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牙齒護理百科全書
- 許政芳
- 1032字
- 2019-02-21 11:32:04
乳牙蛀了需要補嗎
不少爸爸媽媽都覺得乳牙蛀了不用補,反正早晚要換掉。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據報道,兩歲寶寶的乳牙齲齒發生率在20%左右,而到了五歲時,齲齒的發生率可達67%。在學齡前兒童中,齲齒的發生率竟然如此之高,簡直令人驚嘆!但是,很多家長不以為然,因為這些家長認為,乳牙在六歲以后會逐漸脫落,新牙會逐漸萌出,所以,乳牙即便有了齲齒也無所謂。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些終將要脫落的齲壞乳牙需不需要補呢?
乳牙齲齒的“八宗罪”
(1)牙齒形態被嚴重破壞,食物嵌塞卡在洞內,壓迫髓腔內的牙神經引起疼痛;
(2)引起牙髓發炎,甚至半夜痛醒無法入睡;
(3)蛀牙的殘存牙根可能會發炎并穿破牙齦,刺傷嘴唇或臉頰部軟組織,造成潰瘍糜爛;
(4)蛀牙也可能成為病灶,病菌隨血液流動引發全身其他組織器官的感染,盡管全身感染的概率較小,但有時也會發生;
(5)影響孩子的進食和咀嚼,飯吃不好,營養跟不上,抵抗力下降,生長發育也受影響;
(6)門牙齲齒發黑影響形象,使得孩子不敢張嘴笑,變得膽小,不愛說話,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7)齲齒導致的牙齒缺失,影響孩子的準確發音;
(8)如果乳前牙大范圍齲壞缺損,孩子無法用前牙咬物,這樣可能會導致上頜骨發育不足,從而使牙列發育、咬合功能,乃至孩子的臉型都會受到影響。
乳牙齲齒對恒牙的影響
乳牙齲齒不僅有上面的“八宗罪”,一旦乳牙齲齒嚴重損壞,還會危害到尚未萌出的恒牙,這可是要跟隨孩子一生的牙齒啊。
在第一章中我們講過,恒牙的牙胚是生長在乳牙牙根下方的,因此,當乳牙上出現齲洞,進而發生牙齒根尖周圍炎癥時,就相當于將恒牙的牙胚置于炎癥和膿液的環境中。恒牙牙胚長時間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掙扎生存,其發育就必然會受到影響,發生恒牙釉質發育不良或恒牙異位萌出等情況。
不僅如此,如果乳牙齲壞嚴重而不加以治療,一旦牙體崩解,孩子還沒有到換牙的年齡,乳牙就已經脫落,那么乳牙下方的恒牙就會過早萌出。這種過早萌出的恒牙牙根尚未發育好,牙根短小甚至沒有牙根,因此,萌出后很容易松動脫落。此外,當乳牙齲壞過早脫落后,在下方的恒牙沒有萌出之際,兩邊相鄰的牙齒就會向這里生長而擠占這個空位。等到恒牙要萌出時,就會因為沒有足夠的空間而只能斜著從側方萌出。這樣一來,牙齒排列就肯定不齊了!
由此可見,乳牙有了蛀牙,如果不及早進行補牙治療,任其發展,那么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就會越來越大。所以,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再抱著“反正乳牙還要換掉”的心態不以為然,只要發現孩子有蛀牙,就一定要及早進行修補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