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 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管理現狀、特征與挑戰

3.2.1 發展現狀

近年來,國內各方對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日益重視,現已有許多科研單位、高校的科研人員進行質量風險控制方面的研究,一些權威專家組成的專業質量風險控制機構也做了大量工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供了有效途徑。為了建立健全覆蓋我國城鄉發展的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法律體系,確保工程質量順利達標,我國各相關部門多措并舉,于1979年經批準成立了中國質量風險管理協會,并先后于1993年和199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這些法律的順利實施,標志著我國質量風險管理法律體系已經逐步趨于完善。21世紀初,建設部又提出了“建立并推行工程風險管理制度”的要求,為工程建設企業加強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目前,通過這些質量風險管理體系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和管理時,質量風險管理主要是針對施工過程的質量風險進行管理。這是因為對于工程項目建設大量的資源都在施工現場進行優化配置,造成了工程項目施工過程承擔了巨大的質量風險。因此,從保證質量前提出發,需要對質量體系防范點、質量檢驗方式和質量風險管理方法等進行選擇,通過“人、機、料、法、環”諸要素的質量保證等措施,以及隱蔽工程檢查、預驗收、階段驗收、竣工驗收等質量檢查檢驗環節,做到恰如其分的質量風險管理策劃及其安全細致的實施,從而保證在施工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允許出現質量缺陷問題。近幾年,隨著工程建設項目質量風險管理逐漸得以高度的關注,我國工程質量風險管理的方法不斷增加,大致可以將其分成五大類。

(1)一般技術管理方法,包括對圖紙進行會審,即施工組織設計、技術交底和技術復審等;

(2)試驗方法,包括材料試驗、施工試驗、結構與構件試驗等;

(3)檢查驗收方法,包括預驗收、隱蔽構件驗收、單項工程驗收、單位工程驗收、材料驗收、機械驗收等;

(4)管理技術方法,包括數理統計法、篩選法、圖表方法和全面質量風險管理方法等;

(5)多單元控制法,包括操作者自我控制、項目經理控制、設計單位控制、分包企業控制等。

比較而言,工程質量風險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在我國鐵路工程領域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高速鐵路建設項目作為我國重要的大型基礎設施,加強質量風險管理是保證其建設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國相關部門對高速鐵路的質量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鐵路建設項目的質量風險管理也隨著經驗累積正在逐步加強和完善。2008年,在京滬高速鐵路開工建設后,鐵道部提出質量、安全、工期、投資效益、環境保護、技術創新“六位一體”的管理要求,其中將質量放在首位,作為管理的重點和難點。2012年,為貫徹落實鐵道部黨組關于在全路推行安全風險管理的決策部署,鐵道部安全監察司出臺了《關于推行鐵路安全風險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了2012年全路初步建立起職責明確、程序清晰、實用有效的安全風險管理運行機制,2013年基本建成機制健全、科學高效、管理規范、覆蓋全面的鐵路安全風險控制體系。與此同時,各鐵路局也在各管轄范圍內進行了鐵路工程建設項目安全質量風險管理的有益實踐,對相關工程建設項目安全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目前,我國高速鐵路建設項目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都編制了風險管理相關的規章制度,建立了風險管理體系,設立了風險管理機構,劃分了管理職責,確立了工作人員責任。

3.2.2 特點與難點

3.2.2.1 高速鐵路項目的特點

(1)網(絡)運(營)合一

與水運、空運和公路運輸不同,目前鐵路的路網和客運運營統一管理,統一核算,較難測算單一項目經濟效益和財務效益。

(2)長期使用

鐵路項目的貸款主要由車輛購置貸款和路網建設項目貸款組成。車輛使用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路網使用年限可長達幾十年,如維修更新得當,甚至更長。

(3)較長時期內仍具有優勢但受其他方式的影響較大

高速鐵路具有長距離、大運量、低成本、污染少、安全快捷的特點,適用于全天候運輸要求。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有較大空間,隨著我國經濟水平進一歩提高,我國高速鐵路旅客運輸的絕對量會有較大增長。

3.2.2.2 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的一般特點

(1)風險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與其他工程項目施工相同,高速鐵路工程項目存在著自身的風險,其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施工中的風險不會隨著工程參與人員的意愿而發生任何轉移。

(2)風險的可變性

由于高速鐵路建設項目的周期一般較長,其施工里程、建設工期比較長,而且鐵路工程項目施工在室外環境下進行,受到天氣、自然環境、不明地質狀況、施工技術、政治、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具有顯著的可變性,其風險的大小、出現的可能性等都會隨著這些外在的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3)風險的可轉移性

按照現有高速鐵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的特點,鐵路項目的總承包者承擔著項目的總體風險,然而可以將一些沒有優勢的子項目分包給其他施工單位,這也會將相關的施工風險轉移分包給其他施工單位。

(4)風險的可控性

高速鐵路工程項目施工管理人員及工程參與人員一般都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的工程經驗。對于嫻熟的工程人員來說,通過加強工程項目施工的現場管理、適當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方法,以及工程人員自身的工程經驗等,都能有效地控制風險的產生及其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的程度。

(5)投機風險的可利用性

投機風險是指可能產生收益或者會造成損失的風險。這種風險所導致的結果有三種情況:獲得收益、沒有損失、遭受損失。對于高速鐵路工程建設項目,由于專業分工的不同,其建設施工都是由許多單位一同完成的,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只要善于利用上述投機風險,就可能創造出獲利的機會。

3.2.2.3 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的特殊特點

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還有與其自身特性相關的特殊特點。

(1)潛伏期長

高速鐵路項目中車輛使用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路網使用年限可長達幾十年,如維修更新得當,甚至更長。因此,如果存在質量風險,其一般貫穿高速鐵路工程從建設到運營的整個生命周期,其風險潛伏期很長。

(2)隱蔽性強

一方面,高速鐵路建設工程的項目類型眾多,包括了既有線改擴建工程、隧道工程、跨既有線鐵路橋梁、跨高速公路橋梁、跨通航河流橋梁、箱梁制造及運架梁工程等,再加上施工環境多變等,造成工程質量風險多種多樣,難以全部識別。另一方面,由于高速鐵路建設項目的周期一般較長,且其施工受到天氣、自然環境、不明地質狀況、施工技術、政治、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即施工環境具有顯著的可變性,這很有可能導致其質量風險的大小、出現的可能性等都會隨著外在因素的變化而變化,進一步加劇質量風險的隱蔽性。

(3)難以測度

由于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的潛伏期長、隱蔽性強的特點,導致了該質量風險的難以測度。首先,質量風險因素的辨識及其主次分析主要依靠管理人員的經驗,其完整性、合理性取決于個人專業素養,使得質量風險的測度難以普及化,造成其測度難。其次,質量風險的危害程度往往是通過主觀臆測來定性確定,很少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定量分析確定,這導致了其定量測度難。最后,目前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模式比較陳舊,管理環節呈離散性,造成其測度無法標準化和規范化。

3.2.2.4 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管理的難點

對于高速鐵路工程項目的管理人員而言,如果能抓住項目本身的特點及其質量風險的特性,提前對質量風險進行預測評估,及時采取防范及相應的措施和策略,就可能盡量減少或避免風險帶來的損失或損害。高速鐵路項目的自身特點及其質量風險的特性決定了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的管理比傳統的風險管理有著更多難點。

(1)職責劃分不清晰

由于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事件的成因多種多樣紛繁復雜管理部門眾多當、,,某一質量風險事件發生時,很有可能發生責任權限不明的問題。

(2)缺乏定量評價

質量風險事件的定量評價是質量風險管理的重要一環,亦是目前管理的不足之處之一。本書將探討引入科學、合理、方便、實用的質量風險定量評價方法。

(3)把控難度高

如何有效把控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是項目管理的重點和難點。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的成因具有多樣性及復雜性,質量風險事件本身又具有隱蔽性及潛伏性。因此,本書將探討如何采取科學、合理、方便、實用的風險管理手段,全面識別質量風險事件,并采取相應的應對監控措施將質量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甚至消除質量風險。

3.2.3 管理思想與發展趨勢

我國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正處于試行和探索階段,在管理制度建設、管理手段應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當前新的發展趨勢下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根據我國高速鐵路建設工程的特點和建設管理體制的特性,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隱患問題本質上就是一種風險,它具有潛伏期長、隱蔽性強、難以測度的特殊性,以及管理職責難以清晰劃分、缺乏定量評價手段、把控難度高等難點。因此,本書將風險管理思想引入到質量管理之中,有針對性地提出質量預防性管理的思想——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思想,并據此給出如下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

3.2.3.1 增加質量追溯機制

質量追溯機制就是在生產過程中,每完成一道工序或一項工作,都要記錄其檢驗結果及存在問題,記錄操作者及檢驗者的姓名、時間、地點及情況分析,在產品的適當部位做出相應的質量狀態標志。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要建立質量追溯機制,成立由相關業務處室、設備管理單位、項目參建單位參與的領導小組和專業管理組,明確工作職責和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診斷和協調解決問題,對工程質量驗收進行進一步檢查,對遺留問題和對新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保證高速鐵路項目的建設質量,解決質量風險潛伏期長的問題。

3.2.3.2 引入風險管理思想

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問題具有隱蔽性的特征,使得傳統的質量管理方法難以達到質量要求,因此需要引入風險管理的思想來進行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引入風險管理能夠提前預判質量隱患,制訂相關措施預防質量問題,解決了質量問題隱蔽性強的難點,保證了高速鐵路工程的質量合格。

3.2.3.3 建立質量風險數據庫

對高速鐵路建設過程中的各種質量風險事件進行總結,建立質量風險數據庫,即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核對表,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與監控方法。這樣,對于工程管理人員而言,僅需要對照質量風險數據庫中各個條目,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比對即可,省去了工程管理人員按照自身的工程經驗來判別工程項目質量風險和如何解決的步驟,從而避免了由于質量風險難以測度和工程管理人員經驗不足導致的質量風險識別遺漏與應對不妥的情況。通過建立質量風險數據庫,解決了質量風險難以測度的難點,使工程人員能夠全面、準確地實現質量風險管理。

3.2.3.4 建立完善的質量風險管理政策法規

完善的政策法規是高速鐵路建設工程實施質量風險管理的制度保障和指南方針。從宏觀層面來看,我國有關質量風險管理的法規政策無法滿足高速鐵路快速發展的建設形勢,主要體現在工程保險與擔保的制度相對滯后;行業信用體系有待構建;外部監督體制有待建立。

3.2.3.5 提高全面質量風險管理的意識

當前,部分在建高速鐵路的風險管理僅注重安全風險管理,其建設單位制訂的風險管理辦法多是針對安全風險進行管控,忽略了質量、進度、財務等其他項目目標的風險管理,而安全、質量、進度、財務等方面的風險管理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所以,對于高速鐵路建設工程項目質量風險,需要從系統、全局的角度出發進行全面管理。據此,高速鐵路建設工程項目的所有參建單位應采取積極措施,提高全面質量風險管理的思想意識,使質量風險管理思想深入全體員工的工作意識中。

3.2.3.6 重視質量風險管理的過程控制

目前,在我國部分高速鐵路建設項目的決策分析和質量風險管控中,還是停留在簡單的風險識別和風險評價,主要表現在:風險識別的范圍不夠完整,以至于識別的風險因素不全面;風險評價的工具過于單一,評價的結果與實際差別較大,使風險評價出現失真性;風險控制的手段較為落后,不能滿足高速鐵路的建設形勢。因此,高速鐵路建設單位應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質量風險管理的過程控制水平。

3.2.3.7 改進質量風險管理的方法與技術

當前,鐵路工程建設項目風險管理應用的技術與方法比較傳統,不能完全適應高速鐵路快速發展的形勢。首先,風險識別與評價多數還停留在定性方法上,缺少適用的模型進行定量分析;其次,規避和化解項目風險的方法單一,風險管理的方法落后;最后,風險防范的工具應用不夠全面,不能有效提高風險防范能力。而高速鐵路的建設規模巨大,對風險管理的要求也較高,落后的風險管理方法與技術必然會降低風險管理水平。

3.2.3.8 信息化應用的普及深入

現階段,我國高速鐵路建設的信息化應用還有許多改進之處,其具體表現為:高速鐵路建設單位對信息化的認識不夠,認為信息化就是計算機網絡系統建設,投入大量建設資金購買先進計算機硬件、軟件,但收效不大;信息化建設缺少組織體系的保障,缺少職責明確的組織機構,不能把握信息化與高速鐵路建設工程項目質量風險的管理需求之間的關系,致使信息化建設目標不明確、建設無計劃、信息化資金沒有保障,無法保持信息化的持續進行;全員培訓流于形式,全員培訓只注重了操作技術方面的培訓,對培訓效果缺乏檢驗和考核,使員工缺少對信息化的全面認識。

3.2.3.9 可視化在質量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將關鍵質量風險點、質量風險應對措施、質量風險責任人等相關重要信息在施工現場展示,不僅能督促相關職責部門時刻關注風險點,而且從長遠來看,能夠促使相關部門提升質量風險管理水平。

3.2.3.10 引入系統工程思想和動態管理方法

為應對高速鐵路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管理中的難點,應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風險管理手段,還要積極引入系統工程思想及動態管理方法。

3.2.3.11 增設質量風險事件預判環節

高速鐵路建設工程項目質量風險事件眾多,通過增設質量風險預判環節,在質量風險識別開始前,召集專家提前對質量風險關鍵點進行預判,以實現實時把控關鍵質量風險,保證工程質量的目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硕县| 南平市| 海伦市| 双桥区| 吐鲁番市| 南和县| 灵川县| 昌邑市| 朔州市| 香格里拉县| 平罗县| 康乐县| 襄城县| 房山区| 远安县| 磐石市| 威信县| 星子县| 疏附县| 余姚市| 大姚县| 扎囊县| 三明市| 临武县| 共和县| 确山县| 碌曲县| 罗城| 屏南县| 广东省| 宜君县| 邢台县| 时尚| 固阳县| 敦化市| 英德市| 凭祥市| 佛坪县| 筠连县| 平乐县| 兴安盟|