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春子公公引路,奧古殺人
- 三案
- 那成那滿天
- 3042字
- 2019-03-31 22:05:00
進城以后的洋人軍隊,給了24小時時間,讓城里清空,這奇怪的24小時,幾乎全城是安靜的,八國聯軍那里給這個24小時叫什么呢,叫人道。可是,人道了,最人道的是您別來啊?您別拿幾萬人的人命當填坑的,這樣不是最人道么?人家還說了,這叫戰爭,戰爭就得這樣,合著怎么樣都是個說法。這樣的說法,怎么樣?不服不行,因為人家有槍。
西四牌樓附近,文軒樓,二樓和一樓各有一群人,一樓的是慶王府的人。咱們單單說二樓。
“不等了?”李宗看了一下中午了。
“不等了!”曾春覺得也差不多了,他從身后招呼了幾個罩著頭的王府護衛。
“奧古給了一些衣服,換上么?”
“要換你換,一頭大辮子,換個什么玩意。”曾春這時候也光棍了起來:“我和你不同,我是解恨,你是活人。”
王府幾個護衛不管那么多,拿了衣服開始換了起來。換完了衣服,走到文軒樓的二樓,大家一看,還真是那么回事。就看著,一群辮子,轉眼就變成了高帽子假洋鬼子,其實還有那么點意思,為了讓大家更逼真,甚至有點紅顏料,在身上甩了不少的紅顏色點子。
刁三娘的意思是一早走,但是織造許這會兒,覺得走不走的意思不大,并不是想是不是有危險,只是覺得,他們小門小戶,就算是來哄搶,也不是他們。
但,許大奶奶淡淡的說了一句:“且不說暗館在這里,咱們就說是一件事,如果對頭趁火打劫呢?”這時候,織造許才醒悟,立刻打發徒弟去打聽有關慶王家的一切,誰知道徒弟出門沒多久就回來了。一起的是馮太監,原來馮太監又風風火火的來,主要說三件事:首先,老佛爺顛兒了,是那種早有預謀的撒丫子,其次,載振和慶王直奔承德,也沒影了。最后,北京守備大營空了!
不需要再去打聽什么了,這消息,比外面的對多了,都不用恍惚,就是這么個玩意。刁三娘這會兒也踏實了,主要對頭現在也是無暇自顧,也對,自己是小門小戶的,還不是人家眼目前最重要的事。只是北京現在已然是一個孤城,什么信也發不出去。
載振現在承德,也覺得一切都很迷糊,看著遠處,耳畔響起了自己最不喜歡的聲音:“你覺得我們是逃了?”
“阿瑪,您不覺得我們是逃了么?難不成,我們是贏了?”
“輸了,但是未必輸了,我們贏了就行。其實,無非就是割點地,賠點款而已。”奕劻說著,也就坐了下去。
距離清空城市,還有十四個小時,但是北京似乎變成了一個空城,沒人出入,更不會有人在街面上,但是現在還沒有期待中的大群的人離開。奧古在大使館里,幾乎一直坐在自己房間里的那個椅子上,眼睛幾乎每隔一分鐘就會看一下墻角的座鐘。等著下午十四點這個時間,到了十四點以后,該去西四牌樓,到了西四牌樓大概就是十五點,那么去文宣樓,在文宣樓上聚齊了人,就可以直奔綺華館,然后……。不對,這個想法就是有瑕疵的,需要重新琢磨。這時候,奧古找了自己熟識的一個作戰參謀,在付出了幾乎算是十五塊金幣的代價下,他得到了兩樣更有意思的:一是在后院的十五人的輕傷兵其中還有三個神槍手,二是時機!重新調整了時機。有了這些以后,他心里踏實了,然后自己騎上馬,早早的到了文宣樓。
在文宣樓的一樓,看見了一群滑稽的人,穿著奇怪的意思,他明白他們要干嘛。找到了李宗、曾春,就立刻開了腔:“明天一早,我們與進城的人同步。”
李宗和曾春對望一眼:“您什么意思?等于是今天不做活了?”
“對啊!”奧古這會兒心里踏實很多:“其實,就是我們這些真的洋人拿來,不要下面的那些混混兒。或者一起都來,我們就是解決這個事兒,進城的人,到這個地方估計要明天下午晚些時候,人家都奔著四周城墻的城防去的,你們北京有多大你們心里沒底兒?”
“也是,您說的都對,但是這樣,是否就是那么可以萬無一失?”
“哪里有萬無一失的事?您找一個我看看?”奧古這時候,也實在不想折騰了,然后一推茶碗,人走開了去。
福華門內靠左邊的一個小道里,就是從前的綺華館,大內所有的織造藏品都在那里。現在人都跑回家去了,齊匠頭鎖好了門,招呼了徒弟,也回家去了,這日子口就沒有這么鬧騰的,一會是義和拳,然后散了,屁股還沒散,然后又要洋人進城了。
“你們說,這北京城,好歹也是大清國的天子腳下,怎么這些人就跟踹茅房一樣,說進來就進來了呢?”齊匠頭一輩子謹小慎微,這會兒,也只有徒弟,自然大氣了一下子。
“您吶,就別扯了,趕緊回家吧,也不知道兵災能有多少天!”一個徒弟心里惦記的就是自己的媳婦孩子,還有家里不知道還剩多少的米缸。
馮太監從外往里走,他家里在里面,看見正門上了鎖,準備從側面的月牙門走。
“馮爺,您知道,這波,什么時候走?”齊匠頭突然問了問,今天他也算是格外的膽子壯。
“唉,我那兒知道啊,要不然我給您掃聽掃聽去?”馮太監突然笑瞇瞇的問了一句,嚇得周圍的學徒們不輕,然后轉身開鎖,回身插門,進了自己的院子。
齊匠頭也是唏噓不已:“我也就是浪催的,我不知道,他怎么知道?就是他知道,他也不能夠給我說啊?”然后揚長而去。
門后面的馮太監,突然覺得偌大的綺華館,似乎就剩了自己一個人,還有不知道多少日子自己要守在這里,突然想起了在中官那里隆福寺的老師傅們,他們當初也是這樣一個心思吧?不知道要守多久吧?
許老爺子當初的院子里,正中間有一個大菜窖,入口有點意思——廚房!其實這個,也平常不過,廚房到菜窖不是很正常么?但是,規模不一樣,整個院子加上宅子其實下面都是這一個大菜窖,里面有自己的井,以及肉菜糧食一應俱全,這就是一個小倉庫,應對這樣的兵災的,而且里面的食物才補充齊全。
林家覺得這個地方太周到,特別是這樣一個兵災的亂世,那么太周到了。林大奶奶這會兒才知道之前為何要來這個宅子——世道不太平了。條石被從院子里的地面上起了出來,封了周圍的門,并且還搭起來一個小的瞭望樓,可以看見遠處。這一切,其實林家比許家更有經驗,畢竟過了幾回破家的禍事,凡事都是這樣,經過了就是比沒有經過的有經驗。
這天晚上,織造許一個人跪在正堂,正面還是那兩個字:本事。但是下面的手抄本已經不見了,都已經去了天津、北通州以及濟南還有很大一部分已經分批轉運到了上海。全家各個門房的本事都傳了出去,這事是織造許現在唯一可以欣慰的事。一支香燃盡的時候,許大奶奶在香爐里又續上了,她本來要去叫自家爺們睡覺的,但是站在這里的時候也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我心里慌的厲害,”織造許這會兒給自己的老婆這么說的時候,似乎覺得心底里都是那種說不出的虛弱。
“我也是,所以睡不著,也不想叫你去沒心沒肺的睡。”
“我覺得前路看不清。”織造許這會兒,看著前面的香頭,紅燦燦的。
“您是家主,您看不清不行,就算是看不清了,也必須咱們一門心思的往前走,沖過去興許就看清了呢!”林大奶奶這會兒再說。
“沖過去了,代價呢?我不知道這個代價是不是可以付得起。”織造許還在琢磨別的。
“沒什么事是不過代價的,我想,您是爺們兒,肯定明白的比我多,只是代價大小也不是一時一刻可以說明白的,您說對么?說白了,老家主說的好,盡心做就是了,莫問前程。”
“你看的比我開,”說著拉過自己媳婦的手,這手這么多年還是如此軟,拉著讓人踏實。倆人后來就幾乎沒說了過什么話了,就這么在冰冷的條石地板上坐著,等著天亮,不想睡,看著地上的影子開始凝結,屋子里也越來越亮堂。
織造許在和自己老婆秉燭夜談的時候,老姨母正在濟南固本。她一個人在這里,有人帶來了一封信,就是說曹滿天的,說是一切都好,并且在山東南部開始訓練士兵,都是以前的逃難,說的非常細致,細致到老姨母都覺得毛骨悚然——這是要拉她或者許家下水么?這個張帥到底多大的圖謀呢?不過這都是遠處的,近處的是不是就是北京的禍事?京里的家人們可以趟的過去么?刁三娘能活么?聽說二丫也去了京城,她能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