套餐,永遠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口味。
對于理財,不要別人說好就認為是真的好,這是一種非常盲目的從眾心理。跟風的人往往沒有主見,沒有自己的思考,是價值觀的一種迷失。就算你看到別人投資某個項目賺了錢,就抱著“別人能賺錢,我也能賺錢”的心態去投資,結果不賺反賠。這是因為這些人根本不了解所投資的對象,也沒做認真的分析,就像馬術比賽,騎師再優秀,馬兒不配合也不行。適合別人騎的馬不一定適合自己。
2015年,跌宕起伏的股市,讓一眾股民操碎了心。前一天股票出現陡崖式跌停,慘綠一片;可剛過一兩天,股市就強力反彈。跌跌漲漲的股指,如同讓股民們坐上了過山車一般。作為資深股民的王女士面對震蕩的股市在總體小有收益時選擇了退出。當時基金市場也同樣火爆,有人勸她買點基金,可是鑒于對基金不太了解,所以當時并沒有選擇買入。
過了一些天,王女士拿著幾萬元錢到銀行存錢,想為即將高考的兒子提前準備學費。到銀行一看,有一個窗口前排著長長的隊伍,其中不乏中老年人。經過詢問才知道這些人是在排隊認購一款基金,一位熱心的大娘勸她也買一些,就連銀行的工作人員也說把錢存起來不如買點基金,不會賠錢并且比銀行存款利息高。孟女士看到眼前這火爆的場景,當即決定開戶,把手上的錢全部投在了這款基金上。
從這之后,定期查看基金凈值成了王女士工作之余的樂趣,看到凈值每天一點點上漲,她感覺自己當初聽從他人的建議是對的,沒想到炒基金也沒什么難的嘛。然而,時隔不久,風云突變,股市的大幅振蕩使得基金凈值也在大幅滑坡,王女士投資幾萬元錢買的基金不但沒有賺到錢,而且還虧了不少。她開始為自己的盲目投資感到懊悔,特別是每次面對兒子的時候,內心更是充滿了自責:“孩子的學費就這樣被我套在了基金上。”
“隨大流”和“聽別人推薦”是投資行為中很常見的現象。聽說養花掙錢,家家都養郁金香;聽說養狗掙錢,家家又都養藏獒。結果最終個人賠錢,整個行業也垮了。這種行為無疑是投資大忌,尤其是對于一些新手而言,他們尚未掌握基本的投資知識,只是聽別人隨口一說,就急于開始投資,并且對周圍一些收益較好的投資者、專業證券機構有一種盲目的信任和崇拜心理,這都是非常不理智的。
任何投資行為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投資者只有在了解自己、了解市場的基礎上才能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任何盲目聽從他人意見或者隨大流的行為,非但不能降低投資風險,而且還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損失。其實,大家都在為一個自以為賺錢的目標蜂擁而上時,運用逆向思維,尋找新的目標不失為明智之舉。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傳來發現金礦的消息。一時間,大批淘金者蜂擁而至,趕到加州。17歲的小農夫默亞利也加入了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淘金夢是美麗的,做這種夢的人很多,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一時間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金子自然越來越難淘。加州當地地處沙漠,生活艱苦,水源奇缺,致使許多淘金者因此喪生。默亞利也被饑渴折磨得半死,一天,他望著水袋中僅剩的一點兒水,聽著周圍人對缺水的抱怨,默亞利突發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還不如賣水呢。
于是,默亞利將手中淘金的工具換成了挖水渠的工具,從遠方將河水引入水池,再用沙子過濾,成為可以飲用的清水。接著,他就將水灌進水桶,挑到淘金地一壺一壺地賣給了淘金的人。結果,最終大批淘金者都空手而歸,而默亞利卻在很短的時間依靠把幾乎無成本的水賣出去,賺到了6000美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巨額財富。
華爾街有一句名言:“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猶豫中發展,在樂觀中消失。”市場上群眾的反應將會牽動個體,但契機往往容易被忽略。跟風是投資理財的大忌,要想賺錢,就要改變這種跟風的習慣,以自己清醒的頭腦,抓住有利的商機,去做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
對于年輕的女性朋友而言,要想成為理財高手,必須要克服愛攀比、好面子、趨同的社交等毛病,克服自己的從眾心理。在日常消費中時刻注意,讓自己的理財能力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聰明消費,做新時代的“嗇”女郎
林和妻子在同一家企業工作,收入只能算中等偏下,他們在扣除個人所得稅、公積金、各種保險后,倆人的月總收入只有5000多元(不包括住房公積金)。夫妻倆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擁有自己的房子,于是他們在花錢時計算的單位不是元,而是多少平方米的房子。例如,一頓飯花了七八十元錢,妻子就會說:“咱們家的房子又被我們吃了將近0.01平方米。”對于存錢,夫妻倆堅持每個月存入2500元,雷打不動,再加上二人的住房公積金,大約3年后便能存夠買房的首付。而剩下的2500元便作為生活費,清單如下:
房租800元;伙食費1000元(早飯在家自己做,不超過5元;中午到單位附近的大學食堂吃,倆人不超過20元;晚飯回家自己做,不超過10元;周末偶爾改善下生活);交通費200元;手機費100元;其余,如置裝費用盡量購買打折貨,妻子一般只買必需的護膚品,盡量避免外出應酬的計劃外開銷。
不可否認,上述案例中夫妻兩人的收入不是很高,但生活中一切從簡,并得到堅定的實施,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會距離自己的理財目標越來越近。
事實上,真正的有錢人都能正確地對待金錢。普通人之所以羨慕有錢人,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在他們的想象中,有錢人一定都過著揮金如土、享盡榮華富貴的奢侈生活。然而,真正的有錢人往往是勤儉持家、毫不浪費的人。在生活中,注重節儉,多留心一些信息,多動一些腦筋,就能找到一份驚喜。
(1)銀行的升息幅度再小,也要堅持存款,不斷從薪水中撥出部分款項,5%、10%都可,反正一定要存;另外,如有投資股票外匯等行為,則要量力而行。
(2)學會理財。可供選擇的投資產品除儲蓄外,還有國債、保險、基金、股票、外匯及黃金等多種。若僅憑你個人的能力很難把握好自己的投資選項,如果單純選擇儲蓄或保險,年收益率將不會超過2%;盲目跟風炒股將冒很大風險。如果到銀行或保險公司找專業人士,讓他們根據你的現有資產、預期收支、家庭狀況及個人投資偏好等設計一套投資組合方案,既能規避風險,又能提高收益率。如果實在不行,就考慮從網上下載功能齊全的理財軟件,它會幫助你弄清楚你的錢每天、每周、每月都流向了哪里,并列出詳細的預算與支出。
(3)對普通人而言,最值錢的家產恐怕就是房屋了。如果能抓住機會,適時購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或許一步就能跨入中產階層的行列。事實上,就算房價再高,前景再不明朗,若你連續6個月每月置衫費超過自己薪水的一半,但還沒有自己的房產,這時你就應該考慮買房了,否則你的房子只會被衣服、鞋子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吞掉。
(4)信用卡只保留一張,欠賬每月必須還清。
(5)養成去超市大宗購物前研究每月超市特價表的好習慣,如果貨品正符合你的需要,那么上面的特價品往往是最值得你購買的。
(6)凡消費皆要養成索要、保留發票的習慣,并即時檢查、核對所有收據,看看商家有沒有多收費,就餐和在超市大批量購物時尤其要注意這點。
(7)學會利用“聯合”方式省錢。比如,你需要購買某種產品或服務,完全可以多聯合幾個人共同購買,利用人數優勢與商家砍價,從而達到省錢的目的;尋找坐“順風車”或載“順風人”上下班的機會,節省停車費、汽油費、保險費及找停車位的時間。
(8)學會利用公用設施省錢。現代城市的公用設施如公交、通信及救助設施都很完善,不論是在本地,還是出差到外地,若善于利用、巧于利用城市的公用設施,就能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