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牙齒護理百科全書
- 許政芳
- 1007字
- 2019-02-21 11:32:02
乳牙與恒牙,一對接力好兄弟
從寶寶長出第一顆乳牙,到2歲半左右乳牙全部萌出,再到6歲左右第一顆恒牙取代乳牙的位置,直到12歲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替換,這樣一個漫長的接力過程,孩子的乳牙與恒牙究竟是怎樣一點一點變化的呢?
乳牙的萌出
乳牙的萌出通常會遵循先中間后兩邊的規律,其順序為:乳中切牙、乳側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每一顆牙齒的形態和功能都是相匹配的。下面就介紹下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的形態和功能。
乳切牙:切牙,即我們俗稱的“門牙”。形如大刀,主要功能是將食物切斷,比如咬蘋果、黃瓜等,切牙將其切成小塊,然后轉送到磨牙。磨牙經過反復咀嚼將食物碾磨細碎,最后進入食道。
乳尖牙:形如匕首,主要功能是刺碎、撕裂食物。我們都知道,虎、豹、狼等肉食動物都有著尖尖的牙齒,用來撕裂食物。而這些動物的牙齒與我們人類的尖牙十分相似。
乳磨牙:形狀大而方,用來搗碎和碾磨食物。磨牙之所以有這樣的功能,這和它的結構是分不開的。磨牙的咬合面并不平整,而是縱橫起伏,有的如山峰凸起,有的如溝壑低凹。當上下磨牙咬合時,凸起與低凹相吻合,使得搗碎食物更加有力。

恒牙的替換
孩子從6歲左右開始逐步換牙,乳牙漸漸脫落,恒牙則陸續取而代之,直到12歲左右,20顆乳牙全部被恒牙替換。
除了這20顆乳牙之外,孩子6歲左右時,第二乳磨牙的后方會悄無聲息地萌出一顆新牙,即第一恒磨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六齡牙”,上下左右各一顆。因為這四顆牙齒的萌出是悄無聲息的,所以通常不會被注意到,爸爸媽媽也常常認為它們是乳牙。但實際上,這四顆牙齒并不會被替換,而是跟隨孩子一生。
隨著孩子牙弓的繼續發育,在孩子12~13歲時,第一恒磨牙的后方會繼續萌出第二恒磨牙,也是上下左右各一顆。至此,加上已經替換了乳牙的20顆恒牙,孩子的口腔內已經有了28顆牙齒。但這些恒牙還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逐漸發育成熟。
再之后,第三恒磨牙會萌出,也就是智齒。但并不是每個人的智齒都一定會萌出,因此成人的牙齒通常是28~32顆。

恒牙與乳牙的區別
與乳牙相比,恒牙除了切牙、尖牙和磨牙外,還多了一種,即“前磨牙”。所謂前磨牙,其實是替換乳磨牙而長出來的牙齒,它們位于尖牙和磨牙之間,既有尖牙撕裂食物的功能,又有磨牙研磨食物的功能。但也正是因為它們的“二合一”,使得它們在哪一方面都不夠突出,其重要性也就既不如尖牙也不如磨牙。這也是我們常見有些孩子的牙齒特別擁擠需要做拔牙矯正時,醫生通常會選擇拔除前磨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