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東西何用,不過在明玦桌上便不能任由它這么糟蹋。
明玦就看見這么一幕,伊濼和白銘爭奪自己從天界拿來的寶塔,明玦也不擔心咬壞,甚至咬壞更好,記憶會自然回歸本體。
正想著,一顆白色珍珠滾到明玦腳邊,伊濼終于從小白嘴下解救了寶塔。
明玦俯身拾起小珍珠,再接過寶塔,頂端沒了珍珠的裝飾瞬間露出破綻,整個法陣從塔頂這顆細小的珍珠出發,塔檐的尖端匯合,密不可分。
明玦取出里面的遺塵,輕輕放到伊濼手里,“你的記憶。”
珠子很輕,在伊濼的手里卻格外沉重,“我,”伊濼抬起頭看著明玦。
“你自己決定。”
伊濼小心翼翼的放入懷中。
“小白,你丟過記憶嗎?”伊濼趴在桌前,小白也趴在桌前,伊濼來回滾動“遺塵”。
“本靈狐怎會同你這種小樹精一般,丟了自己的記憶。”白銘微微仰頭。
伊濼對于白銘這種語氣早就見怪不怪,一只覺得自己是最高級的物種的狐貍,白銘之所以不化人形,就是認為這種兩腳行走的物種有辱他所認為的斯文。伊濼停下手里的動作,就這樣吧,都是自己經歷的,自己應該得知。伊濼催動靈力,釋放“遺塵”里的記憶。
前塵
伊濼同魅一樣生于墨淵,不過不是普通黑暗里滋生的邪魅,而是靠著偶爾照進的陽光艱難生于懸崖夾縫中的樹苗。還是樹苗的伊濼快要堅持不住,梅樹不見光怎能繼續生長。伊濼剛剛親眼目睹魅,明玦,牧霖之間發生的事情,不過她不懂什么意思。明玦和牧霖的到來為這兒帶來幾分靈氣,伊濼這才有了意識。
牧霖走后,明玦站了一夜,陽光出來,折射出七彩長虹,難得的一縷陽光照進墨淵,明玦離開之際見陽光照在一株橫生崖壁的樹苗上,墨淵一向幽暗無比,長此以往,樹苗必會無光而死。明玦感念伊濼的生命力的頑強,帶她回了天界。
睿昊還不知發生何事,追問明玦牧霖怎么沒有一起回來。
“他,入魔了。”明玦隨手栽下伊濼。
“什么?我不信,牧霖一向討厭壞事做盡的魔族,怎么會同流合污。”
明玦未回,不過后來的事實證明了明玦的話。牧霖再也回不來了,他成了魔族的皇。
水神怒撞不周山后受天地共罰,女媧也因煉化五彩石補天耗盡了氣力,散靈于世間。
如此一番大亂,天界最有威望的女媧離開了,天界有了個不成文的規矩,誰于人間貢獻大,誰的威望便高。神仙開始分管人間事務,夜神,花神,風神,火神,雷神等各司其職。不過水神已逝,布雨的任務由龍族接下,世代受人敬仰。明玦不甚在意,睿昊倒有所貪戀。
伊濼喜歡極了天界充沛的靈氣,不斷汲取,日益長大,每天她都能看到明玦進出的背影,偶爾他來樹旁站會兒,這就是她最高興的事了。
千年眨眼間過去,天界有了些新升的神仙,有的是在人間積累了幾世的福德,有的是修煉飛升。不過新晉的只能稱為仙,與神還有一節距離。伊濼曾悄悄觀察過這些仙人,從剛入天界時激動開心一直到后來寡淡漠然,幾乎是每個神仙都會經歷的過程。
現在天界最受敬仰的有三人,明玦,睿昊,火神。人間尚有帝王管治天下,天界眾神也想有個能擔大任的神來處理各種雜務。眾神心中明玦太過淡泊,睿昊性子好卻對明玦有些依賴,而火神脾性大,眾仙家一時間難以抉擇。
伊濼已經長成一棵梅樹,抖抖身子,落下一片梅花。伊濼從來到天界,幾乎一直待在這方寸之地,看的最多的就是明玦來去的背影。今日那個人又來了,總和明玦比靈力的人,他叫睿昊,兩人一直未分勝負,可伊濼看得出來,是明玦讓他,可能是因為那人喊明玦一聲“哥”,明玦從來沒下過重手。比完之后,兩人在樹下擺一盤棋,睿昊帶來人間的故事,除了明玦,伊濼也在后面聽著。人間?那是什么地方。
有時明玦會很忙,因為有些神仙管理人間遇到麻煩會來向他請教,他看上去難以接近,卻從未因為此事拒絕別人。睿昊曾經透露過,明玦心里敬重一個叫女媧的神,人類就是她創的,所以他對此有無盡的耐心。
伊濼還是喜歡明玦一個人在的時候,他會在梅花樹下彈琴。伊濼覺得這音律不止是悅耳的聲音,還是實體一樣的東西,纏繞樹干滲入脈絡,舒爽不已。為表歡喜,伊濼抖了明玦一身的花瓣,其中有一片擦過明玦的唇,伊濼感到不一樣的柔軟,一直盯著形狀姣好的唇瓣。
一日,伊濼見到一個自己見了都心動的仙子和明玦成雙入對,睿昊說他們是男女之情,明玦沒承認也未否認。男女是什么?自己是男的嗎?明玦是女的嗎?自己和他能生男女之情嗎?
伊濼知道,明玦是不需要休息的,可到了夜神施布的晚間,還是會閉目凝神。天一亮,伊濼準時推開窗戶,明玦果然在桌前,明玦看著眼前一桌的花瓣,輕輕往伊濼的方向看了一眼,伊濼有種被發現的錯覺,不過這么多年,明玦也從未給伊濼挪過地方,那便是不介意的吧。
好想到處走一走,什么時候才能和明玦一樣,想去哪就去哪。明玦和睿昊出去了,伊濼無聊的纏起枝條又松開,反反復復。
明玦回來的時候,伊濼已經停下了。見他回來,伊濼本能的傾向他,沒想到竟然離開了原地。伊濼回頭一看,真的,她脫離了樹干。不過,還是靈體的形狀,透明的,明玦應該看不見自己。伊濼跟在明玦身后,明玦哪能不知,不過也由她去了。
伊濼這才知道,原來明玦隔一段時間定會去一次瑤池,滿池蓮花開,一席美景。伊濼輕翹唇角,難道這些蓮花比自己長得好看?其實只因女媧此前最愛瑤池,她經常站在瑤池邊看他們三人打鬧,她的祥和與仁慈早就和瑤池聯系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