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牙齒護理百科全書
- 許政芳
- 1247字
- 2019-02-21 11:32:05
安撫奶嘴的利與弊
無論是在電視節目中還是在日常生活里,我們都會經常看見萌萌的小寶貝們嘴里叼著安撫奶嘴怡然自得的樣子。然而,對于安撫奶嘴的是是非非也的確讓很多爸爸媽媽摸不著頭腦。
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但同時,美國兒童牙科協會在2004年發表聲明,不提倡給6個月以上的寶寶使用安撫奶嘴。可見,安撫奶嘴既有它的好處,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安撫奶嘴的積極作用
臨床觀察發現,使用安撫奶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嬰兒的疼痛,比如,一些外科手術之后,嬰兒通過吮吸安撫奶嘴可以達到心理上的安慰,并緩解術后疼痛。
除此之外,使用安撫奶嘴還有助于降低嬰兒猝死綜合征。嬰兒猝死綜合征多發生于兩歲以內的嬰幼兒,是一種急性突發性病癥。醫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安撫奶嘴的合理使用對有效降低該病的發生率似乎很有作用。這是因為,嬰兒吮吸奶嘴時,舌頭靠前,不容易阻塞呼吸道;而且對于使用安撫奶嘴的嬰兒來說,當他們翻身時,由于有安撫奶嘴的阻擋作用,所以不容易壓住鼻子,阻塞氣道。不僅如此,嬰兒使用安撫奶嘴時的吮吸動作,也鍛煉了呼吸肌。
所以,安撫奶嘴的使用在某些方面的積極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安撫奶嘴的潛在風險
盡管安撫奶嘴十分普遍,并且安撫奶嘴的使用也有著積極的作用,但也有學者認為,安撫奶嘴使用不當時,其潛在的風險也不容小覷。安撫奶嘴的潛在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
(1)嬰兒過早使用安撫奶嘴,可能會對母乳喂養產生消極作用。因為嬰兒出生后的第一個月正是母乳吮吸反射形成的時期,這期間如果給嬰兒使用安撫奶嘴,就會影響寶寶吮吸反射的培養和形成,從而影響母乳喂養。
(2)有增加嬰兒患中耳炎的可能。研究顯示,嬰幼兒中耳炎多發生于三個月到三歲的寶寶。我們知道,中耳與口腔通過咽鼓管相連通,而安撫奶嘴的使用則有可能改變寶寶口咽部的功能,使得鼻咽部的分泌物被迫進入咽鼓管,而安撫奶嘴若清潔不良,則更有可能把病菌帶入中耳,使得寶寶罹患中耳炎的概率增加。
(3)導致牙列頜面骨的變形。這也是使用安撫奶嘴的最大潛在風險。寶寶的面部發育和頜骨生長受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因素影響。環境因素中面部軟組織如唇、頰、舌,對牙弓和牙齒的排列有重要影響,安撫奶嘴的過度吮吸(一天使用超過六個小時)會顯著影響牙弓和牙齒排列,最常見的如上下前牙無法咬合,以及牙弓狹窄等。
(4)導致齙牙。由于嬰兒在吮吸安撫奶嘴時需要向前伸舌,從而有導致嬰兒異常伸舌習慣的風險;同時,這一習慣也會推動前牙向外傾斜而出現齙牙。
(5)增加齲齒的風險。有些家長為了讓寶寶喜歡上安撫奶嘴,便將其用糖水或果汁浸泡,這些糖分長期留存在寶寶口腔內的牙面上,自然增加了寶寶患齲齒的風險。
根據上面所說的安撫奶嘴的利與弊,醫生建議,在寶寶的嬰兒期可以適度、安全、清潔地使用安撫奶嘴,而如果寶寶已經超過一歲,就應該停止使用安撫奶嘴。對于使用安撫奶嘴的兩歲以上的寶寶,爸爸媽媽一定要逐漸減少其使用的頻率和時間,讓孩子慢慢戒除安撫奶嘴。如果寶寶的牙列已經出現了問題,爸爸媽媽更應及早咨詢兒科牙醫,及時進行早期干預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