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無辯之辯(二)

  • 戰國第一公子
  • 鄢郢東君
  • 2795字
  • 2019-02-15 22:17:27

十年一大典,上川宮外十張桌案,這十張桌案將是整個中山國后十年的廟堂大局。

除了世家大族的翹首以盼,還是顧城賭坊的最大賭盤。

而今年因為公子羽的存在,無疑又給辯禮大典引起了諸多關注。

賭坊的驚天賠率,中山第一美人彩衣女子的最終歸屬,皆是因公子羽而起。

然而處在風暴最中心的公子羽,此時竟然無聊的打起瞌睡來。

三個時辰,六個小時,對于公子羽來說實在是太長了,長得有些無事可做。

他是青榜第一,辯禮最后一位,所以他不用研究別人的國策,也不用“進攻”,甚至連防守動作都不要做。

這份底氣來源于二兩多年的文化沉淀,來自于天朝的九年義務教育。他憑借這份底蘊足可在這緊張程度絲毫不亞于戰場的辯禮上享受安逸。

除了公子羽能有恃無恐外,就連十歲的神通司馬熹額頭上都冒起來汗珠來。

無聊的公子羽,開始打量起在中山國的統治階級來。

主位上的自然就是中山武公,中山武公兩撇八字胡,神情還是相當的嚴肅,這讓傳說很受國主偏愛的公子羽感覺不到一點“慈父“的感覺。主要還是環境原因,這當然也怪不得武公。

在中山武公身后的是中山國內司馬季陀,季陀此時是一身鎧甲,腰間更配有長劍,頭盔把他的白發收攏,竟有點看不出年紀來的感覺。若不是臉上時而縱橫的溝壑皺紋,還真難發現這與中山國的宮城內衛有什么區別。反倒是經歷了戰場的廝殺,讓他看起來更威嚴幾分。

左下四座,分別是四名老者,有威嚴肅穆著,也有老態龍鐘者。

這四名老者除了公叔牧以外都不是特別的出名,畢竟是內四宮,除了一些規模較大的祭祀之外,他們一般都不會現身。

他們都來自中山國最大的世族,公族。地位雖高,但實際權利卻不是特別大。

公叔牧當然是其中的例外,公叔牧不僅執掌內四宮中的昭宗宮,還是公族的大司馬。同時在廟堂亂局中,他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右下四座,則分別是外正奎宮的公叔伯,公叔伯出自公族,執掌四宮地位最高的正奎宮,其權利可想而知。

對于公叔伯這個人,公子羽是陌生也陌生,說陌生也是相當熟悉。

他們這是第一次見面,實際上已經在私下交手了數十招。

從樂舒接任苦陘縣縣丞開始,他們之間就結下梁子了。

公子羽雖然直接斬首了張修,而不是選擇把這件事鬧大,更多的還是出于對自己的考慮,但不鬧大并不代表公子羽不記仇。謀殺之仇,公子羽怎么能說忘就忘?

公子羽從來都不是一個一笑泯恩仇的人,正所謂殺人者人恒殺之。更何況他還是穿越者呢,若是這么膽小他不是丟了穿越大軍的臉?

斬殺張修,讓那件事就此揭過,則是以退為進。為他辯禮大典能拿到權利少些阻礙。賬日后會算的。

公子羽看向公叔伯之時,公叔伯也正好看向了他。

四目相對,刀光劍影如無形的勁氣,在空中爆裂開來。

隨后,公叔伯微微一笑,朝公子羽微微點了點頭,其中的意味是不言而喻。公叔伯先避開了公子羽的目光,公子羽嘴角微微上揚,也朝公叔伯微微的點了點頭。只不過幅度要更大一些而已。

公叔伯之下便是公子羽的便宜老爹公孫焦。原來公孫焦早就盯著公子羽了,一臉怒容,公孫焦的臉是會說話的。

他在說,“小子,你給勞資認真點!”

公子羽不喝水,都快嗆口水了,輕咳了兩聲,連忙將目光移開。

公孫焦之后是衛家的家主衛質,衛質是一個面向極為慈善的老者,執掌中山國的外昭宗宮,也是一名“辯者”。

衛質之后是執掌大將(匠)宮大臣,名為易銘,相當于是中山國的國之重匠。宮中所用的青銅之物,皆是有他一手監造。像是一國之鼎,這樣的重器,全是由他銘文刻畫。

而且外大將(匠)宮還管理著全國的官屬制造。戰車、箭羽等戰爭重器,屆時是由大將(宮)打造和儲存。

公子羽公子府上的易川便是來自顧城的易氏,只不過是旁枝,得不到重視,這才到河頭安家。

除了這內四宮和外四宮的重臣,還有兩個人坐雖然在其下,但地位卻與這八人不分上下。

中山武將之首,大將軍鼓須。中山武公的老師和公子桓的傅(官職),傅老。

一般情況下,鼓須是不需要出席這種形式的大典的。但是因為奪魁者將會成為他的女婿,所以中山武公特意為鼓須設了一座。

至于傅老,他的座位是在十案之前的,他的案上還點著一柱香,顯而易見,他便是辯禮的主審官。

傅老跪坐于眾人面前,雙目微閉,似在沉思,又似在監視眾人。像極了自作高深的老仙人。

當傅老面前的最后一柱香燃盡,他才緩緩睜開雙眼,蒼老的聲音回響于眾人的耳畔。

“時辰已到,辯禮開始!”

排名第十的公子器先起身,公子器長出了一口氣,先對主位上的武公施了一禮,又對諸位大臣一一施禮,這才對十歲孩童司馬熹道:“汝國策所言,興長城而設邊防,問這興修土木之錢帛從何而來?”

司馬熹的國策,主張修筑長城,在各國邊塞設關建防。

這國策的來源,主要上根據上次晉國攻中山,中人城淪陷的教訓寫下的國策。

你還別笑,以前的中山國邊界是真不設防的,《左傳。昭公十三年》中有記載,“鮮虞人(中山國之前身)聞晉師之悉起也,而不警邊,且不備防。”

十歲的孩童,能有此見地,可見其神童之稱,并非是徒有虛名。

然而發現是一回事,做下來卻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公子器便是針對司馬熹國策難以實施來“進攻”。

司馬熹穿著寬大的麻衣,長袖拖地,這一拱手間,衣袖更是粘到了地上的灰。

司馬熹紅著臉,又是把長袖撩了起來,幾個動作是引來無數的笑聲。當然這笑聲不是嘲笑,只是覺十歲的孩童做事卻是一板一眼,很是惹人憐愛。

司馬熹一絲不茍的施禮,小小年紀還不怯場,則是為他贏下了諸多的贊許。

司馬熹稚嫩的聲音,道:“錢帛應出于國庫,力當出于民!”

公子器不會因為司馬熹年紀尚小,而饒過司馬熹,而是咄咄逼人道:“你可知國庫可有余錢,民可受征?”

司馬熹的小臉更是漲紅了幾分,可以看出來,他對自己的國策具體實施還是沒有想過的,在沉吟了許久,才支支吾吾的說了幾句。

很快司馬熹就落了下風。

不過沒有人覺得司馬熹敗了有什么丟臉的,傅老對此子也是很喜好。

傅老對其微微一笑以示激勵,而后宣布道:“辯禮第一場,公子器勝!”

司馬熹聞言,似乎還有什么話沒有說出來,想說什么,卻是沒有機會了。只得低著頭,沮喪的坐了下來。

公子器排名升了一位,自然很是得意。

公子器對排行第八的男子施禮一禮,繼續展開了“進攻”。

青榜第八,是一名名叫陰習的少年,看模樣是比公子羽大了幾歲,不過應該也只是剛過弱冠之年。

陰習的父親是曲逆縣丞,其父在曲逆為官數十年,耳濡目染之下,陰習對中山國的情況以及一些問題的實施都是比較了解的。

陰習的國策也是關于基礎建設的問題,公子器故技重施,但這次卻不是那般好勝了,公子器三問,陰習皆是對答如流。

最后公子器是問無可問了,才不甘的認輸了。

陰習之上也是一名官吏子弟,不過這名官吏子弟卻是要比陰習更老練幾分,最后以微弱的優勢勝了陰習。

官吏子弟辯法家弟子,法家弟子因為對中山國情的不了解而落敗于他。

最后還是能言善辯的衛冄把官吏子弟的上沖之勢給終結了。

衛冄是顧城世家子弟比較有代表的俊杰,他雖然沒有出國游學,但因為他父親教導和衛家的藏書而能壓世家子弟一頭。

衛冄對他左手邊的公孫郁行了一個禮,平淡卻極富自信道:“公孫郁,請!”

公孫郁起身,對其還禮。

(ps:兩更已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县| 萨嘎县| 五指山市| 石柱| 罗平县| 泌阳县| 萝北县| 印江| 河源市| 太仆寺旗| 张家口市| 普格县| 商都县| 巫山县| 灌南县| 汕尾市| 怀集县| 高雄市| 淮安市| 江门市| 施秉县| 津南区| 绍兴县| 韶山市| 柳江县| 苍梧县| 田阳县| 安多县| 庐江县| 大宁县| 黑河市| 克什克腾旗| 商城县| 沁阳市| 闸北区| 保亭| 四会市| 武穴市| 浦东新区| 成安县|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